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器

✍ dations ◷ 2025-09-08 06:08:28 #电机工程,电子工程,自动控制,电子元件

接触器(Contactor),指利用线圈流过电流产生磁场,使触头闭合,以达到控制负载的电器。因为可快速切断交流与直流主回路和可频繁地接通与大电流控制(某些型别可达800安培)电路的装置,所以经常运用于电动机做为控制对象,也可用作控制工厂设备、电热器、工作母机和各样电力机组等电力负载,并作为远距离控制装置。

交流接触器利用主接点来开闭电路,用辅助接点来导通控制回路。主接点一般只有常开接点,而辅助接点常有两对具有常开和常闭功能的接点,小型的接触器也经常作为中间继电器配合主电路使用。交流接触器的接点,由银钨合金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耐高温烧蚀性。

交流接触器的动作动力来源于交流电磁铁,电磁铁由两个“山”字形的幼硅钢片叠成,其中一个固定,在上面套上线圈,工作电压有多种供选择。为了使磁力稳定,铁芯的吸合面,加上短路环。交流接触器在失电后,依靠弹簧复位。另一半是活动铁芯,构造和固定铁芯一样,用以带动主接点和辅助接点的开关。

20安培以上的接触器加有灭弧罩,利用断开电路时产生的电磁力,快速拉断电弧,以保护接点。接触器具有可高频率的做电源开启与切断控制,最高操作频率甚至可达每小时1200次也没问题。而接触器的使用寿命很高,机械寿命通常为数百万次至一千万次,电流寿命一般则为数十万次至数百万次。

电磁接触器(Magnetic Contactor)主要由接点系统、电磁操动系统、支架、辅助接点和外壳(或底架)组成。因为交流电磁接触器的线圈一般采用交流电源供电,在接触器激磁之后,通常会有一声高分贝的"咯"的噪音,这也成为电磁接触器的特色。

虽然80年代后,各国有发展交流接触器电磁铁的无声和节电,基本的可行方案之一是将交流电源用变压器降压后,再经内部整流器转变成直流电源后供电,但此复杂控制方式并不多见。

真空接触器为接点系统采用真空消磁室的接触器。

半导体接触器使用改变电路回路的导通状态和断路状态而完成电流操作的接触器。

根据控制线圈的电压不同,可分为(出处《实用电气工程师手册》)

按操作机构分为

按动作方式分为

根据接触器触点特性分为:(《实用电气工程师手册》,不含新类别“无弧接触器”)

接触器原理与电压继电器相同,只是接触器控制的负载功率较大,故体积也较大。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作电力的开断和控制电路。

交流接触器制作为一个整体,外形和性能也在不断提高,但是功能始终不变。无论技术的发展到什么程度,普通的交流接触器还是有其重要的地位。

相关

  • QICD-10 第十七章: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为ICD规定的各类先天畸形、变形和染色体异常。Q00-Q07 神经系统先天性畸形Q10-Q18 眼、耳、面和颈部先天性畸形Q20-Q28 循环系统
  • 寡突胶质细胞寡突胶质细胞(Oligodendrocyte)是一种神经胶质细胞,最早由西班牙医学家皮奥·戴尔·里奥·霍尔特加(英语:Pío del Río Hortega)于1921年报导。寡突胶质细胞的主要功能是在中枢神
  • 土壤力学土壤力学是应用土壤物理学(英语:Soil physics)和工程力学方法来研究土的力学性质的一门学科。土壤力学的研究对象是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土和土体,包括人工土体和自然土体,以及与
  • 并四苯并四苯(Tetracene)是一种多环芳香烃,化学式 C18H12。 外观为浅橙色粉末。并四苯与萘、蒽、并五苯一样属于并苯类芳烃。并四苯可从煤焦油经分馏提纯得到。由邻苯二甲酸酐与相应
  • 十一抽杀律十一抽杀律(英语:Decimation;拉丁语:Decimatio,decem的意思是“十”)是罗马军队中,对叛乱或者大规模临阵脱逃的部队施以集体惩罚的一种手段。采用十一抽杀律的目的是为了消除部队中
  • 七氧化二铼七氧化二铼是铼(VII)的氧化物,化学式为Re2O7。X射线单晶衍射证实,七氧化二铼晶体中,一个铼原子以扭曲的八面体与氧原子配位,一个铼原子以四面体与氧原子配位。八面体与四面体结
  • Begin (东方神起歌曲)《Begin》是韩国男子团体东方神起在日本发行的第6张单曲。于2006年6月21日由rhythm zone公司发行。单曲分为“CD+DVD 初回限定盘”“CD ONLY 通常盘”两种版本发行。附属DVD
  • 包东包东(1962年4月-),男,汉族,浙江绍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河北省归国华侨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副主席。
  • 卡尔马立人卡尔马立人(自称калмажи或kalmazhi、俄语:Камасинцы或Камашинцы )是一个位于萨彦岭地区的萨莫耶德人部落,为数接近500人。在17世纪时主要沿坎河和马纳
  • 烟枪烟枪是一种用来吸食鸦片的用具,因其外形类似枪支形状而得名。将鸦片放入竹管中加热吸食的方法据信源自苏门答腊,明朝末年传入中国,至18世纪末,在中国出现了鸦片烟枪和鸦片烟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