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谈迁
✍ dations ◷ 2025-09-16 08:06:53 #谈迁
谈迁(1594年11月23日-1658年1月14日),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明朝诸生,浙江杭州府海宁枣林(浙江海宁西南)人。《国榷》作者。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甲午十月十二日生,祖籍汴梁(今开封),靖康时随宋室南渡,定居盐官西南枣林村,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自幼好学,入学为弟子员,不喜八股文,“家徒壁立,最嗜书,好撰述。”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开始撰写《国榷》,至天启六年1627年完成初稿,以后仍陆续修订。清顺治二年(1645年),又续订明崇祯、弘光两朝史事。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遭大盗夺取,时已53岁,又发愤重写,新写《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书更精彩。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荐为中书舍人,以“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力辞未就。入清不仕,自称江左遗民,以佣书、幕僚为生,顺治十年(1653年),江南义乌朱之锡进北京做弘文院编修,聘谈迁做书记,遂从嘉兴运河坐船北上入京。两年期间几乎遍访明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门客,借此修订《国榷》。顺治十三年(1656年)应沈贞亨之聘,与钱朝玮前往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担任幕僚,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欲前往祭拜张慎言墓未果,是年十二月十一日(1658年1月14日)以疾卒于幕所。朱之锡《北游录序》赞扬谈迁:“或途听壁窥,轶事绪闻,残楮圮碣,就耳目所及无遗者,其勤至矣。”其著作尚有《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枣林集》、《史论》、《海昌外志》等。
相关
- 聚合酶链式反应聚合酶链式反应(英文: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缩写:PCR,又称多聚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利用DNA双链复制的原理,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通过这一技术,可在短时间内
- 类语辞典索引典(英语:thesaurus),也称为叙词表或类语辞典,同义词辞典,是主题分析的一种实作方法。所谓主题分析是指辨识某作品之知识内涵,分析其特性,并使用某些文字、代号描述其主题。主题
- 药物的副作用在医学中,副作用(英语:side effect)是指药品往往有多种作用,作用于不同身体部位受体,治疗时利用其一种或一部分受体作用,其他作用或是受体产生作用即变成为副作用。虽然副作用一词
- 纤维素纤维素(cellulose)是一类有机化合物,其化学通式为(C6H10O5)n,是由几百至几千个β(1→4)连接的D-葡萄糖单元的线性链(糖苷键)组成的多糖。纤维素是绿色植物的、许多形式的藻类和卵
- 出生率在人口统计学中,出生率(crude birth rate,CBR)的定义是每年、每一千人当中的新生人口数,可以数学式表达为:C B R = n
- 毒性毒性(英语:Toxicity)是毒物的化学分子或化合物到达生物敏感部位引起机体损害的能力。毒物的联合作用有以下四种: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和拮抗作用。
- 口服糖耐量试验糖耐力测试(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是一种测试血糖在人体内代谢水平的医学实验。具体步骤是,要求被测试对象在空腹情况下喝下75克无水葡萄糖或82.5克含一分子水的
- 热处理热处理是将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后,以一定的速率降温到常温或更低,从而达到改善材料组织结构获得性能优异的材料,一般是指对金属材料特别是钢材的处理。常用
- 放牧场放牧场 (来自拉丁语 pastus,为pascere的过去分词,意指 "饲养") 为提供放牧的土地。狭义的定义系指圈围的农地,供家畜如马部、家牛、绵羊、家猪等吃草,种植做作物包括粮草(英语:for
- 军人和平期间罕见军事强国有实力编制普通国家有实力编制军人,是对国家军队中现役武职人员的称呼,类似古代的武士、骑士。其职责是保卫国家安全,保卫及守护国家边境,政府政权稳定,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