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朱鹮
✍ dations ◷ 2025-11-08 12:29:27 #朱鹮
朱鹮(学名:Nipponia nippon),又名朱鹭、鹮、日本凤头鹮、红鹤、朱脸鹮鹭。根据2014年统计,朱鹮数量现在2000多只,其中野生朱鹮1000只左右。与大部分鹭科鸟类相似,朱鹮的栖息地和取食地是分开的,它们喜欢栖息在高大的乔木顶端,在水田、沼泽、山区溪流附近觅食。朱鹮曾经是分布非常广泛的一个鸟种,历史上中国大陆东北和台湾地区(1945年以前)、日本、朝鲜和俄罗斯的西伯利亚都有朱鹮分布的记录。它在中国的分布范围较广泛,也曾经是东亚地区非常常见的一个鸟种。在江户时代的日本,由于朱鹮数量过多危害农业,曾有农民向幕府申请要求驱赶捕猎朱鹮。但从1960年代开始,本物种的数量陡降,到1970年代,中国、日本和苏联的科学家花费大量精力寻找朱鹮但一无所获,一度以为朱鹮已经灭绝。日本最后5只野生朱鹮于1981年被全部捕获,进行人工饲养以复育但失败;2003年10月10日朱鹮“金(日语:キン (トキ))”过世后,日本原生的野生朱鹮已告绝灭。日本现有的朱鹮是1990年代从中国引进的,为中日两国合作人工繁殖的育种。中国自从1964年后没有朱鹮的报道。直到1981年,中国科学家刘荫增带领团队经过三年五万多公里的科学考察,终于在陕西南部的汉中洋县发现了仅存的7只朱鹮,并在那里建立的专门的保护区,目前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有野生朱鹮分布的国家。经过30多年的艰辛历程,2018年的野生种群数量已经超过1700只,并建立了一定规模的人工饲养和再引入种群。朱鹮终于摆脱了“野外灭绝”的危险。朱鹮为雄雌同形同色的鸟类,成鸟全身羽色以白色为基调,但上下体的羽干以及飞羽略沾淡淡的粉红色,尤以初级飞羽的粉红色较浓,头颈部的羽毛特化伸长形成下垂的冠羽,整个面部,包括额部、眼周、眼睑和下嘴基部裸露无羽毛,且呈鲜艳的红色,喙的尖端和下喙的基部红色其他部分黑色,虹膜金黄色,脚亦为鲜亮的红色。朱鹮的灰色羽毛是繁殖羽,繁殖季节的成鸟在整个头部和颈部乃至肩部会分泌出黑色的粉末状物质,通过朱鹮的“水浴”,将头部,颈部和背部部沾染成灰黑色。但必须指出这种颜色的变化是由分泌物造成的,而非羽毛本身颜色的变化。幼鸟为成鸟的灰色版本,在成鸟应为白色的羽毛在幼鸟均为灰色。头部的冠羽较短。朱鹮的叫声非常嘈杂刺耳。朱鹮平均寿命为20-30岁。最长寿的朱鹮为日本在1968年3月捕获的名叫“阿金”,人工饲养条件下于2003年10月10日因为头部撞击笼子而死亡,殁年36岁。身长75公分,翼展可达130公分。朱鹮是一种触觉性取食的鸟类。朱鹮喙部尖端有很多触觉细胞,常用其长而弯的喙部从水下的泥里探寻虾蟹、蛙类、小鱼、田螺甲虫等水生动物为主食,有时还会吸入泥土来萃取有机物质。其他食物还有泥鳅、鲫鱼、黄鳝,蛙类,河蟹,泽虾,田螺、蝌蚪,蟋蟀,蝗虫,蝉,蛇类,蝾螈,水生昆虫;偶尔也会吃一些稻穗,豆类,荞麦,草籽等。朱鹮每年4月开始筑巢,巢构建在杨树等高大乔木的树梢,离地面有5-10米的高程,巢系由树枝枯藤等材料交缠而成,每巢产卵2-4枚,卵淡青色,具褐色斑点,孵化期约一个月。目前朱鹮受到生存环境恶化、天敌威胁和自身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而濒危。由于适合朱鹮筑巢的高大乔木遭砍伐,以及适合朱鹮觅食的水田大面积改造为旱田,本物种的生存空间正在不断收缩,另外越来越广泛使用的农药也威胁了他们的安全;朱鹮种群高度密集,至今只有一个野外种群,一旦爆发疫情很容易造成种群灭绝,另外自身繁殖能力低下与抵御天敌的能力较弱也是造成本物种濒危的重要原因。2014年5月28日,在中国大陆陕西省汉中市洋县被拍摄到王锦蛇攻击保护鸟类朱鹮的照片。1986年在中国林业部的支持下,陕西省政府在洋县成立“陕西朱鹮保护观察站”专门负责朱鹮的保护与研究。从1993年至2003年,在陕西、北京等地共建立了十三个朱鹮保护地,总面积达四千二百三十公顷,此外为了扩大种群,北京动物园还积极开展朱鹮人工繁殖的研究,是世界上最早成功繁殖朱鹮的科研机构。主持这项工作的是北京动物园高级工程师李福来。2008年朱鹮在浙江省德清县开始进行野外放养训练和养殖,浙江大学提供技术支持。中、日两国从1985年起共同保护朱鹮,并签订了《中日共同保护朱鹮计划》,各自为立法及教育推广保护朱鹮而努力。
相关
- 蘑菇蕈类(注音:ㄒㄩㄣˋㄌㄟˋ;拼音:xùn lèi),通称蘑菇、菇类,是大型、高等的真菌,子实体通常肉眼可见。菌丝具横隔壁,将菌丝分隔成多细胞。不过,蘑菇一词通常是对蘑菇属(Agaricus)部分食
- 盘嵴亚界古虫界(学名:Excavata)是单细胞生物的一个主要超级群组,属于真核生物域,由汤玛斯·卡弗利尔-史密斯于2002年引入的一个新的支序亲缘学分类。古虫界包含了许多自由生存或共生的原
- 苏呼米坐标:43°00′05″N 41°01′24″E / 43.0015252°N 41.0234153°E / 43.0015252; 41.0234153苏呼米(阿布哈兹语:Аҟəа,格鲁吉亚语:სოხუმი,明格列尔语:სოხუმი,俄语:С
- 古典时代晚期古典时代晚期又称作古代晚期、晚古时期或近古代(英语:Late Antiquity),是历史学上的术语,意指古典古代到中世纪之间的期间,地区包含了欧洲的大部分和环地中海地区,历史学者彼得·布
- 遗传性出血性血管扩张症遗传性出血性血管扩张症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各种黏膜、内脏血管病变,由此导致各种出血。大部分患者会出现鼻、脑、肺及胃、肠出血。此遗传病10万分之1,主要发生于白人。遗传
- 全球变暖潜能值全球暖化潜势(Global warming potential,简称GWP),亦作全球升温潜能值,是衡量温室气体对全球暖化影响的一种手段。是将特定气体和相同质量二氧化碳比较之下,造成全球暖化的相对能
- Smsub2/subSsub3/sub三硫化二钐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m2S3。三硫化二钐可以和强酸反应,放出硫化氢,如:
- 利奥·卡达诺夫利奥·菲利普·卡达诺夫(英语:Leo Philip Kadanoff,1937年1月14日-2015年10月26日),美国物理学家。他是芝加哥大学的物理学教授(2004年荣誉退休) 和美国物理学会(APS)的前主席。 他对
- 欧洲杯足球赛欧洲杯足球赛通常有以下两种含义:
- 蔓足下纲(Cirripedia)详见内文藤壶是颚足纲鞘甲亚纲蔓足下纲(Cirripedia,原蔓足纲、蔓足亚纲)生物的通称。所有的藤壶都生活在海洋中,其中绝大部分又生活在潮间带等浅海海域。其幼体(有两个阶段)为自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