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线

✍ dations ◷ 2025-05-15 13:24:08 #卡门线
卡门线(Kármán line)是公认的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位于海拔100 km(330,000英尺)处。它是负责国际的航空航天标准制定、记录保存的机构国际航空联合会所承认的大气层和太空的界线。为表彰匈牙利裔美国工程师和物理学家西奥多·冯·卡门(匈牙利语:Kármán Tódor)对航空飞行的高度极限之探究,此线被命名为卡门线。他首次计算出,在此高度附近,由于空气过于稀薄,航空飞行是不可能的。(据他的计算,由于空气太过稀薄,飞行器难以在此高度产生足够支持航空飞行的升力。换言之,飞行器的速度必须比轨道速度快很多,才能够获得足够的升力来支撑自身重量。 )除了它附近的空气过于稀薄之外,它还处在与湍流层顶相近的海拔高度上,这也导致了在此线附近及以上不可能航空飞行。(在湍流层顶以上,空气与燃料难以充分的混合,普通的航空器所依靠的热机将无法正常运作。)卡门线的位置也可以被叙述为热层底端附近。据测量,中间层温度最低的地方,即中间层层顶(中间层与热层的分界线),大致分布在海拔85-100公里处,故卡门线可以被视为在热层的底端附近。卡门在自传的最后一章,叙述了外层空间的界定的问题:众所周知,海拔越高,大气层越稀薄,且大气层并不会在某个海拔突然消失。大气的分层问题众说纷纭,大气层与外层空间的边界的定义也有许多种。(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热层和散逸层当作大气层的一部分而非外层空间的一部分,大气层就可以延伸到海拔高度约10,000 km(33,000,000英尺)的天空。)但总的来说,对大气的分层基本上是基于大气自身的物理性质来的。卡门线背后的分层的依据则不同于上述的给大气分层的方式。它是一条相对突兀的,基于航空航天领域的一些因素而定义的分界线。航空器之所以能够停留空中,是因为其与周围的空气有一定的相对速度(真实空速),从而能够在机翼上产生能让飞机克服重力以飞行的升力。空气越稀薄,就需要越大的空速来产生足够的升力。机翼所能够产生的升力的可由下面的公式计算:其中如公式所示,升力(L)的大小正比于空气密度(ρ)。当海拔升高时,若其他所有因素都保持不变,则真实空速(v)必须增加,以弥补空气密度(ρ)降低的影响。航天飞行(轨道上的航天器停留在空中)的原理则与航空飞行不同。航天器之所以能够停留在轨道上,是凭借其做类圆周运动所产生的离心力与重力相互平衡。当其速度减慢时,由于重力作用,其运行高度将会有下降的趋势,反之亦然。使航天器在某个轨道上能够稳定运行的速度被称为轨道速度,且其因轨道高度的不同而不同。例如,对于国际空间站,或其他运行在低地球轨道的航天器,它们的轨道速度大约是每小时27000公里(每小时17000英里)。随飞机的飞行高度上升,空气越来越稀薄,空气能够提供的升力与越来越少,为保证飞机能够飞行在空中,所需要的速度也越来越大了。按此趋势,保证飞机能够飞行在空中所需要的速度将在某一高度达到该高度的轨道速度。卡门线则是这个支持飞机以全重气动飞行所需要最低速度等于轨道速度的高度(假定飞机翼载在典型翼载的范围内)。实际上,由于在飞机达到轨道速度时,地球的非典型球体特性增加了飞机的垂直于地心升力方向的分力,支持全重飞行所需要的速度并不一定能够维持飞机的飞行高度不变。卡门线的定义则忽略了这种效应,因为轨道速度的定义隐含了在轨道速度下,即使忽略空气密度,在任意给定高度也足以维持高度不变的特性。因此卡门线也是轨道速度提供了足够的气动升力使飞行器能够沿直线飞行而不必遵循地球表面的曲率,做类圆周运动的最高高度。当海拔高度达到100公里以上时,空气密度大约是地球表面的空气密度1/2,200,000。 因卡门线附近的大气密度如此之低,可有下式:其中尽管上式的计算结果并非恰好是100公里,卡门仍建议将海拔100公里指定为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界线(因为整十的数更好记)。而且,大气层也在时刻变化,式中的参数会因时因地而异,计算结果也并恒定不变。拿空气密度来说,在海拔1000公里处,受时间、Ap指数和太阳流量的影响,空气密度的最大和最小值会有多达五倍的差距。因此,尽管数值是100公里,卡门线并非一个绝对精确的严格定义。至于卡门线被承认为大气层的边界,则是后来一个国际委员向FAI的建议促成的。此建议一经采用,卡门线便成为了在各个相关领域都被广泛接受的界线。FAI使用卡门线来定义航空、航天活动之间边界: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没有一条能够在国际法的层面被国际社会广泛认可的上可以划分一个国家的领空与外层空间的界线。安德鲁·G·哈雷(英语:Andrew G. Haley)在他的1936年出版的书《政府与空间法》中讨论了卡门线有关的问题。在“国家主权的极限”一章中,他对主要作家的观点的做了一个概括。:82–96他还指出了这条分界线所固有的不精确性:“太空的边缘”是另一个常用来指代在传统的海拔100公里的分界线以下的区域的表述。当然,这种表述时也常常包括了一些显著低于此分界线的区域。例如,某个气球或某架飞机在描述为“达到太空的边缘”时,仅仅是指它的飞行高度高于普通的航空器的飞行高度。在美国空军中,宇航员是一个曾经在海拔50海里(80公里)以上的高度飞行过的人。这个的高度大致位于中间层与热层之间。而美国宇航局对于宇航员的界定则使用FAI的100公里定义。美国政府则没有对太空的边界的官方定义。在2005年,三个NASA的前X-15的飞行员(John B. McKay(英语:John B. McKay), William H. Dana(英语:William H. Dana) and Joseph Albert Walker(英语:Joseph Albert Walker))被追授了宇航员徽章。这是因为在当时(20世纪60年代),他们在任务中飞行的高度(90公里和108公里)并非足够让他们被承认为宇航员,而在今日,飞行高度中的后者则超越了国际认为太空的边界。有两篇近期发表的论文 (J.C. McDowell, Harvard-Smithsonian Center for Astrophysics, and T. Gangale, JSD, University of Nebraska-Lincoln) 根据卡门的原有的计算和诸如功能性、物理学的因素、文化因素、技术因素、历史因素、技术因素等因素倡议应当将外层空间的界线定在海拔80km处。另一个定义是在国际法的讨论提出的。此定义根据在轨航天器的可实现的最低近地点,而不是一个给定的高度来定义太空的边界。由于大气对飞行器的阻力,一个航天器在无动力的情况下能够以圆轨道完成对地球的完整环绕的最低高度大约是150公里,而以椭圆轨道的话,最低近地点则是130公里。另外,海拔160公里以上的天空则由于大气太过稀薄而不能够衍射足够的光则完全是黑色。

相关

  • Sabin-Feldman 染色试验弓形虫染色试验,又名萨宾-费尔德曼染色试验,是一个用于诊断弓虫症的血清学试验,实验原理是某些抗体会阻止亚甲蓝染液进入弓形虫生物的细胞质。用弓形虫滋养体和补体作为激活剂
  • 石川啄木石川啄木(1886年2月20日-1912年4月13日),日本明治时代诗人、小说家与评论家,本名为石川一,别号白萍。石川啄木出生于日本岩手县南岩手郡日户村(现盛冈市日户),出身贫苦;曾任小学教师、
  • 会计学财务会计 · 管理会计 ·会计学(Accounting)是以研究财务活动和成本资料的收集、分类、综合、分析和解释的基础上形成协助决策的信息系统,以有效地管理经济的一门应用学科,可
  • 补给地下水补给是水从地表水向地下下移的水文过程。补水是水进入含水层的主要方法。这个过程通常发生在植物根部以下的包气带中,通常表现为水位表面的流量。自然地(通过水循环)和通
  • 高岭土高岭土(英语:Kaolinite),又称观音土、白鳝泥、膨土岩、斑脱石、甘土、皂土、陶土、白泥,是一种含铝的硅酸盐矿物,呈白色软泥状,颗粒细腻,状似面粉。其化学成分相当稳定,被誉为“万能
  • 嗜睡嗜睡症(hypersomnia)是一种会睡眠过度的疾病,主要有两种类型:原发性嗜睡症和反复性嗜睡症。两者的症状相同,但发生频率不同。患有嗜睡症的人会反复发生过度日间嗜睡(英语:Excessive
  • 麻痹性贝毒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 toxin, PSP)是一种神经性毒素,因人们误食了含有此类毒素的贝类而产生麻痹性中毒的现象,所以称之为麻痹性贝毒。麻痹性贝毒在许
  • 书法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也是东亚书法的代表。所以以文字为基准的角度看,中国书法是一种很独特的视觉艺术,但是这种独特性并不妨碍不认识中文字体的人欣赏中国书法。汉字是中
  • 好奇心好奇(Curiosity)或是好奇心是对新的事物有兴趣,会想要探索、研究及学习的特质。观察人类及其他动物都可以找到这类的例子。好奇和人类各层面的发展都高度相关,有好奇才会引发学
  • 原br /生br /代盆地群代是指月球地质时代中前酒神代的九个非正式的时代区分。创建一个盆地群代分类的原因是为了要将30个前酒神代因陨石碰撞而形成的盆地分成9个相对的时代类群。每个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