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眼症

✍ dations ◷ 2025-07-19 08:01:06 #干眼症
干眼症(英语:Dry eye syndrome, DES),又名干性角结膜炎(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 KCS),是一种眼睛干涩的状态。其他的症状包括眼睛过敏、发红、多眼屎或是容易疲劳,也可能出现视线模糊的情况。症状可以从轻度且偶然出现,到重度且持续发生。在一些未经治疗的案例中,可能在角膜留下伤疤。干眼症可能肇因于眼睛无法分泌足够的泪液,或是泪液太快蒸发。可能引发这个症状的原因有睑板腺功能障碍、过敏、怀孕、干燥综合症、维生素A缺乏症(英语:vitamin A deficiency),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以及部分的药物如抗组织胺药、一些抗高血压药、荷尔蒙替代疗法(英语:hormone replacement therapy)和抗抑郁药。香烟烟雾或是过敏引起的慢性结膜炎,也可能导致发病。干眼症有很多检验方式,不过大部分还是根据症状来诊断。治疗干眼症的方式取决于病因。最常用的第一线治疗方式是使用人工泪液。配戴贴近脸部且包覆周围的眼镜,可以减少泪液的蒸发。停用或更换某些药品也可能有助于改善病情。某些案例中,可以使用环孢素或类固醇眼药水治疗。另有一种观点是,可以利用泪管塞,来防止泪水从眼球表面蒸发。偶发性的干眼症会让患者无法配戴隐形眼镜。干眼症是种常见眼疾(英语:Eye disease)。随着族群不同,盛行率可能从5-34%不等.。在高龄人口中,盛行率可达70%。在中国,约有17%人口罹患此疾。“keratoconjunctivitis sicca”这个名称是拉丁语中“角膜和结膜干燥”的意思。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脑越发越普及,干眼症的发病率正在提高,这与在电脑前工作时注意力集中,眨眼减少有极大之关连。面神经瘫的患者,可能出现眼睑闭合困难,特别是在晚上睡觉时,此时角膜暴露在空气中,眼泪蒸发过强,也可能引起干眼症。干眼症也可能是全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种,如干燥综合症的表现。长期配戴隐形眼镜的人士或曾接受激光视力矫正手术的人皆有可能出现干眼症的症状。干眼症也可能因缺少油引起的。眼部干涩,可能伴有眼痒,工作时间长后,眼睛疲劳。当眼睛分泌总是分泌出黏稠白色的丝状物质,扒开眼皮能够发现里面粘著一些白色的物质,甚至能够从眼睛里拉出丝来,并伴有眼痒和异物感等症状时。通常出现这种情况的人可能是患有干眼症或急性过敏性结膜炎泪液分泌试验(The Schirmer's test):用特制的滤纸条夹在下眼睑的中外1/3处,闭眼,夹5分钟,滤纸条被泪液沾湿后会变颜色。测量滤纸条被泪液沾湿的长度。可以得到泪液的分泌量。正常值说法不一,一般在10-15mm以上。测量前可以先用麻醉剂,则测量出所谓的基础分泌量,否则是测量的基础分泌量加上反射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Fluorescein dye test):用沾有荧光素滤纸条点下眼睑的结膜囊,在裂隙灯下用钴蓝光看角膜表面,从最后一次瞬目开始计时,到角膜表面绿色的荧光素薄膜出现第一个黑色的破裂为止。单纯性的干眼症预后良好,适时补充泪液一般都可以缓解症状。值得注意的是,是否存在口乾和其他外分泌腺的干燥,如果有,则可能存在干燥综合征,严重的干燥综合征可能并发肺纤维化,预后较差。重度阅读者可以选择电子墨水屏作为阅读时候的屏幕,降低液晶光源刺激。其他: 内斜视/外斜视 · 上斜眼 · 隐斜视 (内隐斜、外隐斜) · 布朗氏综合征 · 狄恩尼氏综合征 双眼运动: 共轭凝视麻痹 · 凝视不足 · 核间性眼肌麻痹 · 一个半综合征恐光症

相关

  • 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英语: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的并发症。长期的高血糖环境会损伤视网膜血管的内皮,引起一系列的眼底病变,如微血管瘤、硬性渗出、棉絮斑、新生血管、玻璃
  • 污垢污垢是一种不干净的物质,特别指代某人肮脏的衣服、皮肤或者物品中的物质。常见的污垢类型包括:
  • 亚历山大病亚历山大症(英语:Alexander disease)是一种缓慢恶化但致命的神经退行性疾病, 亚历山大症是一种非常罕见的疾病,起因于基因突变,主要影响婴幼儿和儿童,造成发育迟缓和身体特征的变化
  • 脑(英语:Brain)作为一个器官,是所有脊椎动物和大部分无脊椎动物都具有的神经系统中心。它位于头部,通常靠近感觉器官,如视觉器官。脑是脊椎动物身体中最复杂的器官。人类的大脑皮
  • 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布莱克史密斯研究所(Blacksmith Institute)是一个资助与环境污染相关研究的非政府机构,成立于1999年,总部设于美国纽约市,2002年起在中国运作。受资助的其中一个研究计划是“受污
  • 生物合成蛋白质生物合成是指在生物细胞内制造新的蛋白质,它是通过蛋白酶解或蛋白质导向(英语:Protein targeting)细胞蛋白的损耗被平衡。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也称为翻译,它是基因表达的最后
  • Fasciolopsis buski布氏姜片虫(学名:Fasciolopsis buski),简称姜片虫,是一种外观极像薄切姜片的中、大型寄生虫。为完成一代生活,这种虫必须在环境适当的淡水螺体内发育,再以常见的水生植物作第二轮的
  • 小角软骨小角软骨(corniculate cartilages、cartilages of Santorini (圣托里尼软骨)、小角状软骨、角质软骨)是由弹性软骨组成的两个小锥形结节,其与杓状软骨的顶端相关联、并于后方和
  • 漂白剂漂白剂是一些化学物品,可透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色分子反应成无色分子,来将颜色去除或变淡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漂白剂依据其在漂白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担任的角色来区分
  • 钙粘蛋白钙粘蛋白(或钙粘素、cadherins(calcium-dependent adhesion))是一类I型跨膜蛋白,由日本科学家竹市雅俊发现并命名。它们在细胞连接中扮演重要角色,保证了细胞在组织中彼此结合。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