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道(英语:Taiwan Boulevard;台湾话:Tâi-oân-tāi-tō)是台湾台中市一条掌握大台中地区经济动脉的道路,共分为十段,为台湾目前分最多段的道路之一(位于桃园及新竹间的台31线高铁南路亦至十段)。由原“中正路、台中港路、中栖路”三条干道整并而成,原台中港路段当地人依然常用旧简称“”;第一到九段属于省道台12线,第十段为台中港港区道路,总长约24.2公里,宽约50~140米。起自台中旧站(连接建国路),串联台中中心商业区、七期重划区、台中交流道(朝马地区)、台中工业区、中部科学园区台中基地、国道三号龙井交流道、沙鹿市区,终点至台中港区(台中港中突堤检查哨)。台湾大道起点正为台12线之终点。
清治时期,台湾省城(今台中市中区)至沙辘街(今沙鹿区)已有路可通行。在日治时期市区改正后,樱桥通已建设成型,昭和14年(1939年)台中州再将原为12米宽的两线道路台中沙鹿道列为指定道路。二战之后,樱桥通改为中正路,中正路周边区域为当时台中主要的都市发展区域(日治市区改正区域),而五权路段后到今日台中港沿线均为农田乡村景观。
1956年,台湾省公路局开辟由东海大学往返台中市区的班车;1958年,台中港路铺设柏油路完成。1960年7月1日命名为“台中港路”、“中栖路”﹔1962年台湾道路依公路法予以分级编号,台中港路与中栖路编为县道134号。
1970年代,为配合十大建设台中港的兴建与中山高速公路台中交流道的设立,开始将台中港路拓宽成50米的八线道路。1978年,全段道路升格为省道台12线路段的一部分,并将终点自台中港路、五权路口延伸至中正路上台中车站前。
2002年为了促进台中以及中台湾的城市发展,部分企业界、学术界人士,首度发起了台湾大道的计划。2011年10月,台中市政府民政局正式开始执行将中正路、台中港路、中栖路整并成台湾大道计划并首度使用副名称,也就是台湾大道和原来的路名共存。2012年7月1日,“台湾大道”正式挂牌,至2014年7月1日之前以原路名和“台湾大道”共同挂牌。
2013年6月,为配合台中捷运绿线工程,拆除台湾大道、文心路口的人行陆桥。8月,沿台湾大道设置的台中市快捷巴士蓝线优先路段(台中车站至静宜大学)陆续动工,原车道进行调整。
2014年7月1日,台湾大道全线路牌整编已完成,原路名中正路、台中港路与中栖路正式走入历史。
2015年7月1日,为因应同年7月8日台中BRT蓝线路线转型为台湾大道干线公车,台湾大道与馆前路、朝富路、福康路、国际街/东园巷、都会南街/新庄街、水里社路、六阳巷及静宜大学等8个路口实施快车道禁止汇出慢车道管制,并在相关路口处设置禁止汇出标志、禁止汇出标字、车道包络线,以及上游路口设置提早汇出标志等交通管制设施维护台湾大道的行车安全。此外台中市政府交通局表示除本管制之外也同时要求专用道上的公车行经路口处,必须礼让汇入及汇出的车辆,避免交织冲突发生。
2018年4月21日起,台中市政府交通局为防止车流堵塞,宣布台湾大道文心路口的台湾大道西向车流、惠中路台湾大道口的惠中路南向车流,实施禁止左转。
至今台湾大道仍有部分道路用地为私人土地未行征收,包括部分的中央分隔岛与公车专用道的候车站(如茄苳脚站、福安站、市政府站等)的联外道路。
(由东至西)
台中市拥有“快慢车道分隔岛”的道路不多(有市政路、环中路、太原路、台中生活圈四号线太原路交流道以东的路段、环河路,以及位于海线地区之中清路、向上路、临港路、港埠路),而台湾大道一至四段上的“快慢车道分隔岛”大部分皆有行道树遮蔽。因此,台湾大道可说是全台中市最宽敞的通衢之一。
(由东到西)
台湾大道一段,原中正路。
位于台湾大道二段的广三SOGO
文心路及台湾大道路口
朝马街景(台湾大道三段及黎明路口)
台湾大道四段,近东海别墅
台湾大道四段(图片拍摄时为台中港路三段),近台中荣总及东海大学
台湾大道四段
裕元花园酒店前台湾大道四段
台湾大道大肚山路段,前方高架道路为中二高
台湾大道东海路段的BRT蓝线车道与东海别墅站
终点上的海港联合办公大楼
台湾大道终点处,台中港入口
行驶专用道的公车路线有300~310路,以及A2路
(曾计划兴建;东行单边设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