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毛虫病

✍ dations ◷ 2025-04-26 12:35:14 #旋毛虫病
旋毛虫病(Trichinosis)是指因旋毛虫(属于线虫动物门)感染所引起的寄生虫疾病。人体在感染后旋毛虫侵入肠胃道,故会产生腹痛、腹泻及呕吐等症状;约一星期后虫体会侵犯至肌肉,导致脸部水肿、结膜炎、发烧、肌肉疼痛及长疹子;另有可能并发心肌炎、间质肺炎及脑炎。但感染程度不严重时,可在无症状下痊愈。罹患此病的主要原因是食用了未煮熟而含有旋毛虫包囊的肉类(最常见的是猪肉,但熊肉和狗肉也有可能)。有数种线虫的亚种可致病,而以旋毛虫为最常见。当吃下虫卵后,仔虫会在宿主内的胃中孵化出来,接着会侵入宿主的小肠壁,并在该处发育为成虫。1星期后,母虫会产下仔虫,它们会转移到宿主的横纹肌中并形成包囊。此病通常可由患者出现的症状诊断,并借由检验血中的特定抗体或是观察组织切片有无包囊确认。预防此病的最佳方式是食用前充分煮熟肉类,烹煮时可使用食品温度计插入肉中察看内部火候是否已足够。对于患者一般使用抗寄生虫药物如Albendazole、Mebendazole加以治疗,确诊后迅速服药可杀死成虫并进而阻止症状加剧。服用上述2种药物一般认为安全无虞,不过也曾经有出现如骨髓抑制反应等副作用的病例;而虽然几乎没有关于孕妇及2岁以下幼童服用此2种药物的研究,但应是安全的。至于病情严重的患者,有时则必需使用类固醇治疗。通常而言,即使不加以治疗,诊断也会在3个月内缓解。全世界每年约有1万名病例发生。包含美国、中国、阿根廷、俄罗斯,至少55个国家最近都有案例记载。不过发生在热带地区的案例现在也越来越少。旋毛虫病1940年代在美国的发生率每年约400例,而到20世纪已降至每年20例。罹患旋毛虫病的死亡率并不高。

相关

  • 等位基因等位基因,或对立基因、对应基因(英语:allele),是染色体内的基因座的DNA序列可能有许多不同的变化,各种变化形式称为等位基因,其在细胞有丝分裂时的两个染色体上的基因座是对应排列
  • 重量在科学与工程学上,物体的重量指的通常是重力作用在它身上的力。重量是矢量,它的量(标量)一般用斜体 W {\displaystyle W} 表示。
  • 听觉听觉指声源的振动所引起的声波,通过外耳和中耳组成的传音系统传递到内耳,经内耳的环能作用将声波的机械能转变为听觉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后者传送到大脑皮层听觉中枢而产生的主观
  • 克莱恩-莱文综合征克莱恩-莱文症候群(英语:Kleine-Levin syndrome,简称为KLS),又名睡美人症候群(英语:Sleeping Beauty syndrome),系一种不常见的睡眠障碍,特征是持续的阵发过度嗜睡症及认知或情绪变化
  • 成人隐匿迟发性自体免疫糖尿病成人隐匿迟发性自体免疫糖尿病(latent autoimmune diabetes in adults, LADA),又称为1.5型糖尿病。是一种介于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之间的糖尿病。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在进行诊
  • CCR5n/an/an/an/an/an/an/an/an/an/aCCR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中文名:趋化因子受体5或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也称为CD195。是白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因此也称为CCR5蛋白质
  • 螺旋动物螺旋动物(学名:Spiralia),又称螺旋卵裂动物,是原口动物的一大分支,包括多种型态的动物门类,如软体动物、环节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等。其动物在发育的早期过程中以经典的“螺旋式”卵
  • 分解代谢异化作用(英语:Catabolism),又称作分解代谢,是生物的新陈代谢途径,将分子分解成更小的单位,并被氧化释放能量的过程,或用于其他合成代谢反应释放能量的过程。 异化作用将大分子(例如
  • 古洛糖4、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5、 互变异构体数量:古洛糖是一种己醛糖。古洛糖是一种非自然的单糖,呈浆状并有甜味。可溶于水,微溶于甲醇。D型和L型均不能被酵母发酵。古洛糖是半
  • 安勇县安勇县(越南语:Huyện Yên Dũng/.mw-parser-output .han-nom{font-family:"Nom Na Tong","Han-Nom Gothic","Han-Nom Ming","HAN NOM A","HAN NOM B","Ming-Lt-HKSCS-UNI-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