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谈迁
✍ dations ◷ 2025-10-28 11:39:49 #谈迁
谈迁(1594年11月23日-1658年1月14日),明末清初史学家,原名以训,字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明朝诸生,浙江杭州府海宁枣林(浙江海宁西南)人。《国榷》作者。万历二十一年(1594年)甲午十月十二日生,祖籍汴梁(今开封),靖康时随宋室南渡,定居盐官西南枣林村,迁至马桥麻泾港西。自幼好学,入学为弟子员,不喜八股文,“家徒壁立,最嗜书,好撰述。”明朝天启元年(1621年)开始撰写《国榷》,至天启六年1627年完成初稿,以后仍陆续修订。清顺治二年(1645年),又续订明崇祯、弘光两朝史事。顺治四年(1647年),全稿遭大盗夺取,时已53岁,又发愤重写,新写《国榷》共一百零四卷,五百万字,内容比原书更精彩。南明弘光元年(1645年)为阁臣高弘图的记室,荐为中书舍人,以“时事日非,不足与有为”,力辞未就。入清不仕,自称江左遗民,以佣书、幕僚为生,顺治十年(1653年),江南义乌朱之锡进北京做弘文院编修,聘谈迁做书记,遂从嘉兴运河坐船北上入京。两年期间几乎遍访明朝的降臣、皇亲、宦官和公侯门客,借此修订《国榷》。顺治十三年(1656年)应沈贞亨之聘,与钱朝玮前往山西平阳(今山西临汾)担任幕僚,顺治十四年(1657年)丁酉,欲前往祭拜张慎言墓未果,是年十二月十一日(1658年1月14日)以疾卒于幕所。朱之锡《北游录序》赞扬谈迁:“或途听壁窥,轶事绪闻,残楮圮碣,就耳目所及无遗者,其勤至矣。”其著作尚有《枣林杂俎》、《北游录》、《西游录》、《枣林集》、《史论》、《海昌外志》等。
相关
- 锌3d10 4s22, 8, 18, 2蒸气压第一:906.4 kJ·mol−1 第二:1733.3 kJ·mol−1 第三:3833 kJ·mol−1 (主条目:锌的同位素锌(英语:zinc)是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Zn,原子序数是30,相对原子
- 细胞免疫细胞介导免疫(英语:Cell-mediated immunity)是一种免疫反应。细胞介导免疫会活化巨噬细胞、T细胞(CD4+或CD8+)并释放淋巴因子。不像体液免疫,其中没有抗体参与免疫反应。病原体被
- 聚合酶聚合酶 (英语:polymeraseis)是一类将小分子核苷酸聚合成大分子核酸聚合物的酶(EC编号2.7.7.6/7/19/48/49),通过与模板连进行碱基配对来实现复制,根据产物分子是DNA还是RNA可分为DNA
- 门冬胰岛素门冬胰岛素(英语:Insulin aspart),由诺和诺德生产,药物商品名诺和锐(英语:NovoRapid),胰岛素类似物,用于治疗糖尿病。无色澄明液体。患者用药,反应不良,主要视乎剂量,与胰岛素药理学作用
- 双氯西林双氯西林(Dicloxacillin)是一种半合成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耐酶的半合成青霉素类抗生素,主要治疗由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双氯西林有多种商品名,比如百时美施贵宝生产
- 移植物对抗宿主疾病移植物对抗宿主疾病(Graft-versus-host disease)简称GvHD,是在移植来自其他人身上的组织及器官(英语:allotransplantation)后产生的并发症。GvHD一般是和骨髓移植有关,但此概念也可
- 肠炎小肠炎(英语:Enteritis)是小肠的发炎。最常见的原因是食物或饮料被致病性微生物污染,如沙雷氏菌(英语:Serratia)。也可能是其他原因,例如非类固醇消炎止痛药、古柯碱、放射治疗,以及
- 青哌环素青哌环素(“Penimepicycline”和“mepicycline penicillinate”皆为其国际非专利药品名称)又称为“青哌四环素”或“青霉素V甲哌四环素”。青哌环素是一种能与tRNA结合,从而达
- CCR5n/an/an/an/an/an/an/an/an/an/aCCR5(C-C chemokine receptor type 5),中文名:趋化因子受体5或趋化因子C-C亚族受体5,也称为CD195。是白细胞表面的一种蛋白质,因此也称为CCR5蛋白质
- 黑粉菌纲条黑粉菌目 Urocystales 黑粉菌目 Ustilaginales黑粉菌纲(学名:Ustilaginomycetes)是担子菌门黑粉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这一纲中的真菌是真正意义上的黑粉菌(smut fungi)。它们已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