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 dations ◷ 2025-04-24 23:15:54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
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或钒液流电池(Vanadium Redox Battery,缩写:VRB),是一种可充电的液流电池,它采用不同氧化态的钒离子来储存化学势能。 钒氧化还原电池利用钒以四种不同氧化态存在于溶液中的能力,并且使用该性质制造的电池仅具有一个电活性元素而不是两个。由于多种原因,包括其体积相对较大,大多数钒电池目前用于电网储能(英语:Grid energy storage),例如连接到发电厂或电网。对钒液流电池的可能性被进行了各种探索,有1930年代的Pissoort,有1970年代的NASA研究人员,1970年代Pellegri和Spaziante,但他们都未能成功示范该技术。 在1980年代,新南威尔士大学的Maria Skyllas-Kazacos首次成功地演示了全钒液流电池在每一半中使用硫酸溶液中的钒。 她的设计中使用硫酸电解液,并于1986年被在澳大利亚的新南威尔士大学申请了专利。全钒氧化还原液流电池的主要优点是,它可以简单地只需通过使用较大的储罐,它就可以提供几乎无限的电池容量,也可在完全放电的情况下长时间保存而没有不良影响,如果没有可用的电源给它充电只要更换电解质就可以再充电,并且如果电解质不慎混合电池不遭受永久性的损害。两种电解液之间的单一电荷状态避免了由于非液流电池中的单个电池而引起的容量降低,电解液为含水且本质安全且不易燃的,而使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开发的混合酸溶液的第3代配方可在更宽的温度范围内运行,可以实现被动冷却。钒氧化还原技术的主要缺点是相对较差的能量-体积比率,虽然最近的研究已经在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增加了一倍的能量密度,并且与标准的蓄电池相比较有更多的系统复杂性,(虽然第3代配方增加了系统的一倍的能量密度),含水电解质使电池沉重,因此仅用于固定式应用。钒氧化还原电池由电池组组成,其中两种电解质通过质子交换膜分离。 两种电解质均为钒基,正半电池中的电解质含有VO2+和VO2+离子,负电池中的电解质V3+和V2+离子。 电解质可以通过几种方法中的任何一种来制备,包括将五氧化二钒(V2O5)电解溶解在硫酸(H2SO4)中。 该溶液在使用中保持强酸性。在钒液流电池中,两个半电池还被附加地连接到储罐和泵,使得非常大量的电解液可以通过电池循环。 这种液体电解液的循环有些麻烦,并且限制了钒液流电池在移动应用中的使用,有效地将它们限制在大型的固定装置中。第二代钒氧化还原电池(钒/溴)可使能量密度增加约两倍,并增加电池的工作温度范围。当前生产的钒氧化还原电池实现约20 Wh / kg(72kJ / kg)电解质的比能。新南威尔士大学最近的研究表明,使用沉淀抑制剂可以将密度提高到约35 Wh / kg(126 kJ / kg),通过控制电解液温度可以实现更高的密度。 与其他蓄电池类型相比较,这个比能是相当低的(例如,铅酸的有30-40 Wh / kg(108-144kJ / kg);和锂离子的有80-200 Wh / kg(288-720kJ / kg) 公斤))。钒氧化还原电池的极大容量使其非常适合用于大型电力存储应用,例如帮助平均风能或太阳能等高度可变发电源的生产,帮助发电机应对大量需求涌现或平衡在传输受限区域供应/需求不足,或者发电梯度差异大的发电所使用。一个200 MW,800 MWh(4小时)的全钒氧化还原电池正在中国建设中; 预计到2018年完成。

相关

  • 厌氧生物厌氧生物,或称厌气生物,是指一种不需要氧气生长的生物。它们大致上可以分为三种,即专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生物及耐氧厌氧生物 。人体内的厌氧生物多存在于消化系统中,有些种类
  • 卡尔·乌斯卡尔·理查德·乌斯(英语:Carl Richard Woese,1928年7月15日-2012年12月30日),生于纽约州锡拉丘兹,美国微生物学家和生物物理学家。乌斯因在1977年由对16S 核糖体RNA系统发生分类学
  • 病史病史,为自然人个人或家族以往所患疾病的历史。在医学上,可从病史可以推测及研究出某些疾病之间的因果关系或交叉影响。例如儿童病历史、家庭遗传、生活习惯、饮食偏好、性行为
  • 人体人体是一个人的整个结构。 它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一起产生组织和随后的器官系统。 它们确保体内稳态和人体的生存能力。它包括头部,颈部,躯干(包括胸部和腹部),胳膊和手,腿和
  • 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Toxic diffuse goiter),又称格里夫氏症(Graves' disease),为一种主要侵犯甲状腺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为导致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最常见的原因,且会导致甲状腺肿
  • 黏液囊炎黏液囊炎(Bursitis),或称滑液囊炎、滑囊炎,是黏液囊的炎症。人体有超过150个黏液囊,常位于肌肉、肌腱、骨骼之间。黏液囊炎典型的症状是红、肿、压痛,常见原因为外伤、过度使用、
  • 钩虫钩虫症(ancylostomiasis)是一种由钩虫属寄生虫引起的病变。钩虫病又称为矿工贫血病,隧道病,砖瓦贫血症和埃及黄化病种等。视乎致病物种,不同物种所引起的病征及病况或有不同。 但
  • 兹卡热兹卡热(英语:Zika fever),又称作兹卡病毒感染症、寨卡热,是一种由兹卡病毒所引发的疾病 。大部分被感染的个案并无明显症状,但若有症状出现,则与登革热的症状相似 。兹卡热的病人可
  • 开放经济开放式经济,在经济学意指在经济体中除自我内部的交易外,尚可与其他的经济体进行交易的经济体,与之相对的则是封闭式经济,两者皆属于是经济学中定义经济体行为的概念。开放式经济
  • TNFSF113URF·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binding· extracellular space · cytoplasm· monocyte chemotaxis · immune response · activation of JUN kinase activ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