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病

✍ dations ◷ 2025-04-02 17:02:17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Trichinosis)是指因旋毛虫(属于线虫动物门)感染所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人体在感染后旋毛虫侵入肠胃道,故会产生腹痛、腹泻及呕吐等症状;约一星期后虫体会侵犯至肌肉,导致脸部水肿、结膜炎、发烧、肌肉疼痛及长疹子;另有可能并发心肌炎、间质肺炎及脑炎。但感染程度不严重时,可在无症状下痊愈。罹患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用了未煮熟而含有旋毛虫包囊的肉类(最常见的是猪肉,但熊肉和狗肉也有可能)。有数种线虫的亚种可致病,而以旋毛虫为最常见。当吃下虫卵后,仔虫会在宿主内的胃中孵化出来,接着会侵入宿主的小肠壁,并在该处发育为成虫。1星期后,母虫会产下仔虫,它们会转移到宿主的横纹肌中并形成包囊。此病通常可由患者出现的症状诊断,并借由检验血中的特定抗体或是观察组织切片有无包囊确认。预防此病的最佳方式是食用前充分煮熟肉类,烹煮时可使用食品温度计插入肉中察看内部火候是否已足够。对于患者一般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Albendazole、Mebendazole加以治疗,确诊后迅速服药可杀死成虫并进而阻止症状加剧。服用上述2种药物一般认为安全无虞,不过也曾经有出现如骨髓抑制反应等副作用的病例;而虽然几乎没有关于孕妇及2岁以下幼童服用此2种药物的研究,但应是安全的。至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有时则必需使用类固醇治疗。通常而言,即使不加以治疗,诊断也会在3个月内缓解。全世界每年约有1万名病例发生。包含美国、中国、阿根廷、俄罗斯,至少55个国家最近都有案例记载。不过发生在热带地区的案例现在也越来越少。旋毛虫病1940年代在美国的发生率每年约400例,而到20世纪已降至每年20例。罹患旋毛虫病的死亡率并不高。

相关

  • 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学名:Haemophilus influenzae),简称嗜血杆菌,前称费佛氏杆菌(或译拜菲尔氏菌)或流感杆菌,是一种没有运动力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它是于1892年由费佛(英语:Richard Friedric
  • 鸟苷鸟苷(Guanosine)是核苷的一种,是由鸟嘌呤与核糖(呋喃核糖)环组成,两者之间由β-N9-配糖键相连。鸟苷经过磷酸化之后可变成鸟苷单磷酸(GMP)、环鸟苷单磷酸(cGMP)、鸟苷双磷酸(GDP)或鸟苷
  • 斑色鱼鳞癣斑色鱼鳞癣,又称为小丑鱼鳞癣(Harlequin-type ichthyosis ,在英文还有Harlequin ichthyosis、ichthyosis congenita、Ichthyosis fetalis、keratosis diffusa fetalis:562等名
  • 食品工业食品产业是全球不同行业的综合体,这些产业提供了由世界人口消费的食物能量的。只有那些自给自足型农业可以被认为不在现代食品产业之内。食品产业包括:依据2009年2月28日第十
  • 日落综合征日落症候群是部分老人痴呆症或阿兹海默症患者的其中一种病征,发病率由一成至三成不等,患者一到日落、傍晚时刻,就开始出现焦躁、躁动、幻觉、甚至产生攻击倾向。日落症候群的成
  • 红河雷德河(英语:Red River),也译作“红河”,是密西西比河下游西岸的主要支流之一。雷德河发源于得克萨斯州西北部地区,有两支主要源头,合流后向东流去,成为得克萨斯和俄克拉何马州的边
  • 熔融状态熔化是指物质由固态转变为液态的一个过程(又称熔解,其中冰的熔化又写作融化、融解)。固态物质中的内能增加(通常借由加热或加压)至一特定的温度(称之为熔点),在该温度下(或对于非纯物
  • 阿斯克勒庇俄斯阿斯克勒庇俄斯(希腊语:Ἀσκληπιός,拉丁语:Asclepius),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医神,在古罗马神话中被称为埃斯库拉庇乌斯(拉丁语:Aesculapius),他是太阳神阿波罗之子,形象为手持蛇杖。
  • 维京人维京人(古诺斯语:víkingr)是诺尔斯人的一支(斯堪的纳维亚人),他们是从公元8世纪到11世纪侵扰并殖民欧洲沿海和不列颠群岛的探险家,武士,商人和海盗。其足迹遍及从欧洲大陆至北极广
  • 加洛林王朝加洛林王朝(法语:les Carolingiens,旧称Carlovingiens,中世纪拉丁语:Karolingi,又译卡洛林王朝)是自公元751年后统治法兰克王国的王朝。在此之前,其王朝成员以“宫相”的身份涉理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