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性风湿症

✍ dations ◷ 2024-07-01 04:56:58 #反复性风湿症
反复性风湿症(英语:Palindromic Rheumatism;PR)是一种综合征,典型症状为“反复发生”且会“自己消退”的“关节”和“关节周边”的发炎反应,即关节炎或是关节周围软组织的发炎(风湿)。病程多为急性,由急性且快速进展的发作组成。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关节的疼痛、发红、肿胀和功能障碍。反复的(回文式的,英语:palindromic)发作间隔(频率)和每次发作的时间长短(持续时间)由数小时到几天不整,差异极大。随时间进展,发作次数可能更为频繁,但发作后并不会造成关节受损。这个综合征被视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可能是一种尚未完全发展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反复性风湿症在人群中的正确盛行率并不清楚,非风湿病专科医师通常认为这是一种罕见的情况。然而,最近的加拿大研究显示,在一群新发生关节炎的患者中,平均每新增一个反复性风湿症的患者,对应的也增加 1.8 个类风湿性关节炎。因此,推论反复性风湿症的发生率低于类风湿关节炎,但并非像过去认知的一般罕见。此外,非风湿病专科医师对此问题认识不足,误诊为痛风或是其它关节问题的情况相当常见。反复性风湿症,这个综合征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关节或是关节周边的软组织发炎,如同:关节炎和软组织风湿症。发作时通常以单关节或寡关节表现,症状会持续数小时或长达数天,然后症状完全消失。然而,反复发作的情况会形成一种模式,在两次发作间的无症状期可以持续数周至数月。最常受影响的是膝关节、掌指关节及近端指间关节等区域。以全身来说,少数患者可能会合并发热和关节肿胀。发作时,关节周边的软组织也会肿胀,特别是足跟组织垫和指腹组织垫。皮下组织可能出现结节(英语:Nodule (medicine))。发作的频率随时间及病程进展可以变高或变低,但发作后不应出现关节破坏。若关节出现破坏,疾病可能已转变为类风湿性关节炎。好发于 20 至 50岁间的人群。一项研究显示,平均发病年龄为 49 岁。一个根据台湾健保数据库的世代研究指出,反复性风湿症的患者之后发展成其它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风险增加,包括:类风湿性关节炎、全身性红斑狼疮、干燥症、全身性硬化病和多发性肌炎。反复性风湿症的病因不明。有人认为它是一种尚未完全发展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因患者中具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英语: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anti-CCP)和抗角蛋白抗体(AKA,anti-keratin antibodies)的比例较高,如同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与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其他形式的关节炎不同,反复性风湿症患者中男女比例相近。 由病原体 Tropheryma whipplei(过去称为 T. whippelii)感染造成的惠氏病(英语:Whipple disease)(Whipple disease)常会出现反复性风湿症一般的症状。反复性风湿症的症状和间歇发作的特质,诊断难度较高且需要更长的时间。症状与其他形式的风湿症、关节炎或自身免疫疾病近似,且没有特殊针对性(高特异度)的诊断检验,在确定诊断前需先排除其他可能的相关疾病。目前没有单一检验可以确定诊断。医生可能根据病史、症状和体征诊断。必须鉴别的情况包括:急性痛风关节炎和非典型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急性发作。若没有进行特定检验(如,关节液分析)是没办法区别以上疾病。要特别注意的是一个患者可能同时合并数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于一身(重叠综合征(英语:Overlap syndrome))。实验室检验通常没有异状。血液检验可能发现红血球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上升,但其他项目则无明显异常。日后可能进展成类风湿关节炎或其它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包括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英语:Anti-citrullinated protein antibody)、抗核抗体等血清学检验可能出现异常。格恩(Guerne)和魏斯曼(Weismann)在 1992 年提出的分类标准:急性发作可用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s)治疗。抗疟药,例如:羟氯喹(奎宁,hydroxychloroquine)可能有助于减少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并可能减少它进展成类风湿关节炎的风险。反复性风湿症的名字中的“palindromic”源自希腊文“palindromos”意指再次走同样的路(palin = 再次 + dromos = 路径)强调疾病是如何以相似的方式开始和结束,就像同一条路走两次一般。单字“palindrome”代表“回文”,是指一个字的拼写方式,由左至右(前拼)和由右至左(反拼)完全相同,例如:kayak(皮划艇)和 mum(妈妈)。

相关

  • 心脏衰竭心脏衰竭(法语:Insuffisance cardiaque,英语:HF, heart failure),一般意指慢性心脏衰竭(英语:CHF, chronic heart failure)。但是有时则指郁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当
  • 高热高热(英语:hyperthermia),亦称体温过高是指由于体温调节失衡而导致的体温升高的症状。当身体吸收热量高于散发热量时,这种症状便会出现,而若是出现急剧的体温升高症状的话,则需送往
  • 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嗜盐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哈拉尔德·楚尔·豪森(德语:Harald zur Hausen,1936年3月11日-),德国医学科学家与荣誉退休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病毒学,200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之一,其于1970年代研判人类乳突
  • 肥大细胞肥大细胞(mast cell),发育源于骨髓CD34+前体细胞,是连接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桥梁,因为靠近周围神经末梢而很早就可以感受神经纤维的活动。肥大细胞激活后,可以释放炎症因子并募集
  • 冠状血管冠状血管(英语:Coronary artery)是心脏本身的血液供应系统,包括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冠状血管如花冠状缠绕心脏。冠状动脉属于动脉,在主动脉瓣附近从主动脉分支出来,并分为左冠状
  • 诈死装死(apparent death、playing dead、feigning death、playing possum、tonic immobility、thanatosis),也作假死、拟死,是动物把自己伪装成死亡状态的一种行为。这种动物的欺骗
  •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ngiotensin II receptor antagonist),也被称为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ngiotensin receptor blockers, ARBs)或AT1受体拮抗剂,是一类作用于肾素-血管紧张
  • 肌炎肌肉发炎(英语:Myositis)指的是肌肉发炎或肿胀。受伤、药物、感染、或自体免疫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肌肉发炎。 目前已知降脂药物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和fibrate(英语: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