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 dations ◷ 2025-04-03 12:13:04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英语:Pyruv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PDH complex;PDC;也称为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是生物体内催化丙酮酸转变成乙醘辅酶A之反应的三种酶及五种辅酶的组合。此复合物所参与的反应名称是丙酮酸脱羧,是连结糖酵解作用(最终产物为丙酮酸)与柠檬酸循环(起始反应物为乙醘辅酶A)的一连串化学反应,所有反应都是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表面以内进行。除此之外,此复合物也是生物体内另外两种酶复合物的原型,分别是参与柠檬酸循环的α-酮基戊二酸复合物(α-ketoglutarate dehydrogenase complex),以及参与一些氨基酸氧化路径的支链 α-酮酸脱氢酶复合物(Branched-chain α-keto acid dehydrogenase complex)。而且因为这些复合物都包含一些属于维生素B群的化学物质,因此缺乏维生素B会造成众多疾病,例如脚气病。对真核生物来说,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三种酶及五种辅酶皆位在线粒体中;对原核生物来说,则是位在细胞质里。这些酶除了组合在一起之外,还能够重复地组成更大的蛋白质群。组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的三种酶分别是:五种辅酶则是:硫胺素焦磷酸(TPP)位在在E1的激活位置上,其主要构造是噻唑环(thiazole ring),组成TPP的必要物质是硫胺素(也就是维生素B1)。E2含有三种功能不同的区域,第一个区域称为硫辛酰区(Lipoyl domain),位在E2蛋白质的氨基端(N-terminal)上。硫辛酸形成的硫辛酰基(Lipoyl group)与赖氨酸形成的赖氨酸残基(residue)会组成硫辛酰基赖氨酸,是E2的辅成基。这个区的数目在依照物种的不同而有变异。第二个区域是负责E2与E3、以及E2与E1之间连结的区域,称为连接区(Binding domain)。第三个区域最靠近复合物内部,称为乙酰基转移酶区(acyltransferase domain),能使乙酰基转移。不同区域之间会相隔20到30个不等的氨基酸。E3上则有黄素腺嘌呤双核苷酸(FAD),而组成FAD的主要物质,是核黄素(维生素B2)。另外NAD中含有烟酸(维生素B3),CoA的组成物之一则是泛酸(Pantothenate;维生素B5)。哺乳类动物体内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直径大小,大约是50奈米,约是核糖体的5倍大,可以在电子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其外观。分析电子显微镜照片与晶体衍射的结果,可以得出一个模型,模型显示在复合体的外围是E1,内部则是E2与E3。E2的形状为五角十二面体,直径大约25奈米。在牛科动物细胞里是以60个单位来组成一个核心;在大肠杆菌中则是以24个E2单位组成。另外大大肠杆菌杆菌的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重量大约是4600kdal。在复合物内进行的脱羧作用主要可分为5个步骤,丙酮酸与乙醘辅酶A的中间物在复合物里的移动过程,大致依照E1、E2的顺序,E3则没有直接与中间物接触。其中丙酮酸是在第一个步骤(E1中)加入反应,乙醘辅酶A是在第三个步骤(E2中)中生成。A.在第一个步骤中,丙酮酸上的羧基会形成二氧化碳然后释出;中间的碳原子则会与E1中的TPP结合形成羟乙基TPP(Hydroxyethyl TPP),对丙酮酸来说是个氧化反应。这个步骤是所有步骤中最慢的一个,因此决定了整个反应的速率。B.接下来TPP会将羟乙基带入第二个步骤,TPP本身则留在E1中继续作用。羟乙基氧化之后变成乙酰基,并进入E2,与硫辛酰基上的其中一个硫原子结合,已经氧化过的硫辛酰基赖氨酸与乙酰基结合,成为酰基硫辛酰基赖氨酸(Acyl lipoyllysine)。C.第三个步骤在E2进行,酰基硫辛酰基赖氨酸会与辅酶A进行反应,此反应会使硫辛酰基赖氨酸还原,并释出乙酰辅酶A。硫辛酰基赖氨酸则经过下一步骤的氧化之后回到第二步骤作反应。D.第四个步骤中,E3的辅成基FAD会使上一步骤中还原的硫辛酰基赖氨酸再度氧化,以回到第二步骤;而FAD经过反应之后,会变成FADH2。E.最后FADH2与NAD+反应而氧化成FAD,回到第四步骤。NAD+则还原成NADH,并且放出一个氢离子。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会受到三种方式调控,第一种称为产物抑制,也就是复合物所催化生成的产物乙酰辅酶A与NADH,能够抑制复合物的作用能力。其中乙酰辅酶A抑制的对象是E2,NADH则是抑制E3。除此之外,这两种抑制物氧化之后生成的辅酶A与NAD+,则能够促进复合物的作用。第二种调控方式是由核苷酸来执行,例如GTP有抑制作用,AMP则有促进作用。第三种称为共价修饰作用,当E1中的丝氨酸残基被ATP磷酸酯化之后,复合物会失去活性;反之如果磷酸酯化产生的磷酸酯基被水解掉,则复合物会再度激活。另外磷酸酯化作用本身又受到丙酮酸的抑制;并且当ATP/ADP、乙酰辅酶A/辅酶A,以及NADH/NAD+的比值高时,将有促进磷酸酯化的效果。色氨酸代谢(犬尿氨酸酶)嘧啶代谢(二氢乳清酸脱氢酶)线粒体穿梭(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甘油磷酸穿梭)类固醇生成(胆固醇侧链裂合酶、类固醇11-β-羟化酶、醛固酮合成酶) 其他(回补反应(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脱氢酶、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尿素循环(氨甲酰磷酸合成酶I、鸟氨酸转氨甲酰酶、N-乙酰谷氨酸合酶)乙醇代谢(ALDH2)三磷酸腺苷合酶(MT-ATP6、MT-ATP8)医学导航:遗传代谢缺陷代谢、k,c/g/r/p/y/i,f/h/s/l/o/e,a/u,n,mk,cgrp/y/i,f/h/s/l/o/e,au,n,m,人名体征药物(A16/C10)、中间产物(k,c/g/r/p/y/i,f/h/s/o/e,a/u,n,m)

相关

  • 中暑中暑(英语:Heat stroke)是一种受室外空气的高温多湿或阳光过久直接照射动物体、人体等造成体温异常升高不降所引起的症状的通称。从病情的差异大致上可分为以下四类:
  • 恶心恶心(英文:Nausea又称kalang或pinky),又称反胃,在医学上是指胃部不适或感到想呕吐的症状。恶心本身不是疾病,而是多种情况下产生症状,其中许多与胃有关。头晕可能会导致恶心。
  • 科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是一家中华人民共和国出版社。ISBN代码为978-7-03。由前中国科学院编译局与1930年代创建的有较大影响的龙门联合书局合并,于1954年8月成立,是一个历史悠久、力量雄
  • Rb5s12,8,18,8,1蒸气压第一:403 kJ·mol−1 第二:2632.1 kJ·mol−1 第三:3859.4 kJ·mol−1 (主条目:铷的同位素铷是一种化学元素,符号为Rb,原子序数为37。铷是种质软、呈银白色的金
  • 彼得·米切尔彼得·丹尼斯·米切尔(英语:Peter Dennis Mitchell,皇家学会会员(FRS),1920年9月29日-1992年4月10日),英国生物化学家,1978年因为化学渗透理论建立了公式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01年:范
  • 选择性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英语:Selective Serotonin Reuptake Inhibitors)(SSRIs),也称选择性血清素再摄取抑制剂,是一类常用的抗抑郁药,自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用来治疗抑郁症
  • 实验科学实验(德语、英语、瑞典语、荷兰语: Experiment),区别于试验,实验是在科学研究中,在设定的条件下,用来检验某种假设,或者验证或质疑某种已经存在的理论而进行的操作。科学实验是可以
  • ISO 639-1ISO 639-1是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639语言代码标准的第一部分。它含有 184 个两字母的编码,用来标示世界上主要的语言。这些代码在很多地方都被用作语言的简写,例如:ISO 639-1在 2
  • 威廉·约翰·麦夸恩·兰金威廉·约翰·麦夸恩·兰金(英语:William John Macquorn Rankine,1820年7月5日-1872年12月24日)是苏格兰土木工程师,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他与开尔文一起是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提出者之
  • 演化树系统发生树(英语:phylogenetic tree)又称演化树或进化树(evolutionary tree),是表明被认为具有共同祖先的各物种间演化关系的树状图。是一种亲缘分支分类方法(cladogram)。在图中,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