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

✍ dations ◷ 2025-10-15 14:38:21 #普通话
普通话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认定的汉语通用语。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普通话与汉族人口占比最高的官话方言区最为类似,“普通话”中的“普通”二字是指“普遍”和“共通”的意思。1923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国语统一筹备会第五次会议决定基于现代中国北方官话的白话文语法和北京话语音制定标准化汉语,称为中华民国国语。1932年经中华民国教育部颁布《国音常用字汇》后,被采纳为中国的官方语言。作为联合国六种官方工作语言之一,成为国际人士学习中文的主要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区别中华民国政府所称的“国语”,1955年全国文字改革会议上将“国语”改称为“普通话”。“普通话”的称呼后来也使用于港澳地区,中华民国则继续使用“国语”称呼,在海外华人地区则称为“华语”。当前“国语”一词于中国大陆仍普遍应用于影视娱乐行业,尤其在谈及影视作品时亦多以“国语版”指代外语电影、动画等作品的现代标准汉语配音版本。普通话的管理机构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国家语委),该机构定期对普通话进行审核读音、确定字形等工作。新华字典与现代汉语词典是普通话最权威的工具书,其中,新华字典是由钱玄同的学生、北大中文系主任魏建功主编,1950年8月国家出版总署组建新华辞书社出版。而《现代汉语词典》是国务院指示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于1956年2月6日开始编纂,并在1978年由商务印书馆正式出版。1956年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成立,历经八年编成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及“续编”、“三编”,1963年合并为《普通话异读词审音总表初稿》,奠定了普通话语音规范的基础。1982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重新组织成立普通话审音委员会,开展了第二次普通话审音工作,以《总表初稿》为基础,形成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此表1985年12月由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视部联合发布,是普通话语音的国家标准。2011年10月28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建新一届普通话审音委员会成立。普通话大抵可追溯到元、明、清三朝北京为首都时以北方音调为基础而形成的语言。自东晋起,南京音以古中原雅音的正统嫡传身份受到政治上和文化上的推崇,在中国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也流传到周边国家,比如传入日本的“吴音”,便是当时的南京话。元朝定都在大都(今北京)。忽必烈统一后,规定学校教学要使用以汉语语音为标准的天下通语。根据研究,其天下通语依据的仍然是唐宋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的中原音(汴洛音)。元代盛行杂剧和散曲,这是两种接近口头语言的新的文学形式。著名的杂剧作家关汉卿、马致远、王实甫都来自大都,使用燕京腔调,他们的作品《窦娥冤》、《汉宫秋》、《西厢记》等反映出当时使用北方官话的面貌,如《经典大典》的著作编写,反映出一般有效交流的语言工具仍以北方话为主体。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是根据元杂剧的用韵编写的,书中归纳的语音(声母、韵母、声调)系统已经相当接近今天的普通话,是近代普通话形成的原始基础。明朝开始称官方语言为官话,以金陵雅言为正音(称为“中州音”),形成汉语共同语系统,称为“正音”,并深远地影响到直至今天的中国语言形态,当时的“南京正音在明代占据重要地位”,这就是通行中国直至近代的下江官话。明永乐年间迁都北京后官话仍以南京音为官语,南京音调又成为当时北京语音的基础。张卫东等学者认为“明代官话有南北两支的差别”,而以南京官话为主导。明、清时代因作为汉语正音,南京话相对比较稳定。清时期来华的西方传教士所流行的中国话,基本上是以南京官话为标准。民国初年西方传教士主持的“华语正音会”,也以南京音为标准。长久以来,南京话以其清雅流畅、抑扬顿错的特点以及独特的地位而受到推崇。清末中国切音新字的创制者卢戆章,仍然倡议以南京话为“各省之正音”。近百年来,南京城区语言的格局发生了较多变化。因为定都北京故,明清官话腔调逐渐染上以北京语音和北方话腔调,经过时间生成了北京官话。北京官话自清中叶起逐渐流行起来,逐渐取代南京官话成为主流。清末宣统元年(1909年)清政府正式设立“国语编审委员会”,将当时通用的官话定为国语,此后的国语运动先是推行以糅合南北方言的老国音,最终在“京国之争”中确认了以较为简单的北京官话作为汉语正音,这也是普通话语音的来源。“普通话”一词一般被认为是清末从日本引入的名词。1902年,学者吴汝纶去日本考察,日本人向他建议中国应该统一语言时,曾提到“普通话”。1904年,秋瑾留学日本时,曾组织一个“演说联系会”,内容提到普通话。1906年,著名研究切音字的学者朱文熊,曾在《江苏新字母》一书中,把汉语分成“国文”(文言文)、“普通话”和“俗语”(方言),并定义普通话为“各省通行之话”。武昌起义后,瞿秋白在《鬼门关以外的战争》一文提出,“文学革命的任务,决不止于创造出一些新式的诗歌小说和戏剧,它应当替中国建立现代的普通话的文腔。”“现代普通话的新中国文,应当是习惯上中国各地方共同使用的,现代‘人话’的,多音节的,有结尾的……”并与茅盾就普通话的意义展开辩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小学语文课程暂行标准(草案)》规定,应使用以北京音为标准的普通话,不用方言土语。《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初稿)》和《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也强调普通话是教给儿童的语言,并应推广,在方言区域须特别注意正音工作。1955年10月,在“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期间,明定普通话为“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1955年10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为促进汉字改革、推广普通话、实现汉语规范化而努力》的社论,文中提到:“新中国的共同语,就是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的普通话”。1955年11月4日,解放军发出《关于在军队中推行汉字简化、推广普通话和实现语言规范化的通知》。1955年11月17日,教育部发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关于在中小学和各级师范学校大力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56年2月6日,国务院定义普通话为“以北京语音为基础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并发出推广普通话”的指示。1999年,中国大陆能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人口比例为53.06%。截至2014年,虽然中国大陆政府极力推广普通话,但仍有30%人口(约4亿人)无法用普通话交流。中国大陆许多地方非官话的其他汉语语言依然盛行,政府认为不利于各地交流,因此极力推广普通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网站指,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通过调研采集为普通话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并留下了历史性资料。《人民日报》声称,滦平县的名头是“普通话之乡”,并指金沟屯镇、巴克什营镇及火斗山乡是1953年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选择的普通话语音采集地。不过该说法目前暂未发现有学术证据支持。实际上,语言包括语音、词汇、语法等部分,并不只是语音而已,滦平当地口语仍使用不少非普通话的词汇。普通话与国语基本大同小异,是名称的不同;然根据台湾《国语一字多音审订表》及大陆《〈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释例》,两岸的字音略有差异。

相关

  • 神经生理学异常心理学 行为遗传学 生物心理学 心理药物学 认知心理学 比较心理学 跨文化心理学 文化心理学 差异心理学(英语:Differential psychology) 发展心理学 演化心理学 实验心理学
  • 深静脉血栓深静脉血栓是在深静脉形成的血栓,常形成于下肢或骨盆部位深处的静脉。有时也形成于上肢的静脉(这被称为Paget-Schrötter综合症(英语:Paget–Schroetter disease))。近期接受外科
  • 兼性厌氧生物兼性厌氧菌是一类既可以进行有氧呼吸,也能够进行无氧呼吸或发酵的微生物。在氧气充足时,它们会通过有氧呼吸来产生ATP(三磷酸腺苷),但当氧气缺乏时,它们的呼吸方式就会变为无氧呼
  • 葡萄糖葡萄糖(法语、德语、英语:glucose;又称血糖、玉米葡糖、玉蜀黍糖)是自然界分布最广、且最为重要的一种单糖。 因为拥有6个碳原子,被归为己糖或六碳糖。葡萄糖是一种多羟基醛,分子
  • 心杂音心杂音是血流通过心脏瓣膜时产生的心音,可以用听诊器听见。心杂音有两种类型。功能性杂音(生理杂音)主要由心脏以外的生理构造造成;病理性杂音则是由心脏构造异常所引起。功能性
  • 松露松露(英语:Truffle)是数种可食用子囊菌门物种的合称,和蘑菇、灵芝一样都是真菌。其中有多种属于西洋松露属(学名:Tuber),大约有10种不同的品种。松露多数在阔叶树的根部着丝生长,散布
  • 奥地利面积以下资讯是以2019年估计家用电源国家领袖国内生产总值(购买力平价)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汇率) 以下资讯是以2016年估计人类发展指数 以下资讯是以2018
  • 竞争性拮抗剂竞争性拮抗剂(英语:Competitive antagonist)是一种受体拮抗剂键结到受体后但并不活化受体。拮抗剂会跟促效剂(agonist)竞争同受体上的结合位点(binding sites)。强效的拮抗剂会
  • 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平衡(Work Life balance)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包含工作(生涯与抱负)与生活(家庭与休闲)的次序。在克拉克提出的“工作-非工作生活”的理论中,将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定义为工作
  • 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罗氏(德语:F. Hoffmann-La Roche AG,简称Roche),总部位于瑞士巴塞尔的跨国医药研发生产商。它始创于1896年,现属于罗氏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罗氏于2009年3月26日以大约468亿美元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