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多卡因

✍ dations ◷ 2025-04-03 10:36:29 #利多卡因
利多卡因(英语:Lidocaine)又称为苦息乐卡因(英语:xylocaine)或里格卡因(英语:lignocaine),为一种局部麻醉药且可用于治疗室性心动过速(英语:ventricular tachycardia)。它可被用于神经传导阻滞(英语:nerve block),当利多卡因与少量的肾上腺素混合后,可以较高剂量用在麻醉并维持较久效用。使用注射方式麻醉会于四分钟内产生反应,并持续作用二到三个小时;利多卡因也可以直接用于皮肤来麻醉。静脉注射常见的副作用包含嗜睡、肌肉抽搐、困惑、视力改变、麻木、麻刺感及呕吐。也可能造成低血压及不正常的心率;利多卡因对妊娠患者通常较安全,肝病患者可能须使用较低剂量,将利多卡因注射进关节有对软骨造成问题的疑虑,对丁卡因(英语:Tetracaine)或苯佐卡因过敏的人而言,利多卡因相对安全;同时也是抗心律失常药的1b等级用药。利多卡因发现于1946年,1948年上市,在最基本的健康照护系统中最必要的药物清单世界卫生组织基本药物标准清单登录有案,作为学名药也不是非常昂贵,一瓶利多卡因的批发价格约在0.5至1.00美元间。利多卡因也被用来制备苯甲地那铵,目前世界上最苦的化合物。由2,6-二甲基苯胺与氯乙酰氯反应酰胺化,再用二乙胺取代而得。利多卡因90%由肝脏的CYP1A2所代谢,一小部分为CYP3A4所代谢,代谢物单乙基甘氨酰二甲苯胺(MEGX)及甘氨酰二甲苯胺(GX)具有药理活性。多数患者的消除半衰期约为1.5-2小时。局部麻醉药 (利多卡因、丁卡因、苯佐卡因、辛可卡因、普鲁卡因、奥昔卡因、普莫卡因)局部注射硬化剂 (油酸单乙醇胺、聚桂醇、转化糖、十四烷硫酸钠、苯酚)

相关

  • 酒酿酒酿,又称醪醩,是一种可以家庭制作的并广泛流行于中国各地及朝鲜半岛的小吃,味道甜,有酒味,在陕西、四川、江浙、北京、云南等地及韩国深受欢迎,其中朝鲜半岛的醪糟称为甘酒。酒酿
  • 无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Invertebrate)是背侧没有脊柱的动物,包括棘皮动物、软体动物、刺胞动物、节肢动物、海绵动物、线形动物以及脊索动物门的头索动物及尾索动物等。其种类数占动物总种
  • 发热性癫痫热性痉挛(febrile convulsion),又称作又称作发烧性抽搐、热性抽搐、热性惊厥、热性全身痉挛,是一种癫痫性发作(英语:epileptic seizure),伴有体温升高的症状但是并无任何潜在的健康
  • 干燥症干燥综合征,又名修格连氏综合征,或者舍格伦综合征。该病的英文名称为Sjögren's syndrome(发音为/ˈʃoʊɡrənz/,又称为Mikulicz disease及Sicca syndrome,是一种长期的自身免
  • 埃勒斯-当洛二氏综合征埃勒斯-当洛二氏症候群(英语:Ehlers-Danlos Syndrome,缩写为 EDS),又称皮肤弹力过度症(英语:Cutis hyperelastica)、松皮症、先天性结缔组织异常症候群,是一种遗传疾病,因胶原蛋白(第一
  • 空肠弯曲菌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菌体轻度弯曲似逗点状,长1.5~5 μm,宽0.2~0.8 μm。菌体一端或两端有单鞭毛,运动活泼,在暗视野镜下观察似飞蝇。无荚膜,不形成芽胞。微需氧菌,在含5
  • 米氏线米氏线(Mees' lines),亦作雷诺德氏线(Reynolds' lines)或欧德里奇氏线(Aldrich-Mees' lines),是一种在指甲或趾甲上出现的横纹,通常都是白色的。现时已知会引起米氏线出现的原因如下:
  • ICD-9编码列表 (280–289)Template:Diseases of megakaryocytes
  • 电子束阴极射线是在真空管中可以观察到的电子流。真空管是一个被抽成真空的、装有两个电极(一个阳极和一个阴极)的玻璃管。阴极被加热后,其释放出来的电子会像射线一般移离。假设在阳
  • 恶梦恶梦(nightmare),亦称噩梦或梦魇,指人在睡眠时做的令人感到恐惧的梦,有时伴有胸闷气短等难受的感觉。恶梦主要有梦魇、被追杀和人悬空、人下落三大类型,这三大类型的恶梦分别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