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击暴流

✍ dations ◷ 2025-02-23 07:01:58 #下击暴流
下击暴流(英文:Downburst)是在地面或地面附近由对流性下沉气流引起的破坏性的强风,水平尺度为1公里到10公里。由日本气象学家藤田哲也首先发现,下击暴流到达地面或靠近地面时可产生平均风速达17.9米/秒的气流。藤田哲也将下击暴流分为微暴流和巨暴流,影响范围在4公里以内称作“微暴流”,4公里以上称为“巨暴流”。下击暴流的形成和雷暴云团的崩溃有关。雷暴云团底部地面附近所产生的湿热气流在其上冲的过程中,从高层大气运动中获得了水平动量。随着上升高度的增加,上升气流的动能变为势能(表现为冷而重的云团积聚)而被储存起来,而不断上升的湿热气流则承托着上方的云团,当冷、重的云团积累到一定程度,云团底部的上升气流将难以承受上方冷而重的云体从而迅速崩溃,这种势能又重新转化为急速下降的气流所产生的动能。重、冷云团的崩溃取决于雷暴云下飑锋的移动。飑锋形成后加速朝前部的上升气流区移动,随着飑锋远离雷暴云主体,上升气流迅速消失,重、冷云团下沉,产生下沉气流。下沉气流在下降过程中吸收了巨大的水平动量迅速向前推进,当到达地面时,就可以形成下击暴流。大多数下击暴流常伴随两种类型的雷达回波,即钩状回波和弓状回波。下击暴流一般位于钩状回波的钩内或钩的周围,对于弓状回波,下击暴流经常位于回波前侧。下击暴流到达地面,必然在地面产生强辐散流场。下击暴流的水平尺度只有几公里,风从下击暴流中心向外侧流动,与一般的反气旋不同。下击暴流会对飞机的飞行安全产生严重影响。飞机在穿越此区域时,先会遇到强劲的逆风,而飞到下击暴流中心后又瞬间变为顺风,使飞机升力骤减。如果离地面较近,飞行员一旦操作不当,飞机极有可能失速坠毁。。

相关

  • 炎症炎症反应、炎性反应,俗称炎症,是指具有血管系统的活体组织对致炎因子及局部损伤所发生的防御性为主的反应,中心环节是血管反应,是生物组织受到外伤、出血或病原感染等刺激,激发的
  • 地质学地质学(法语、德语:Geologie;英语:Geology;拉丁语、西班牙语:Geologia;源于希腊语 γῆ 和 λoγία)是对地球的起源探讨压力与时间、历史和结构进行研究的学科。主要研究地球的物
  • 脑动静脉血管畸形脑动静脉血管畸形(英文: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简称cAVM)是一种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异常,造成脑部出现动静脉血管直接连接的先天性畸形,主要病征是脑部血管不正常
  • 荷兰榆树病荷兰榆树病是一种由子囊菌导致的疾病。它由树皮甲虫传播,会影响榆属和榉属植物输水导管的功能,导致其枯萎及死亡。它从亚洲传播到美洲、欧洲及新西兰,导致之后这些地方没有抵抗
  • 节担菌纲W. ichthyophaga W. muriae W. sebi节担菌纲(学名:Wallemiomycetes)是担子菌门下的一纲。该纲只包含一个门(节担菌目,Wallemiales),这一目含一个科(节担菌科,Wallemiaceae),而这一科也
  • 裸藻裸藻纲(Euglenophyceae)在生物分类学上是眼虫门(Euglenophyta)下的一个纲。医学导航: 原虫感染变形虫, 古虫, 囊泡虫 (结构)变形虫, 古虫, 囊泡藻变形虫, 古虫, 囊泡藻
  • A50–A64ICD-10 第一章:某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主要包括被视为具有可传播性和可传染性的疾病。肠道传染病(A00-A09)结核病(A15-A19)由特定动物传染的细菌性疾病(A20-A28)其他细菌性疾病(A30-A4
  • 华尔街坐标:40°42′23″N 74°00′34″W / 40.70639°N 74.00944°W / 40.70639; -74.00944华尔街(英语:Wall Street)是一条位于美国纽约市下曼哈顿的狭窄街道,西起百老汇三一教堂,向东
  • 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简称核物理学,核物理或核子物理)是研究原子核成分和相互作用的物理学领域。它主要有三大领域:研究各类亚原子粒子与它们之间的关系、分类与分析原子核的结构并带动
  • 平流层平流层(英语:Stratosphere),旧称同温层,位于对流层的上方和中间层的下方。其下界在中纬度地区位于距离地表10km处,在极地则在8km左右,其上界则约在离地50km的高度。平流层的温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