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瑞典国王
✍ dations ◷ 2025-11-19 21:02:41 #瑞典国王
瑞典君主是瑞典王国的国家元首。瑞典奉行君主立宪制,实行代议民主的议会制,故此君主虽然拥有瑞典最高官职和军衔,但只是负责国家礼仪的虚君。1810年的《继承法案》指定来自法国的伯纳多特家族为瑞典王室,也规定国王(言外之意,包括女王)必须为信义宗瑞典教会的新教徒。现任瑞典君主为卡尔十六世·古斯塔夫国王,他属于伯纳多特王朝,但也有瓦萨王朝的血统。有史记载以前,瑞典已经是个王国。1世纪时,罗马历史学家塔西佗记载道斯韦阿人由国王统治,但从史前到信史时期的国王世系,只见于可信性成疑的北欧萨迦(北欧传说),没有其他史料记载。起初,瑞典国王的权力不大,只执行相当于战酋、审判官和乌普萨拉神庙祭司的职权。纵然发现了数以千计个14世纪前纪念平民的符文石,却没有关于国王的年代记,也只有很少符文石提及过国王,由此可见国王在当时的影响力不大。自基督教于11世纪传入瑞典后,国王的权力大大提升。其后数个世纪,国王权力逐步得以巩固。传统上,人民有权利选举及罢黜国王,而选举于穆拉之石(Mora stenar)举行。然而,该石于1515年毁于战火。1544年后,王位以世袭方法继承。19世纪的贝尔纳多特王朝于瑞典把芬兰割让予俄国后成立;拿破仑战争期间,瑞典国会于1809年通过宪法和于1810年通过继承法案,从此贝尔纳多特王朝统治瑞典至今。19世纪的宪法订明国会与君主之间的权力分配。瑞典于1917年实行议会制后,国王的权力被大幅削弱,成为只拥有有限政治权力的立宪君主。在 1810年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君主必须是新教徒,并且只容许男性继承王位。但瑞典逐渐演变成男女平等的国家,国会在1979年修改继承法,让女性也可做女王。1974年通过的新《政府法令》成为瑞典宪法的一部分,取消枢密院并代之以瑞典政府,虽保留君主为国家元首,但他只拥有很小权力。国王之前拥有的政治功能大多转由国会议长担当,提名首相亦改由国会议长负责,并需经国会投票通过。君主在大选和内阁重组后,召开内阁会议,成立新一届政府。君主也担任“外务委员会”主席──专责就政府事务官式通知国家元首和反对党领袖的机构。在国会通过的议案,无须国王认可就成为法律;故此,瑞典君主跟其他国家的立宪君主不同,甚至不是名义上的行政首长。最近一次的宪法修订,使男女拥有同等的继承权,王位由国王最年长的孩子继承。故此,维多莉亚公主取代她的弟弟卡尔·菲利普王子成为了王储。实际上,排在艾斯黛拉公主后的王室成员皆不会继位,除非她无嗣而早逝、或突然出现十分特殊的原因而无法继位。安道尔大公 · 比利时国王 · 丹麦女王 · 列支敦士登亲王 · 卢森堡大公 · 摩纳哥亲王 · 西班牙国王(沿革:总统) · 瑞典国王 · 英国女王 (沿革:英格兰 · 苏格兰) · 荷兰国王 · 挪威国王 · 梵蒂冈教宗1 全部位处西南亚,但因其与欧洲的文化、政治和历史关系而包括在此。
2 部分或全部位处亚洲,视乎欧洲和亚洲边界的定义。
相关
- 人类体质人类学 文化人类学 语言人类学 分子人类学 社会人类学 考古学应用人类学 民族志 参与观察 文化相对论文化 • 社会 史前史 • 人类演化 亲属 婚姻 • 家庭 物质文化 种
- 骑士骑士或称武士,原为欧洲中世纪受过正规军事训练的骑兵,后来成为一种贵族阶层。骑士的头衔来自另一位骑士或是领主的册封,骑士除了能获得自己的封地之外,也必须为所效忠的领主作战
- 铁氧化还原蛋白铁氧还蛋白(英语:Ferredoxin)是一类在多种代谢反应中介导电子转移的铁硫蛋白。“铁氧还蛋白”这个词由杜邦公司的D·C·沃顿所创,并将此名应用于默顿森、瓦伦丁与卡纳汉从厌氧菌
- 非有神论非有神论(Nontheism),在现代西方的意思上,是指相对于有神论(特别是一神论)信仰的思维。无神论、不可知论都可以算做是其中一种非有神论的类别,一般是指无宗教信仰的人,但并非无神论
- 博拉-维托托语系博拉-维托托语系是一个分布于秘鲁东北部、哥伦比亚西南部和巴西西部的语系。博拉-维托托语系还可能包括以下语言:
- 原结原结是脊椎动物在囊胚于原肠形成所留下的,又可以称为汉森结/亨生结,因为由Victory Hensen所发现;而两生类则被称为史培曼/史佩曼组织,因为是由Han Spemman所发现(在1924年与Mangold
- 伽利略号伽利略号(英语:Galileo)是美国宇航局一艘无人航天器,专门用作研究木星及其卫星。它以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的名字来命名,于1989年10月18日由航天飞机亚特兰蒂斯号运
- 维克托·魏斯科普夫维克托·弗雷德里克·魏斯科普夫(德语:Victor Frederick Weisskopf,1908年9月19日-2002年4月22日),生于奥地利的美国犹太裔理论物理学家。他曾随维尔纳·海森伯、埃尔温·薛定谔、
- 未完成时未完成时(imperfect tense)是一些印欧语言的古典语法,指示带有未完成体的过去式。在英语中它被称为过去进行时。这个术语起源于拉丁语,因为“imperfect”提及未完成或放弃的行
- 汉字日语书写系统汉字假名使用罗马字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