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虫

✍ dations ◷ 2025-09-27 19:56:59 #扁形虫
扁虫动物原本是扁形动物门的同义词,此处是几个门的统称,属于两侧对称动物,也被归类为扁虫动物总门(学名:Platyzoa),但此分类尚未成为共识。本总门包括以下门:扁形动物和腹毛动物没有体腔。其他的门则具有假体腔。它们的颚和咽构造相似。但是行寄生生活的棘头动物没有这些结构。具有假体腔的几个门可形成一个单系群——有颚动物(Gnathifera)。扁虫动物总门的动物和担轮动物是近亲,有时被归到后者。两者组成螺旋卵裂动物(Spiralia)。软体的扁形动物门通常为极扁平的蠕虫,包括自由生活的和寄生的种类。栖于海水、淡水和陆地多种生境,广布于世界各地。体长从1毫米的若干分之一至15米。有3个类型:涡虫、吸虫和绦虫。扁虫身体两侧对称,不分节,背腹扁平;无呼吸系统、骨骼、循环系统和体腔。器官之间 的空隙为固体的结缔组织填充。

相关

  • 流鼻涕鼻漏(英语:rhinorrhea或rhinorrhoea)是指鼻腔充斥大量黏液的一种症状。该症状也被称为流鼻涕、流鼻水等,在人身上较为常见。鼻漏是过敏(过敏性鼻炎)和其他一些疾病(如普通感冒)的常
  • 甲状会厌肌甲状会厌肌(thyroepiglottic muscle)相当数量的甲杓肌的肌纤维被延长到杓状会厌襞;其中有些遗失,而其他的则继续延伸到会厌的边缘。甲状会厌肌有不同的英文名称:thyroepiglotticu
  • 乳状体乳状体(Mammillary body)是下丘脑中被灰色物质覆盖着的一对白色乳突,跟其他大脑结构组成边缘系统。 它们由两组核组成,即内侧乳核和外侧乳核。神经解剖学通常将乳状体归入下丘脑
  • 黾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二百〇五个(十三划的则为第一个)。就正体中文中,黾部归于十三划部首,而简体中文则归在八划。黾部只以下方为部字。且无其他
  • 日耳曼民族日耳曼人(拉丁语:Germani,德语:Germanen)是一些语言、文化和习俗相近的民族(部落社会)的总称。这些民族从公元前2千年到4世纪生活在欧洲北部和中部。在五世纪时的民族大迁徙使日耳
  • 驱动蛋白驱动蛋白(英语:Kinesin)是一类蛋白质超级家族,属于分子马达的一种,其成员代表驱动蛋白-1(Kinesin-1)在1985年被发现。驱动蛋白是由单体组成的多聚体,其“头部”具有ATP酶活性,能通过
  • 像差在光学中,像差(英语:Optical aberration)指的是实际成像与根据单透镜理论确定的理想成像的偏离。这些偏离是折射作用造成的。色差是由透镜对色光的不同弯曲能力所致,并造成带有色
  • 诺贝尔阿尔弗雷德·伯恩哈德·诺贝尔(瑞典语:Alfred Bernhard Nobel,/noʊˈbɛl/;瑞典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
  • 核糖体结合位点核糖体结合位点(英语:Ribosome-binding site),简称RBS,是位于信使核糖核酸(mRNA)起始密码子上游,在翻译起始时可结合核糖体的序列。原核生物的核糖体结合位点为夏因-达尔加诺序列(SD
  • 特提特提(Teti),又译为泰蒂,是埃及第六王朝的首位法老,可能是第五王朝末代法老乌尼斯的女婿。关于他的在位年数的古代记载分歧很大,一些现代学者认为他在位约12年。差不多所有乌尼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