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维米岭战役
✍ dations ◷ 2025-10-20 03:10:10 #维米岭战役
其他战斗相关条目维米岭战役(法语:Bataille de la crête de Vimy;英语:The Battle of Vimy Ridge)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西方战线的一次战役,发生于1917年。维米岭战役是阿拉斯战役(英语:Battle of Arras (1917))的序幕,也是加拿大所参与最有名的战役之一。维米岭是法国阿拉斯以北维米镇附近的山岭。这个地方是德国在整个西部战线守卫的最好的。因为维米岭是高地,所以双方都认为这是一个军事战略上重要的地方。英国和法国都在1915年进攻维米岭,但结果都是以惨痛的失败而告终。单法军方面,就有15万士兵阵亡。1917年,协约国决定再次向维米岭进攻。此次执行进攻任务的是加拿大军。直至到维米岭战役,加拿大军在一战中的角色不大。为了赢得此战的胜利,加军将其4个师统一来参与维米岭战役,并制定了良好的作战方案。加拿大军在1917年4月2日开始用炮轰击德军的战线。加军用了超过一百万的炮弹来轰击维米岭,此次轰击持续了一个星期,是在这次战役之前从未有过的。在4月9日,加军开始向德军的防线进攻。加拿大军投入大约3万名士兵,用了大约两个小时达到原本的目的地。4月12日,加拿大以3,598名阵亡和7,104名士兵受伤的代价控制了整个维米岭。而德军方面有大约有2万士兵阵亡,4千余人被俘虏。因为在维米岭南面,英军和澳军没有达到它们的目的,加拿大得到的领土实质上没有太大的军事战略重要性。可是在士气上,这场战役的胜利的重要性非常大,尤其是加拿大。这场战役是加拿大军第一次独立地参与一场战役。而且,来自加拿大全国9个省份(纽芬兰在1949年才加入加拿大联邦)的加拿大军人都有参与维米岭战役。有很多加拿大人说维米岭战役是“加拿大成长的日子”。1922年,法国政府把维米岭周围100公顷(约0.4平方公里)的领土送给加拿大来感谢加拿大在此战役中的贡献和牺牲。现在,属于加拿大的维米岭是个战争纪念博物馆,由退伍军人部管理。
相关
- 脑膜脑膜(拉丁语:meninges /məˈnɪndʒiːz/,单数:meninx /ˈmɛnɪŋks/)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三层保护薄膜。在哺乳动物身上,脑膜指的是硬脑膜(英语:dura mater)、蛛网膜(英语:arachnoid
- 临床CT影像诊断计算机断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简称CT),是一种影像诊断学的检查。这一技术曾被称为计算机轴向断层成像(Computed Axial Tomography)。X射线计算机断层成像(X-Ray Computed To
- 埃及-科普特语族埃及语(圣书体:
- 小亚基核糖体小亚基(英文:Ribosomal Small Subunit,简称“SSU”)是核糖体中较小的核糖体亚基。每个核糖体都由一个核糖体小亚基与一个核糖体大亚基共同构成。小亚基在核糖体翻译过程中
- 旋毛虫旋毛虫是线虫动物门毛形科的一种寄生虫。分布于全世界,流行于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美国、中国等。见于啮齿类动物、猪、熊、人类中。旋毛虫通常也因常见于生猪肉产品中而被
- 邦巴利区邦巴利区(英文:Bombali District)是塞拉利昂14区之一,首府马卡尼 (英文:Makeni).
- 衣物服装(亦称为衣物、衣服、衣着)最广义的定义,除了指躯干与四肢的遮蔽物之外,还包括了手部(手套)、脚部(袜子、鞋子、凉鞋、靴子)与头部(帽子)的遮蔽物,以及延伸出来的服装配饰。几乎所有
- 詹宏志詹宏志(1956年3月12日-)是出生在台湾基隆市的作家、编辑、电影制片及企业家。国立台湾大学经济系毕业。他为PChome Online网络家庭出版集团和城邦文化创办人、《数位时代》发行
- 盒盒子是一种盛载物件的容器。其包装物料令它的空间不变,也保护盛载物不易变形。盒子用料可能有各种材料,例如:木板、玻璃、纸皮、陶瓷、铁皮等。大一点的盒子有些称为箱子,例如
- 牛痘接种术牛痘(英语:cowpox)是发生在牛身上的一种传染病,它的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牛痘由牛痘病毒引发,而该病毒是天花病毒的近亲。如果挤奶工的皮肤上有伤口,该病会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