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三价铁离子
✍ dations ◷ 2024-12-22 22:31:00 #三价铁离子
三价铁离子(Fe3+)是一种常见的铁的离子,主要存在于铁盐及其溶液中,如氯化铁。Fe3+具有较强的氧化性(EΘ=+0.77V)。虽然常见的含三价铁离子的氯化铁溶液呈棕黄色,但这并不是Fe3+自身的颜色,而是其与Cl-配位形成的配合物的颜色;3+实际上是淡紫色的。Fe3+是铁失去4s轨道的两个电子和3d轨道一个电子形成的,由于失去次外层一个电子后,其最外的3d轨道形成了“半充满”的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Fe3+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与活泼金属(Fe、Cu等),卤素离子(I-)等还原剂反应形成二价铁离子(Fe2+)。含Fe3+的溶液一般被认为有较强氧化性,但其氧化性受配位离子的影响显著,如在氰根离子CN-配位后Fe3+氧化性会减弱。三价铁离子极易水解,或与氢氧根(OH-)反应形成氢氧化铁沉淀。这是因为其电荷高而且离子半径小,与之配位的水分子受吸电子诱导效应,酸性增强,易于解离出质子,并进一步脱水缩聚形成Fe-O-Fe的氢氧化物—氧化物水合物胶体。所以,在pH>4的环境下,Fe3+就容易形成沉淀。氢氧化铁
K
sp
=
4
×
10
−
38
{displaystyle K_{text{sp}}=4times 10^{-38}}
。由于双水解Fe3+与CO32-等离子不共存。在其水解过程中,Fe3+可形成带正电的氢氧化铁(Fe(OH)3)胶体,从而吸附水中带负电荷的微粒聚沉,达到净水目的。Fe3+可催化多种反应,如过氧化氢的分解。一般认为这是因为Fe3+/Fe2+的电势位于H2O2/H2O和O2/H2O2,从而使得原本一步高能垒的双分子反应变为两步低能垒的分子—离子反应,即Fe3+先氧化过氧化氢生成氧气和Fe2+,后者再被过氧化氢氧化至Fe3+。三价铁离子可与硫氰酸根(SCN-)离子形成配位离子,使溶液呈血红色。该反应可用来鉴定溶液中存在Fe3+,也常被用于电影特技与魔术(制作假血)。三价铁离子还能与一氧化碳、氰根离子形成稳定的六配位离子,这使得它被用来处理含有氰根离子的有毒废水(辅助以二价铁离子沉淀出普鲁士蓝,从而将CN-以沉淀形式富集)。Fe或Fe2+与强氧化剂,如硝酸、浓硫酸、氯气等反应,可形成Fe3+。Fe3+可以与许多物质反应形成络合离子,检验时常使用这些性质:实验室一般使用稀盐酸清洗附着在试管等仪器上的铁盐。装有Fe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橡胶塞,因为Fe3+会将与其中的二硫键反应,被还原。
相关
- CATC代码C(心血管系统)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
- 喉癌喉癌为消化系统癌症的一种。大多数的喉癌都是鳞状细胞癌,可见喉癌主要是于喉上皮的鳞状上皮细胞上形成。 喉癌可以在喉的任何一个位置形成,而喉癌的康复率很受癌细胞位置的影
- 医疗器材医疗器械(Medical Device),在台湾称为医疗器材(Medical Device),又作医疗设备或医疗仪器(Medical Equipment),用于医疗工作的诊断(diagnosis)、监护(Monitoring)和治疗(treatment)。医疗器
- 解构主义在欧陆哲学与文学批评中,解构主义(法语:déconstruction;英语:deconstruction)是由法国后结构主义哲学家德里达(Jacque Derrida)所创立的批评学派。德里达提出了一种他称之为解构阅
- 海德堡人海德堡人(学名:Homo heidelbergensis)是人属当中,一种已灭绝的物种,石器技术与属于直立人的阿舍利(Acheulean)石器相近。可能是欧洲尼安德特人的直接祖先。而海德堡人的祖先,则可能
- 汉音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内细胞团内细胞团(英语:Inner cell mass,缩写:ICM、内细胞群)是大多数真兽类哺乳动物在胚胎发生中的一个早期阶段,又称胚细胞(embryoblast)。是一团位于初期胚胎中的一个细胞团块,也是最后将
- 唐本草《新修本草》,因成书时主持修撰的是英国公李
- 齿鳞草齿鳞草属(学名:Lathraea)是列当科下的一个属。全都寄生于其他植物根部,无叶绿素,故只有在开花时才看得到。该属共有5种,分布于欧洲和亚洲温带地区。其余两种:
- 中心法则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法则(英语:The central dogma of molecular biology,又译分子生物学的中心教条),首先由佛朗西斯·克里克于1958年提出,并于1970年在《自然》上的一篇文章中重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