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击暴流

✍ dations ◷ 2025-11-17 16:12:57 #下击暴流
下击暴流(英文:Downburst)是在地面或地面附近由对流性下沉气流引起的破坏性的强风,水平尺度为1公里到10公里。由日本气象学家藤田哲也首先发现,下击暴流到达地面或靠近地面时可产生平均风速达17.9米/秒的气流。藤田哲也将下击暴流分为微暴流和巨暴流,影响范围在4公里以内称作“微暴流”,4公里以上称为“巨暴流”。下击暴流的形成和雷暴云团的崩溃有关。雷暴云团底部地面附近所产生的湿热气流在其上冲的过程中,从高层大气运动中获得了水平动量。随着上升高度的增加,上升气流的动能变为势能(表现为冷而重的云团积聚)而被储存起来,而不断上升的湿热气流则承托着上方的云团,当冷、重的云团积累到一定程度,云团底部的上升气流将难以承受上方冷而重的云体从而迅速崩溃,这种势能又重新转化为急速下降的气流所产生的动能。重、冷云团的崩溃取决于雷暴云下飑锋的移动。飑锋形成后加速朝前部的上升气流区移动,随着飑锋远离雷暴云主体,上升气流迅速消失,重、冷云团下沉,产生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在下降过程中吸收了巨大的水平动量迅速向前推进,当到达地面时,就可以形成下击暴流。大多数下击暴流常伴随两种类型的雷达回波,即钩状回波和弓状回波。下击暴流一般位于钩状回波的钩内或钩的周围,对于弓状回波,下击暴流经常位于回波前侧。下击暴流到达地面,必然在地面产生强辐散流场。下击暴流的水平尺度只有几公里,风从下击暴流中心向外侧流动,与一般的反气旋不同。下击暴流会对飞机的飞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飞机在穿越此区域时,先会遇到强劲的逆风,而飞到下击暴流中心后又瞬间变为顺风,使飞机升力骤减。如果离地面较近,飞行员一旦操作不当,飞机极有可能失速坠毁。。

相关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咽后脓肿咽后脓肿(retropharyngeal abscess (RPA))是位于喉咙后部之咽后壁(咽后间隙(英语:Retropharyngeal space))组织中的脓肿。由于咽后脓肿通常发生在深部组织中,因此仅通过身体检查是难
  • 免疫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免疫学(英语:Immunology)是生物医学的一
  • 陆奥宗光陆奥宗光(1844年8月20日-1897年8月24日)是日本明治时代的政治家和外交官。有剃刀大臣(カミソリ大臣)的外号,正二位・勲一等・伯爵。家纹是仙台牡丹。陆奥生于纪州和歌山藩,原名“阳
  • 2005年英国大选托尼·布莱尔 工党托尼·布莱尔 工党政治主题2005年英国大选(United Kingdom general election of 2005)于2005年5月5日举行。在首相托尼·布莱尔请求之下,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
  • 鲑鱼鲑鱼(英语:salmon),其中大西洋鲑又音译为三文鱼,是数种鲑科鱼的通称。它们大部分为洄游性辐鳍鱼,是常见的可食用鱼类之一。共有300多个属种的鲑科鱼类生活在大西洋及太平洋,在非原
  • CD8+细胞毒性T细胞(英语:cytotoxic T cell,TC或CTL),也称杀手T细胞(killer T cell),TC细胞、胞杀T细胞、胞毒T细胞,或CD8+ T细胞,属于T细胞的一种,可以杀死癌细胞、受病毒感染的细胞,以及其
  • 最不发达国家最不发达国家(也称作最低度开发国家、未开发国家,英语:Least developed country,缩写:LDC、LDCs)是指那些经联合国认定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类发展指数最低的一系列国家。“
  • 麻风分枝杆菌麻风杆菌也称为韩森氏杆菌,是一种可引起麻风病的分支杆菌,菌体呈短小棒状或稍弯曲,长约2-6µm,宽约0.2-0.6µm,抗酸染色呈红色(抗酸性),革兰氏染色呈阳性,好氧菌。于1873年由挪威医生
  • 2016年东南亚霾害2016年东南亚霾害是由苏门答腊和加里曼丹的印尼农业大火引起的空气污染灾害。其影响了东南亚多个国家,包括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火灾归因于当地的非法刀耕火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