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锦娟

✍ dations ◷ 2025-04-27 17:10:24 #1932年出生,在世人物,上海人,越剧演员

陆锦娟(1932年7月-),生于上海,越剧女演员,擅长小生,名伶,列《中国越剧大典》名人卷,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获报刊杂志以“著名演员”称之。戏迷赞其为“顶级冷面小生”。

1941年,入陶叶科班,后因病离开。
1947年,入金龙女子科班学戏。其师为越剧男班名小生裘凤山。
1949年,参加越剧姐妹班,为头肩小生。后在合作剧团、光明越艺社、合众越剧团、天明越剧团等处演出。在当时已经拥有了她自己的戏迷群。<
1953年8月,组建飞鸣越剧团,担任团长和主要演员。
文革期间,被迫离开越剧团。
1980年,加入虹口越剧团,为主要演员,演出《山河恋》、《盘妻索妻》等剧目。但因演出《盘妻索妻》时,观众鲜花踊跃而引起风波,最终被禁演。1980年12月5日文汇报头版刊登《虹口区文化科个别负责人无视党的知识分子政策强行剥夺越剧演员陆锦娟演戏权利》揭露事实真相并声援陆锦娟的合法合理要求,但此事终究不了了之,陆依旧没能返回虹口越剧团。
1981年,至浙江省嘉兴市越剧团,演出《盘妻索妻》一剧,引起轰动,并在杭嘉湖巡演,此剧在陆离开之后,被嘉兴市越剧团小生演员张薇所继承。
1983年,至浙江舟山地区越剧团,演出《盘妻索妻》与《啼笑因缘》,再次引起轰动,巡演至杭州,由浙江电视台摄录全场视频,浙江电台录制选场录音。后摄录之全场视频被出版为VCD碟片,陆版盘妻以贴切小动作和准确角色定位著称,广为流传。至2010年9月止,江浙一带越剧民间职业剧团演出之《盘妻索妻》,大致依据此VCD版排演。
1986年,在上级领导的干预下,终于重返虹口越剧团,再次在上海共舞台演出《盘妻索妻》,盛况空前。同年,上海文化艺术报6月27日版刊登《风雅小生陆锦娟》,对此进行报道。但终因种种原因,陆锦娟息影越剧舞台。

在她的舞台生涯中,陆锦娟共演绎了近200个剧目,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有越剧《啼笑因缘》、《三请樊梨花》、《墙头马上》、《山河恋》、《盘妻索妻》等。“尤其她饰演《啼笑》中樊家树一角,炉火纯青,独树一帜,在越剧界除了四十年代姚水娟、李艳芳演出时那种盛况外,再无人可与伦比。《啼笑》在飞鸣越剧团不仅成为保留剧目,而且1957 年,1962年二度演出,每次演出达四、六个月之久,有时一天两场,连演连满。1983年陆锦娟去舟山越剧团(后改建称舟山小百花越剧团)在杭嘉湖一带又演出了《啼笑》,盛况依然如旧。”

相关

  • 静电除尘静电除尘(Electrostatic precipitator,ESP),简称“电除尘”,即利用静电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利用静电吸附工业粉尘。在鞍钢等大型工厂都采用这种废气处理方式。与湿式洗涤器相反:
  • 黄体黄体是雌性哺乳动物卵巢内的临时性细胞团结构,是富有血管的腺体样细胞团,是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产生相对较高水平的孕酮与温和水平的雌二醇与抑制素A,以抑制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 国庆日国庆日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它们通常是这个国家的建立、独立、革命、签署宪法、元首诞辰或其他有重大纪念意义的周年纪念日;也有些是这个国家守护
  • 拳术武术,又称搏击、格斗,是指以肢体或冷兵器、武器互相竞技的技术。前者之内容为锻炼身体各部位以攻击对手,种类分为踢打拿摔四大类;后者则以刀、枪、棍、剑、鞭、镖、锤、矛、钯、
  • 初经初潮(英语:menarche),又称为初经,是指第一次月经。代表少女的身体经历青春期的变化。初潮通常在胸部开始发育后一两年出现。初潮代表子宫内膜受到雌激素刺激而发育了,也代表从子宫
  • 家谱家谱,或称祖谱、族谱、谱牒、宗谱、家乘、世谱、世牒、支谱、房谱等,是家族里记载本族世系和相关重要事迹的书。在家谱上所登记的姓名谓之谱名。中国的家谱历史悠久,其起源可以
  • 范特霍夫方程范特霍夫方程(Van 't Hoff equation)是一个用于计算在不同温度下某反应的平衡常数的方程。设 K 为平衡常数, ΔHo 为焓变, ΔSo 为熵变, T为温度。由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 鹤北站鹤北站,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黑龙江省鹤岗市萝北县鹤北镇,是鹤北铁路上的火车站,开通于1981年,由哈尔滨铁路局管辖。
  • 旧金山金融区旧金山金融区(Financial district)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城市旧金山的一个地区,也是旧金山市中心主要的金融区,集中了众多的企业总部。该地区本来是港区,在1906年旧金山大地震中遭到
  • 绒毛丝鼠长尾毛丝鼠(英文:Long-tailed Chinchilla,学名:)又称绒毛丝鼠、长尾栗鼠、毛丝鼠、绒鼠等名称。主要分布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上的高原,范围从智利北部至秘鲁南方。它的皮毛十分柔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