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大陆旋回

✍ dations ◷ 2025-07-16 04:54:01 #超大陆旋回
超大陆旋回(Supercontinent cycle)描述的是地球的大陆地壳准周期性的聚合和分离。对于地球的大陆地壳的总量是增加、减少还是维持不变,有种种不同的观点,但是有一点是各家都认同的,即大陆地壳在持续不断地发生改组。大陆碰撞造成了数量更少但面积更大的大陆,而大陆分裂造成了数量更多但面积较小的大陆。距今最近的超大陆——泛大陆——形成于3亿年前。在它之前的超大陆—潘诺西亚大陆,或叫大冈瓦纳——形成于6亿年前,其分裂后形成的碎块最终碰撞形成了泛大陆。但在潘诺西亚之前,两次超大陆的时间间隔变得十分没有规律。例如,在冈瓦纳之前的超大陆罗迪尼亚大陆存在于约11亿年至7.5亿年前,距冈瓦纳的形成仅有1.5亿年。再往前的超大陆哥伦比亚大陆存在于约18亿年至15亿年前。再往前的超大陆叫凯诺兰大陆,存在于约27亿至21亿年前。超大陆乌尔大陆存在于约30亿年前,而超大陆瓦巴拉大陆则存在于约38亿至36亿年前。总体来看,一次完整的超大陆旋回将历时3亿至5亿年。超大陆旋回假说在某些方面是威尔逊旋回的改进。威尔逊旋回是以板块构造论的先驱约翰·图佐·威尔逊的名字命名的、描述洋盆周期性的扩张和闭合的假说。因为最老的洋底只有1.7亿年的历史,而大陆地壳上最老的部分已有40亿年或更多的历史,所以有必要对那些记录在大陆上的久远得多的行星的律动做出强调。就像浴缸中的水位会随入浴者的身材大小不同而不同一样,海平面是由洋底的深度控制的(在此忽略了由冰川冰和温室效应引发的复杂因素)。洋底深度和海平面也因而有如下的关系:又有V(海水)=A·d,其中V(海水) 是充填在洋盆中的水体体积,等于,其中 A {displaystyle A} 是洋盆的面积, d {displaystyle d} 是洋盆的平均深度。 d {displaystyle d} 由洋底的平均年龄决定。A {displaystyle A} 在大陆分裂或大陆碰撞时会发生改变,前一情况下大陆被拉伸,使 A {displaystyle A} 减少并使海平面上升,后一情况下大陆被压缩,使 A {displaystyle A} 增加,海平面下降)。海平面上升之后,海水会淹没大陆,而海平面下降则使大陆架暴露出水。因为大陆架的坡度很缓,海平面很小的上升就可以导致大陆有相当大比例的部分被淹没。如果全球大洋平均来说比较年轻,那么洋底会相对较浅,因此海平面会较高。如果全球大洋平均较老,那么洋底会相对较深,因此海平面会较低,而使大陆的更多部分露出海面。因此,在超大陆旋回和洋底的平均年龄之间,有一个相对简单的联系:超大陆旋回的气候效应则进一步加大了这种差距:随着超大陆旋回的进行,构造期也发生更替。在超大陆的解体期间,张裂环境的面积最大。之后,一部分张裂环境转为被动边缘环境,与此同时,洋底继续扩张,大洋增生。接着,碰撞环境开始不断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占据主导地位。最先的碰撞发生于大陆和岛弧之间,但最终会导致大陆-大陆碰撞。在古生代超大陆旋回中已经观察到了这一过程,在中生代-新生代超大陆旋回中,这一过程还在进行,正在人们的观察之中。全球气候有两种类型:冰室(Icehouse)和温室(Greenhouse)。冰室以频繁的大陆冰期和严酷的沙漠环境为特征。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向温室演化的冰室阶段。温室则以温暖的气候为标志。这二者都可以对超大陆旋回有所反映。冰室气候的时期:新元古代的大部,晚古生代,晚新生代温室气候的时期:早古生代,中生代-早新生代进化的根本机制是多样性种群中的自然选择。生物多样性是隔离的结果。当大陆会聚时(一个大洋,一个大陆),隔离的程度较轻,生物的多样化程度也较轻。从晚新元古代到早古生代,当后生动物的爆炸式进化发生时,大冈瓦纳的解体造成了海洋环境的隔离。大陆和海洋的南北向排列导致了比东西向排列多得多的隔离和多样性。由此形成了被水面或陆地隔开的、与不同的气候带相融合的生物区,区与区之间还有南北向的生物联系通道。假若同样的大陆和洋盆在形成的时候是东西向排列的,那么就会导致少得多的隔离、生物多样化和较慢的进化。在新生代,由于洋盆和大陆的南北向排列,同样出现了最大程度的隔离。以科的数目衡量的生物多样性的变化周期,和超大陆旋回有很好的吻合。

相关

  • 扁桃腺炎扁桃体炎(Tonsillitis),或称扁桃腺炎,通常会快速发病。扁桃体炎属于咽炎的一种。其症状包括咽喉痛、发烧、扁桃腺肿大、吞咽困难、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英语:Lymphadenopathy)。并发症
  • ITIS整合分类学资讯系统(英语: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缩写作 ITIS)是一个专门提供生物物种分类讯息的机构。前身是设立于1996年的一个团体,属于美国联邦政府商务部
  • 李德尔氏综合征李德尔氏综合征(Liddle's syndrome、假性醛固酮增多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Dominance (genetics))疾病、特征在于早期频繁严重的高血压,以及与低血浆肾素活性、代谢性碱中毒(
  • 矿产矿产资源,是指由地质作用形成的,具有利用价值的,有固态、液态和气态的自然资源。矿产的形成作用一般有:
  • 人因工程学人体工学(又称人类工效学、人机工程学、人因工程学、人因学)是一门重要的工程技术学科,为管理科学中工业工程专业的一个分支,是研究人和机器、环境的相互作用及其合理结合,使设计
  • 教宗哲拉旭一世教宗圣哲拉旭一世(拉丁语:Sanctus Gelasius PP. I)是自492年3月1日至496年11月21日在位的教宗。The main source for the life of Gelasius, aside from Liber Pontificalis, i
  • 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君士坦丁堡的陷落是奥斯曼帝国于苏丹穆罕默德二世领导之下对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所作的一次征服,发生于1453年5月29日星期二。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十一世也在当天战死。
  • 相关条目此条目列出有关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的相关页面,以方便阅览相关条目。引用错误:页面中存在<ref group="註">标签,但没有找到相应的<references group="註" />
  • 毒物 (杂志)毒物(Toxins)是一本毒理学学术刊物,收录毒理学研究论文及所有有关对动物、植物、微生物有毒性的物质的研究。该刊已得到SCI收录,2016年影响因子为3.03,在中科院SCI分区中为毒理学
  • 美国劳工联合会-产业工会联合会美国劳工联合会和产业工会联合会(英语:American Federation of Labor and Congress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s),简称劳联-产联(AFL-CIO),是美国最大的工会组织,现有56个国内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