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音

✍ dations ◷ 2025-02-23 14:15:19 #觉音
上座部佛教觉音(梵语:Buddhaghōsa;巴利语:Buddhaghosa),又译为佛音、觉鸣,传说为西元五世纪时印度佛教僧侣,是南传佛教史上的关键人物,对其评价趋于两极化,赞赏者称其是南传佛教学说理论的再造者。对于觉音的生平,最主要的记载来自于公元13世纪法称对《大史》的续写(有人称为《小史》)及缅甸的《教史》(Sasana-vamsa)。根据《大史》续写章节中的记载,觉音出生在中印度摩揭陀国菩提伽耶附近的婆罗门家庭,在上座部出家。觉音在大名王(412年-434年)统治斯里兰卡的第20年时,因为听说在斯里兰卡保存了很多失传的早期佛教经典,从印度渡海来到斯里兰卡。大名王在公元428年和435年曾遣使来华。据上述二者推算,觉音登岛应在433年—447年范围内。觉音向大寺派长老护僧学习上座部学说和僧伽罗语所作的注疏书。觉音召集众人要求把所有书都交给他作注释,僧团要求他将他研读的心得作成总结,向僧团报告。于是觉音将他的心得总结成《清净道论》(Visuddhimagga),当时人们读了之后称“毫无疑问,这就是弥勒”,此书成为后世南传佛教最重视的论书之一。据《大史》续写章节中的记载,觉音又将三藏和注释译成巴利文,最后返回印度本土。但根据缅甸传说,觉音从缅甸出发到达斯里兰卡后来又回到了缅甸,完成多种论述。高棉传说认为,觉音最后以很高的年纪,在高棉的觉音寺圆寂。近代学者考据认为他出身于南印度,后至中印度。巴利三藏中律藏之注疏名为《善见论》(Samantapasadika),这本书在南北朝时,由僧伽跋陀罗传至中国,译成《善见律毘婆沙》。一般认定其为觉音所著,日本学者水野弘元认为,在永明六年(488年)和僧伽跋陀罗一起来到广东的未具名三藏法师,很可能就是觉音本人。他在30岁时到达斯里兰卡,研究巴利文经典。之后可能到达缅甸传授佛法,78岁时与弟子僧伽跋陀罗到达中国广州,因为年老的缘故而没有上岸,将《善见论》交给弟子僧伽跋陀罗后,乘船归国,最后在高棉圆寂。

相关

  • 得克萨斯州得克萨斯州(英语:State of Texas,/ˈtɛksəs/,当地 /ˈtɛksɪz/),简称得州或德州,是全美国土地面积和人口的第二大州(面积仅次于阿拉斯加州;人口次于加利福尼亚州)。得克萨斯州位于
  • 森林森林,是一个高密度树木的区域(或历史上,森林是一个为狩猎而留出的荒地),涵盖大约9.4%的地球表面(或30%的占总土地面积)。森林覆盖着全球面积的9.4%,全球陆地面积的30%(在工业化前约占全
  • 牙齿牙齿存在于很多脊椎动物(鸟类除外)的头部(或口部)内、功能用于咀嚼食物的钙化组织。肉食性动物尤其倚赖牙齿进行猎食或搏斗、御敌。牙齿的构成成分不是骨骼,而是由动物体内不同
  • 底波拉底波拉(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Taamey A
  • 陈述在逻辑中,一个陈述可以是:若陈述是指后者,陈述和语句是不同的,语句只是一种陈述的逻辑型式(英语:Logic form),也有可能存在许多可以表达同一陈述的不同语句。&    ∨    ¬   
  • 炔孕酮炔孕酮(英语:Ethisterone),也有称为乙炔睾酮(英语:ethinyltestosterone)、孕炔醇酮(英语:pregneninolone,商品名:Proluton C 或 Pranone等)是一种黄体制剂药物,过去被用于治疗一些妇科疾
  • 马克萨姆-吉尔伯特测序马克萨姆-吉尔伯特测序(英语:Maxam-Gilbert sequencing)是一项由阿伦·马克萨姆与沃尔特·吉尔伯特于1976~1977年间开发的DNA测序方法。此项方法基于:对核碱基特异性地进行局部化
  • 何尊何尊,西周早期的一件青铜酒器,是一位名叫“何”的贵族用于祭祀的尊,作于周成王五年,是西周最早的有明确纪年的青铜器。1963年,出土于陕西省宝鸡市贾村。何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
  • 社会民主党社会民主党有两种定义。狭义的、现代国际政治学上比较广为接受的,是指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广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使用的,是泛指社会民主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以及相类似的左派
  • 太乙天尊太乙救苦天尊,通称东极青华上帝,简称太乙天尊、救苦天尊、青玄上帝,是道教尊神,又称寻声救苦天尊、十方救苦天尊等,道教经典记太乙天尊居“东方长乐世界”妙严宫(“严”或作“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