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鸟古坟

✍ dations ◷ 2025-11-11 23:30:22 #中国地方古坟,平生町,前方后圆坟,山口县历史

白鸟古坟(日语:白鳥古墳しらとりこふん )是位于日本山口县熊毛郡平生町佐贺一处前方后圆坟,山口县指定史迹,是山口县规模最大的古坟,推测建于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

古坟是位于山口县东部平生町的中部,熊毛半岛(日语:熊毛半島)西岸小丘陵前端的大型古坟,1913年弘津史文调查后,判定属于前方后圆坟。

古坟的前方部分朝西北偏北,坟丘则有3段造成。1973年,广岛大学为了编纂平生町史而进行了测量调查,得出坟丘长120米的结果,从而确认其为濑户内地方西部山口县和广岛县最大规模的古坟。后圆部分的中央位置则是白鸟神社,兴建期间挖去了部分坟丘。坟丘表面有葺石(日语:葺石)和埴轮(圆筒埴轮(日语:円筒埴輪)和形象坟轮(日语:形象埴輪)),四周有阔15至20米的周濠),也有陪葬墓。墓室形态是竖穴式石室(日语:竪穴式石室),在江户时代宽文2年(1749年),白鸟神社社殿重建时,从石室内的石柜(或指箱式石棺(日语:箱式石棺))中出土了铜镜等大量文物。

古坟推测建于古坟时代中期(5世纪),视为濑户内海西部有力豪族周防国造一族的首长墓,附近建有据指是前代首长墓的柳井茶臼山古坟(日语:柳井茶臼山古墳)和后代首长墓的阿多田古坟、神花山古坟等等。

1971年,古坟域与陪葬墓、周壕成为山口县指定史迹,出土文物则于1981年成为山口县指定有形文物。

古坟的规模如下。

周濠阔20.8米,深2.1米。

后圆部分
后圆坟丘挖去部分后,正中央坐落着白鸟神社正殿

从后圆部望向前方部分

按注进案记载,宽延元年(1748年),白鸟神社的社殿因大风严重损坏,重建时在社殿原址出土了大量文物。其后,出土文物成为白鸟神社的社宝,流传至今。相关出土文物以“白鸟古坟出土品”的名义指定为山口县指定有形文物。分别如下

古坟的后圆部分西南方向约18米,有一座陪葬墓,为长24米,阔13米的长方形状,高约2.3米,内部尚未经过调查。有些说法则认为并非陪葬墓,而是白鸟古坟的周堤带。

相关

  • 拟菌病毒科拟菌病毒科(学名:Mimiviridae)是核质巨DNA病毒的一个科,成员均为巨大病毒,包含拟菌病毒、Klosneuvirus(英语:Klosneuvirus)、Cafeteriavirus(英语:Cafeteriavirus)、图邦病毒等,可能还包
  • 海蜇海蜇(学名:Rhopilema esculentum),古称瑝鱼,又名红蜇、面蜇、鲊鱼,是生长在海洋中的大型暖水性钵水母纲动物。海蜇在热带、亚热带及温带沿海都有广泛分布,在中国为可供食用的水母种
  • 公共浴场在古罗马,公共浴场(拉丁语:thermae,源自古希腊语的“thermos”,意为“热”;或balnea,古希腊语为“βαλανείον”)是常见的建筑,为市民提供洗浴的去处。“thermae”更偏指大型
  • 混合物混合物(mixture)是由两种至多种不同的纯净物(单质或化合物)没有经化学合成而混合成的体系,例如溶液、胶体、浊液等。混合物无法用化学式表达。混合物因为是由多种纯物质经由物理
  • 硝化纤维素硝化纤维(Nitrocellulose),学名纤维素硝酸酯,也称硝化棉、硝基纤维素,通常由棉绒纤维和木浆等纤维材料浸入浓硝酸浓硫酸混合液中制得,多数用于制作发射药。与硝化甘油相比,比较稳定
  • 转移远端转移(英语:Metastasis)也称作恶性转移,是指肿瘤细胞从原始发生的部位借由侵入循环系统,转移到身体其他部位继续生长的过程。通常良性肿瘤不会产生远端转移,而发生转移的病患预
  • 兰德霍布斯特博物馆兰德霍布斯特博物馆(Museum Brandhorst)是一座位于德国慕尼黑的现代艺术博物馆,2009年5月21日开幕。 展示了约200件展品,主要以汉高公司继承人乌多·弗里茨·赫尔曼(Udo Fritz-He
  • 迦太基必须毁灭迦太基必须毁灭(拉丁语:Ceterum censeo Carthaginem esse delendam 或 Ceterum autem censeo Carthaginem esse delendam。中文直译:还有,我认为迦太基必须被毁灭。)是一句拉丁语
  • 李伯颜李伯颜可以指:
  • 居伊-让-巴普蒂斯特·塔尔日埃居伊-让-巴普蒂斯特·塔尔日埃(法语:Guy-Jean-Baptiste Target,1733年12月6日-1806年9月9日),法国律师、政治人物。曾任法兰西学术院院士,并参加民法编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