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珊·桑塔格

✍ dations ◷ 2025-10-19 03:58:15 #苏珊·桑塔格
苏珊·桑塔格(英语:Susan Sontag,1933年1月16日-2004年12月28日)生卒于纽约,美国著名的作家和评论家、著名的女权主义者,她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最引人注目、最有争议性的女作家及评论家之一。苏珊的写作领域广泛,以其才华、敏锐的洞察力和广博的知识著称。著作主要有《反对阐释》(Against Interpretation),《激进意志的风格》(Styles of Radical Will),《论摄影》(On Photography),《艾滋病及其隐喻》(AIDS and Its Metaphors)和小说《火山情人》(The Volcano Lover)。另外其子David Rieff将其日记与笔记编成一本书Reborn:Journals and Notebooks,1947-19632000年,她的历史小说《在美国》获得了美国国家图书奖(National Book Awards)。她还是一位社会评论家和文学评论家,她对时代以及文化的批评包括摄影、艺术、文学等,被誉为“美国公众的良心”。此外,她也是一位反战人士,1960年代反对越南战争,也写文章批评过伊拉克战争。苏珊·桑塔格原名Susan Rosenblatt,是Jack Rosenblatt和其前妻Mildred Jacobsen的亲生女儿。Jack是从事毛皮生意的犹太商人,在桑塔格5岁时因肺结核死于中国。Mildred便改嫁给Nathan Sontag,于是苏珊改随后父姓。桑塔格是第三代的立陶宛裔美国人。桑塔格于亚利桑那州图森成长,高中在洛杉矶就读。她跳了三级,15岁就高中毕业,入读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伯克利一学期后转学入芝加哥大学,后获得芝加哥大学本科学位。24岁便在哈佛大学取得哲学硕士,之后并前往牛津大学圣安妮学院研究院与巴黎大学,主要工作在哲学、文学和神学这几个范畴。17岁时,桑塔格和菲利普·瑞夫(Philip Rieff)结婚,这段婚姻于8年后结束。他们的儿子大卫·瑞夫后来成为了作家及其母的编辑。1989年桑塔格和摄影师安妮·莱柏维兹展开了新恋情,但这段恋情在桑塔格临终前一年结束了,但两人到桑塔格死时仍是朋友。桑塔格因急性骨髓性白血病于2004年12月28日逝世。三十多年来,她与不同形式的癌症斗争,包括乳癌和子宫癌。

相关

  • 超重超重的定义通常是比标准身形有更多的身体脂肪。肥胖是常见的疾病,特别是在粮食供应充足,且民众生活方式流于久坐不立的地方。美国成年人口中,高达64%被认为超重或肥胖,而且这一比
  • 亚他薛西斯一世阿尔塔薛西斯一世,又译亚他薛西斯一世(古波斯楔形文字:
  • 幻听幻听(英语:Auditory Hallucination),是一种幻觉,患者会认为他们听到声音,但声音并不是真的存在。在医学上,它被称为Paracusia(该词来自希腊语: παρακοή,意思是:听觉的不服从)。
  • 性成熟障碍性成熟障碍(英语:Sexual maturation disorder)是一种焦虑症或抑郁症,与一个人的性别认同或性取向的不确定性有关。世界卫生组织在“与性发育和性取向相关的心理和行为障碍(英语:Ps
  • 克罗地亚语克罗地亚语(Hrvatski)是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的一种标准化形式,由克罗地亚族使用,是克罗地亚的官方语言,波黑和伏伊伏丁那的官方语言之一。在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期,与塞
  • 去甲变肾上腺素去甲变肾上腺素 (英语:Normetanephrine)是去甲肾上腺素经由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作用产生的代谢物。由尿液排泄。它是释放儿茶酚胺的肿瘤的标记物,如嗜铬细胞瘤(英语:pheochromoc
  • 埃利亚斯·施泰因埃利亚斯·梅纳凯姆·施泰因(英语:Elias Menachem Stein,1931年1月13日-2018年12月23日),美国数学家。他是调和分析的领军人物之一,自1963年至去世一直担任普林斯顿大学的数学教授
  • 4f14 5d2 6s22, 8, 18, 32, 10, 2蒸气压第一:658.5 kJ·mol−1 第二:1440 kJ·mol−1 第三:2250 kJ·mol主条目:铪的同位素.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
  • CpG岛CpG岛(CpG islands)是指DNA上一个区域,此区域含有大量相联的胞嘧啶(C)、鸟嘌呤(G),以及使两者相连的磷酸酯键(p)。哺乳类基因中的启动子上,含有约40%的CpG岛(人类约70%)。一般CpG岛的长度
  • 秦汉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是中国秦朝和汉朝的并称,该时期结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局面,废除西周封建制,确立了中央集权。秦汉两朝建立了“天下国家”体制,是塑造中国的民族性格的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