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会议

✍ dations ◷ 2025-02-23 02:59:57 #大陆会议
大陆会议(英语:Continental Congress),或作大陆议会,是指北美十三州在1774年至1789年间组成的联合议会,是为美国国会的前身。大陆会议与美国革命息息相关。18世纪中叶,英国与其北美殖民地之间的经济争议不断升级。1773年波士顿倒茶事件后,英国国会向马萨诸塞州实施《强制法案》,激化北美殖民地的反抗情绪。当时马萨诸塞的辉格派认为英国的纳税政策与《强制法案》,俱侵犯殖民者的权利,故此他们号召北美各个殖民地的殖民地议会派出代表,共谋应付对策。1774年9月5日至10月26日,在马萨诸塞和弗吉尼亚的号召下,除乔治亚以外的12个北美殖民地的56位代表于宾夕法尼亚州费城召开第一届大陆会议。马萨诸塞的代表有塞缪尔·亚当斯,塞缪尔的堂弟约翰·亚当斯(后来成为美国第二任总统),代表团长约翰·汉考克等人。弗吉尼亚派出了乔治·华盛顿(后来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帕特里克·亨利、理查德·亨利·李、和代表团长佩顿·伦道夫等人。佩顿·伦道夫当选为会议主席,约翰·亚当斯在会上最活跃,是会议的灵魂人物。第一届大陆会议一共有三项重要决议:约翰·亚当斯起草的《殖民者权利宣言(英语:Declaration and Resolves of the First Continental Congress)》(阐述殖民者反抗原因、困境及应得之权利)、《大陆协定(英语:Continental Association)》(决议1774年12月起开始罢买英货)、及《致英皇请愿书(英语:Petition to the King)》(要求撤回《强制法案》并重申向英皇效忠)。此外,议会同时决议在1775年5月召开第二届会议,以跟进英国国会的反应,并且邀请英属魁北克省等其他殖民地加入会议。第二届大陆会议召开前夕,列星顿和康科德战役爆发。这场战事被殖民者视为英方对己方诉求的武力回应。第二届会议在1775年5月10日召开,与会者大致与第一届相同:魁北克省未有派员出席,而佐治亚州则在7月才正式选派议员。第二届会议在当时通过两项重要决议:《武装宣言(英语:Declaration of the Causes and Necessity of Taking Up Arms)》(阐述殖民者拿起武器反抗的权利、仍重申效忠英国)、以及向英国递交《橄榄枝请愿书》(再重申效忠英国)。此外,会议也开始统筹战争。第二届会议任命弗吉尼亚州议员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前往支援波士顿战役的马萨诸塞民兵;议会亦开始筹募士兵补给,并发行纸币。自1775年中叶起,大陆会议开始试图扮演北美十三州的共同领导机构。而在1776年7月,大陆会议发表《美国独立宣言》后,正式成为北美十三州的共同领导机构,不过会议事实上非常依赖十三个构成州之议会所提供的财政及军事支援。1776年12月及1777年9月,大陆会议两次因英军攻势而逃离费城,再加上大陆纸币不断贬值,而会议又不能付清士兵的服役及退役薪资,俱使到会议威信严重受损。此外,各州代表对于永久性邦联的设立存有相当大分歧,致使《邦联条例》虽在1776年已开始起草,并在1777年交付予各州签署,却要到1781年3月1日才获得十三称成州的全数批准。《邦联条例》通过后,第二届大陆会议宣告结束,并更名为邦联议会(英语:Congress of the Confederation)(议员仍继续使用大陆议会称号)。邦联议会仍然维持一院制架构,但其威信却不断滑落。1783年6月20日,部分美利坚民兵不满议会可能拒付欠薪而进入费城,并向财政较为宽裕的宾夕法尼亚州议会请愿。当时邦联议会感到威胁,请求宾夕法尼亚州议会派出民兵保护,却遭到州议会拒绝。结果邦联议会只能第三次离开费城。此外,邦联议会也受到《邦联条例》各种漏洞困扰。1783年9月3日,英美外交代表在巴黎签署巴黎条约,结束美国独立战争,但按照《邦联条例》,邦联议会在“有关大陆的重要决议”,都必须有最少九个州份议员出席,结果议会要到1784年1月才凑够人数,正式批准巴黎条约。同样的情况在华盛顿于12月向议会辞职时又再发生。1785年及1787年,邦联议会先后通过《1785年土地条例(英语:Land Ordinance of 1785)》及《西北条例(英语:Northwest Ordinance)》,确立美国的土地政策以及西部拓展政策,又在1786年召开安纳波利斯会议,尝试改革联邦政府。受到1787年谢司叛乱刺激,邦联议会终于在同年于费城召开美国制宪会议,修改《邦联条例》并制订《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随着《美利坚合众国宪法》通过,邦联议会在1789年3月4日终告解散,由两院制的美国国会取代。

相关

  • 溶细胞素溶细胞素(Cytolysin),亦作溶胞素,是一类由微生物、植物或动物分泌的对特定细胞有毒性的物质。这类物质通常是通过让靶细胞因裂解而溶解而起效的。通常,溶细胞素会因对某一类细胞
  • 纤维母细胞纤维母细胞(fibroblast)是一种合成胞外基质和胶原蛋白的细胞,为生物结缔组织的基本构造,提供框架结构(基质)。并在动物伤口愈合上扮演重要角色。在胚胎发育中,成纤维细胞和其他的结
  • 生物活性化合物植物化学(英语:Phytochemistry)严格地来说是对植物化学成分的研究。这些化合物取自植物。在更狭义的层面上,这个术语常被用于描述存在于植物中的大量的多种次级代谢化合物(次级
  • 咖啡因咖啡因(英语:caffeine)是一种黄嘌呤生物碱化合物。它主要存在于咖啡树、茶树、巴拉圭冬青(玛黛茶)及瓜拿纳的果实及叶片里,而可可树、可乐果及代茶冬青树也存在少量的咖啡因。存在
  • 蓝婴症青紫婴儿(blue baby),或称为发绀婴儿、蓝婴,是指婴儿因先天性心脏缺损或后天性缺氧,血含氧量较正常人低,造成发绀现象。因患儿身体呈蓝紫色而得名。青紫型先天性心脏病包括:Templat
  • 孟鲁司特孟鲁斯特(Montelukast),化学式C35H36ClNO3S,商业使用时主要使用其钠盐,主要用于哮喘的治疗。1998年投入商业使用。药品名称中的“Mont”来自地名蒙特利尔,是默克药厂开发此药的地
  • 费雯·丽奥利维尔爵士夫人费雯·丽(英语:Vivien Leigh, Lady Olivier,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8日),英国国宝级电影演员,两届奥斯卡影后。费雯·丽不但是一位出色的电影演员,也是一名优秀的
  • 演替演替(英语:succession)是指在群落发展变化过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一个阶段接着一个阶段,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自然演变现象。裸地的存在是群落形成的最初条件和场所
  • 肾性骨病肾性骨病(Renal osteodystrophy)或慢性肾病矿物质与骨骼疾病(CKD-MBD)属于骨病理学,其特征为"骨矿化不足"(bone mineralization deficiency),这是伴随着慢性肾病的电解质及内
  • 人类免疫缺乏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语: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簡稱HIV,又称艾滋病毒)是一种感染人类免疫系统细胞的慢病毒,属逆转录病毒的一种。普遍认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感染导致艾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