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体

✍ dations ◷ 2025-02-23 13:53:47 #黑色素体
黑色素体是一种包含黑色素的亚细胞结构,黑色素细胞、视网膜上皮细胞含有这种结构。仅仅靠吞噬得到黑色素体的细胞被称为噬黑色素细胞。在甲壳类的许多种、鱼类、两栖类以及爬行类中,黑色素体在细胞中受激素或者神经的控制而具有高度的移动性,因此可以引起明显的颜色变化。在鱼类鳞片中,也发现了黑色素体。黑色素体被脂质膜所包裹。一般来说,黑色素体具有香肠状、雪茄状或者其他形状,对于不同物种,黑色素体具有不同的形状。黑色素体在电子显微镜下有超微结构特征,生物学家使用一套数字分类系统在研究中区分这些特征。黑色素体中的黑色素合成酶通过催化聚合酪氨酸来合成黑色素。在色素含量不足以被光学显微镜所发现时,这种亚细胞结构被称为前黑色素体。黑色素合成酶缺乏或功能丧失都可以引发白化病。当有信号刺激时,黑色素体中的分子马达将会使黑色素散布或收缩,负责驱动黑色素收缩的分子马达是动力蛋白,而负责驱动黑色素分散的是驱动蛋白。由于微管指向细胞外围,只能做单向运动的驱动蛋白将黑色素运输到细胞的周边。将黑色素分散到细胞周围会使细胞变暗,而使黑色素集中到细胞中心会是细胞颜色变浅。这是鱼类在分子水平上自我防护的原理。对于头足类如章鱼的颜色变化则是由于色素细胞的变化,和黑色素体的变化不同。对于一些黑色素细胞,其黑色素体并不移动。但对于另一些黑色素细胞,其表面可以伸出伪足,使黑色素远离细胞中心,改变细胞吸光能力。这种情况出现在皮肤黑色素细胞对于紫外线刺激的反应中,也出现在新生成的黑色素体中。古生物学家徐星等人在2008年到2010年的考古发现中发现的侏罗纪时期到第三纪晚期的多种鸟类、以及赫氏近鸟龙羽毛化石中有碳残留,原先被认为是羽毛组织被细菌分解的遗留物,但实际上是黑色素体的印迹。其中的一些结构仍保留着原有的羽毛的色彩。古生物学家可以通过分析这些黑色素体的残留遗迹来分析原有生物的颜色和羽毛纹理。

相关

  • 免疫免疫(英语:immunity),指生物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物质的一种保护性反应。其中包括特异性免疫(后天免疫系统)与非特异性免疫(先天免疫系统)。“免疫”一词,最早见于中国明代医书《免疫类
  • 有氧呼吸呼吸作用,又称为细胞呼吸(Cellular respiration),是生物体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并转化能量的化学过程,也称为释放作用。无论是否自养,细胞内完成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都是来自呼吸作
  • 俄克拉何马州坐标:35°30′N 98°00′W / 35.5°N 98°W / 35.5; -98俄克拉荷马州(切罗基语:ᎠᏍᎦᏯ ᎩᎦᎨᏱ,转写: Asgaya gigageyi,或者ᎣᎦᎳᎰᎹ(音译自英语);波泥语:Uukuhuúwa;卡育加语:Ga
  • FR快中子反应堆(英语:Fast-neutron reactor)或简称快堆,是指其链式裂变反应是依靠快中子来维持的一类核反应堆。这类反应堆不需要中子慢化剂,但是必需使用易裂变材料富集度比热堆高
  • 泌尿道泌尿系统(英语:Urinary system),有时也归类于排泄系统(英语:Excretory system)(Excretory system)的一部分,负责尿液的产生、运送、储存与排泄。人类的泌尿系统包括左右两颗肾脏、左右
  • E. J. Corey艾里亚斯·詹姆斯·科里(英语:Elias James Corey,1928年7月12日-),美国有机化学家,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一代宗师,也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1990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得奖原因是“发展了
  • 阿里斯托芬阿里斯托芬(Ἀριστοφάνης,约前448年-前380年),古希腊喜剧作家,雅典公民。他被看作是古希腊喜剧尤其是旧喜剧最重要的代表。相传写有四十四部喜剧,现存《阿哈奈人》(The A
  • 奴隶制奴隶制度是古希腊发展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部分古代作家认为奴隶制不仅是必需的而且自然合理,无论斯多葛派还是早期基督教都没有质疑过这种行为。然而早在公元前4世纪,一
  • 末端回肠在人体解剖学中,回肠是人的消化器官之一。回肠(Ileum)是小肠的最后一段,在十二指肠和空肠的下面。人的回肠约占小肠全长的五分之三,约有2-4米长。回肠多盘于腹腔右下部,借小肠系膜
  • 湖畔南方古猿湖畔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 anamensis),又名南方古猿湖畔种,是一种南方古猿。它的首个化石只有一个于1965年在肯雅图尔卡纳湖东部上新世地层发现的肱骨。这个标本被临时编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