大白菇

✍ dations ◷ 2025-11-28 04:56:55 #红菇属,欧洲真菌,亚洲真菌,北美洲真菌,食用菌

蕈伞凸面

大白菇(学名:),俗称乳白脆褶(milk-white brittlegill),是一种担子菌门真菌,隶属于俗称脆褶()的红菇属。这种真菌呈白色,菌盖有着棕色的斑纹,且菌柄短小稳健。这种真菌可供食用,但味道较差。这种真菌主要在秋季在混合林中生长,且容易与乳菇属(英语:Lactarius)真菌混淆。

大白菇最早是由瑞典真菌学家伊利阿斯·马格努斯·弗里斯于1838年描述的,其学名即为现今的学名。其学名中的“”源自拉丁文,意思是“断奶”。

这种真菌的学名在过去曾有数次改变,而其中很多学名均与其特征不符。其中一个最广人知的异名为黄绿红菇(),该异名是取自部分标本菌柄尖端的蓝绿色部分。

澳大利亚真菌学家约翰·伯顿·克莱兰(英语:John Burton Cleland)于1935年在澳大利亚南部洛夫缔山脉(英语:Mount Lofty Ranges)收集了这种真菌的标本,但真菌学家谢丽尔·格尔古里诺维奇于1997年发现该种真菌并非大白菇,而是另一个物种马兰加尼亚红菇()。

大白菇的菌盖直径能达16厘米(6.3英寸),呈白色,且带有赭色或褐色。起初呈凸面状,但随着年龄增加会渐渐变成扁平状或漏斗状。其菌柄高2–6厘米(0.8–2.4英寸),厚2–4厘米(0.8–1.6英寸),稳固,呈白色。其菌褶呈白色或淡奶油色,它们之间的间距不大,且子实层是自基部沿蕈柄向下生长的。其孢子印呈白色,而其担孢子的大小则为8–12 x 7–9微米。其菌肉呈白色,有着淡淡的鱼腥气味或昆虫气味,并且有着辛辣、涩苦和强烈的味道。其子实体经常半埋在土壤里,因此其菌盖上经常有着落叶碎屑。

大白菇与乳菇属真菌的外观相似,例如白乳菇(英语:Lactarius piperatus)()和大白菇均有着白色的菌盖、菌柄和菌肉。

大白菇广泛地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其中包括亚洲、欧洲和北美洲。这种真菌通常在秋季在混合林中生长,且通常是依附着落叶树和针叶树生长。这种真菌在北美洲较为罕见,而较为常见的类似红菇就是短柄红菇。

大白菇并没有毒,因此是可供食用的。但是,其辛辣、涩苦的味道令到这种真菌并不受欢迎,也因此不会被用作食材。部分文献更主张这种真菌是不可供食用的。

相关

  • 内切酶核酸内切酶(英语:endonuclease)在核酸水解酶中,为可水解分子链内部磷酸二酯键生成寡核苷酸的酶,与核酸外切酶相对应。从对底物的特异性来看,可分为DNaseⅠ、DNaseⅡ等分解DNA的酶;R
  • 盒子盒子是一种盛载物件的容器。其包装物料令它的空间不变,也保护盛载物不易变形。盒子用料可能有各种材料,例如:木板、玻璃、纸皮、陶瓷、铁皮等。大一点的盒子有些称为箱子,例如
  • 台湾花莲地方法院坐标:23°59′22″N 121°37′12″E / 23.989451°N 121.619920°E / 23.989451; 121.61992097058花莲县花莲市府前路15号电话:03-8225144 花莲简易庭:97062花莲市球仑1路286号
  • 阿龙·伯尔小阿龙·伯尔(Aaron Burr, Jr.,1756年2月6日-1836年9月14日),美国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英雄,美国民主共和党成员,曾任美国参议员(1791年-1797年)、美国副总统(1801年-1805年)。在1800年总
  • 谈判谈判是两人或多于两人进行对话,双方企图达成正向的结果。此正向结果可有利于所有谈判参与者,或仅对个别或一些谈判参与者有利。谈判的目标是解决歧见,以获得个别或集体利益,或形
  •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是一种甲状腺激素,几乎对所有生理过程都产生影响,包括生长和发育(英语:Human development (biology)),代谢,体温,和心率。与甲状腺素(四碘甲腺原氨酸)类似,但生理作
  • 动感地带动感地带(M-Zone)是中国移动2001年推出的移动通信三大客户品牌之一,根据客户细分策略,动感地带资费套餐针对年轻学生客户群为主。动感地带客户通过消费获得“M值”,可兑换相应礼
  • 鲍伯·韦勒鲍伯·韦勒(Robert John (Bob) Widlar,1937年11月30日-1991年2月27日),是一位美国电子工程师,以设计了集成电路而知名。1964 年到 1970 年,他与 David Talbert 合作发明了第一个集
  • 亨德里克·布鲁格曼亨德里克·布鲁格曼 (荷兰语:Hendrik Brugmans, 1906年12月13日-1997年3月12日)是荷兰历史学家,语言学家,欧洲公学首任校长。亨德里克·布鲁格曼是历史学家Hajo Brugmans和Maria K
  • 乔治·佩拉斯卡乔治·佩拉斯卡(Giorgio Perlasca,1910年1月31日-1992年8月15日),于1944年冬天假冒成为西班牙驻匈牙利领事的意大利人,在纳粹德国统治下拯救了5,218名犹太人。佩拉斯卡生于意大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