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素体

✍ dations ◷ 2025-09-18 07:28:05 #黑色素体
黑色素体是一种包含黑色素的亚细胞结构,黑色素细胞、视网膜上皮细胞含有这种结构。仅仅靠吞噬得到黑色素体的细胞被称为噬黑色素细胞。在甲壳类的许多种、鱼类、两栖类以及爬行类中,黑色素体在细胞中受激素或者神经的控制而具有高度的移动性,因此可以引起明显的颜色变化。在鱼类鳞片中,也发现了黑色素体。黑色素体被脂质膜所包裹。一般来说,黑色素体具有香肠状、雪茄状或者其他形状,对于不同物种,黑色素体具有不同的形状。黑色素体在电子显微镜下有超微结构特征,生物学家使用一套数字分类系统在研究中区分这些特征。黑色素体中的黑色素合成酶通过催化聚合酪氨酸来合成黑色素。在色素含量不足以被光学显微镜所发现时,这种亚细胞结构被称为前黑色素体。黑色素合成酶缺乏或功能丧失都可以引发白化病。当有信号刺激时,黑色素体中的分子马达将会使黑色素散布或收缩,负责驱动黑色素收缩的分子马达是动力蛋白,而负责驱动黑色素分散的是驱动蛋白。由于微管指向细胞外围,只能做单向运动的驱动蛋白将黑色素运输到细胞的周边。将黑色素分散到细胞周围会使细胞变暗,而使黑色素集中到细胞中心会是细胞颜色变浅。这是鱼类在分子水平上自我防护的原理。对于头足类如章鱼的颜色变化则是由于色素细胞的变化,和黑色素体的变化不同。对于一些黑色素细胞,其黑色素体并不移动。但对于另一些黑色素细胞,其表面可以伸出伪足,使黑色素远离细胞中心,改变细胞吸光能力。这种情况出现在皮肤黑色素细胞对于紫外线刺激的反应中,也出现在新生成的黑色素体中。古生物学家徐星等人在2008年到2010年的考古发现中发现的侏罗纪时期到第三纪晚期的多种鸟类、以及赫氏近鸟龙羽毛化石中有碳残留,原先被认为是羽毛组织被细菌分解的遗留物,但实际上是黑色素体的印迹。其中的一些结构仍保留着原有的羽毛的色彩。古生物学家可以通过分析这些黑色素体的残留遗迹来分析原有生物的颜色和羽毛纹理。

相关

  • 隐团菌纲Colacosiphon 隐团菌属(Cryptomycocolax)隐团菌纲(学名:Cryptomycocolacomycetes)是担子菌门柄锈菌亚门下的一个纲。该纲仅含一个目与一个科,即隐团菌目(学名:Cryptomycocolacales)与
  • 淡水淡水,是水质中仅有微量溶解的氯化钠的水,是相对于海水或矿泉水的一种水体。大气降水、水汽凝结凝华、结晶水转化成自由水、火山爆发(存在争议)、彗星撞击。液态淡水和固态淡水,气
  • 利帕里岛利帕里(意大利语:Lìpari)是意大利墨西拿省的一个市镇,位于西西里岛北侧第勒尼安海中的伊奥利亚群岛。这个火山群岛最大的岛屿(介于维苏威火山和埃特纳火山之间,距西西里岛30公里),
  • 威拉德·冯·奥曼·蒯因威拉德·范奥曼·蒯因(英语:Willard Van Orman Quine,1908年6月25日-2000年12月25日),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之一。出生于俄亥俄州阿克伦的富裕家庭,其父为一成功的
  • 模因学模因学(或模因论)是一种基于类比达尔文进化论的视角来研究心智内容的学说,源自于理查德·道金斯于1976年出版的《自私的基因》一书。模因论旨探索文化信息传播的社会演化模型。
  • 木栓形成层木栓形成层是周皮的部分组织,也称为树皮形成层,存在于许多维管束植物中。木栓形成层属于侧生分生组织,它在根和茎次级生长后取代了表皮的保护功能。他可以在木本和一些草本双子
  • 乳头爱抚乳头爱抚,是对乳头附近的刺激使其坚挺兴奋(英语:stimulation of nipples),是一种常见的性表现,施行对象可包含自己或其他人,不限于任何性别或性倾向。据成年男女报告显示对胸部的性
  • 衰退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在生物学及医学上,老化是生理状态随时
  • 吨又称公顿,是公制的质量单位,符号为t。其虽非国际单位制(SI)基本单位之一,但符合十进制,在使用上是可以与国际单位制相合。1 吨 = 1000 公斤 (kg)= 2204.62 英磅(LB) Metric Ton吨也
  • 尿素酶脲酶(Urease,EC 3.5.1.5)是一种含镍的寡聚酶,它催化的是尿素水解为二氧化碳和氨的反应:脲酶存在于细菌、酵母和一些高等植物中。1926年,詹姆斯·巴彻勒·萨姆纳得到脲酶的结晶,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