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神学院(英语:Myanmar Institute of Theology,简称MIT),基督教浸信会自1927年在英属缅甸仰光兴办的神学院,是缅甸最悠久、最大、最顶尖的神学院。除了神学教育以外,亦为缅甸少有开办美式博雅教育的学校。2003年下设耶德逊研究中心(Judson Research Center)。
起初称浸信会神性学校(Baptist Divinity School),建校不久即加盟美国芝加哥的北浸信会神学院(Northern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旗下,至二战日本攻陷英属缅甸为止。首任校长是美国传教士W. E. Wiatt,1927-1939年在任。1955-1960年加盟美国堪萨斯州堪萨斯州城的中央浸信会神学院(Central Baptist Theological Seminary of Kansas City, Kansas)。1960年起加盟为总部设于菲律宾马尼拉的东南亚神学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ological Education in South East Asia,ATESEA)的认证会员。自1966年美国浸信会传教士全面撤出缅甸,该校的人事编制就由国人顶替。直至1990年代,其教科书、课程规划、教学方法学全盘依据先前结盟的两家美国神学院。
1976年校名改名为缅甸神学院(Burma Institute of Theology),1989年缅甸军政府全面取缔“缅甸”的英语旧译名Burma,强制转写为“Myanmar”,故校名又改为Myanmar Institute of Theology。
缅甸神学院起初只设神学学士课程(B.Th.)。至1962年新设宗教教育学学士课程(Bachelor of Religious Education)。1996年校董会决定新设神学硕士课程(M.Th.)但停办神学学士(B.Th.),B.Th.在该年最后一年招生。1999年3月的毕业礼见证了B.Th.末届毕业生和M.Th.首届毕业生。2004年缅甸神学院联合菲律宾马尼拉的和合神学院(Union Theological Seminary)新设宣教博士学位(Doctor of Ministry, D.Min)。两校合作关系至2008年结束,D.Min博士学位改为与美国堪萨斯州堪萨斯州城的中央浸信会神学院合办,自2010-11年学年开始。
2014年缅甸神学院筹备多时的哲学博士(Ph.D.)课程终告开办,以纪念200年前美国浸信会传教士艾多奈拉姆·耶德逊与妻子安·耶德逊首次踏足缅甸国土。
缅甸浸信会大会(Myanmar Baptist Convention)属下有43家圣经研究学校(Bible schools),其中22家同时是缅甸神学教育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ological Education in Myanmar,ATEM)会员。缅甸神学教育协会有34个成员学校,当中只有MIT的神学硕士学位(M.Th)获得审批更严谨的东南亚神学教育协会认证。
2000年起开设四年制“宗教研究”本科学士学位(B.A. Religious Studies,通称BARS),至2010年改组成博雅课程(Libeal Arts Program,通称LAP),博雅课程本科可主修商业学、计算机科学、英语、音乐、宗教或社会研究,研究生可攻读社区发展研究硕士、跨信仰对话硕士、和平研究硕士。
学校开设的神学课程包括:
英国主流大报《卫报》在2014年8月19日刊登了英国伯恩茅斯大学社工、社学学与社会政策中心的Sara Ashencaen Crabtree教授和Jonathan Parker教授到马来西亚两家大学和缅甸神学院讲授社会工作的经历。在缅甸占人口68%的缅族普遍信奉佛教、基督教只属于克伦族等少数民族的信仰的情况下,一般而言,缅甸神学院以承办仰光的公益活动这种方式争取缅甸媒体和大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