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亨泰

✍ dations ◷ 2025-11-23 01:09:34 #1924年出生,在世人物,台湾诗人,台湾日语文学作家,北斗人,林姓,国家文艺奖得主,吴三连奖得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校友,台北市私立泰北高级中学校友

林亨泰(1924年12月11日-),彰化县北斗镇人。曾为台湾诗坛“现代派”成员之一。后来成为笠诗社发起人之一,也是笠诗社首任主编。为“跨越语言的一代”诗人、诗评论家。

林亨泰于大正13年(1924年)出生于台中州北斗郡,昭和6年(1931年)入北斗公学校,12年毕业。昭和14年(1939年)二年高等科毕业后,考入私立北台中学(今泰北高中),至18年放弃中学为止。林亨泰早在日治时期即有作品,昭和17年(1942年)即开始了日文诗集《灵魂的产声》写作。战后,林亨泰考入省立台湾师范学院(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并在朱实介绍之下加入了“银铃会”。林亨泰加入的银铃会,在1942年成立,由台中一中学生张彦勋、朱实、许世清三人发起,出版油印刊物《边缘草》,共出十几期,战后因为林亨泰的加入,于1948年发表诗刊《潮流》,《潮流》既登载中文诗,也登载日文诗。林亨泰当时即有不少作品出现,并且也跟台湾著名文豪杨逵认识,据林亨泰回忆他回台中时总是会去拜访杨逵住所。然而1949年台湾师院卷入“四六事件”,银铃会也被迫中止。成员也有人被处死,在这种环境下,林亨泰回台中之时,亲眼在台中火车站目睹了杨逵被捕。不久林亨泰本人也遭受居留审讯,而断绝了他的写作之路,直到1953年林亨泰与纪弦通讯。1950年林亨泰毕业后,曾任教彰化北斗中学、彰化高工等校。再与纪弦等人接触之后,又加上林亨泰早期曾受日本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使得林亨泰成为现代派成员之一。1964年林亨泰参与筹组“笠诗社”,并成为笠诗社首任主编。之后林即致力于“时代性”与“本土化”。70年代时曾因慢性肾炎一度搁笔,至80年代复出。2004年林亨泰获第八届国家文艺奖。2017年“支持调降文言文比例,强化台湾新文学教材”共同发起人。同年得到第四十届吴三连奖。

诗论集《现代诗的基本精神——论真挚性》(1968年)等。

相关

  • 杯状细胞杯状细胞(goblet cells)是一种上皮细胞,主要功能为分泌黏液,协助其表面所在的润滑。在身体内,杯状细胞能在气管、支气管、小肠、大肠、上眼睑等处发现:在气管内,负责分泌使气管湿润
  • 布鲁斯蓝调(英文:Blues,被称为蓝调,音译为布鲁斯)是一个音乐流派和音乐形式,起源于19世纪末,非裔美国人在美国南方腹地及美国各地。这种流派的根源是从非洲传统音乐而来,非裔美国人的歌曲
  • 托马斯·韦勒托马斯·哈克尔·韦勒(Thomas Huckle Weller,1915年6月15日-2008年8月23日)是一位美国病毒学家。1954年,他与约翰·富兰克林·恩德斯、弗雷德里克·查普曼·罗宾斯一同被授予了诺
  • 877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逝世重要人物
  • 曼谷邮报曼谷邮报(Bangkok Post)是泰国的5份英语报纸之一,主要在曼谷发行。是曼谷最主要的英语报纸,目前总编辑是哥维(Kowit Sanandang)。该报自1999年起,每年都提供半年份的泰国经济报告。
  • 江户幕府将军一览江户幕府将军列表中列出日本江户幕府时期,德川氏十五任征夷大将军的列表。德川家的将军除了秀忠以外,在就任同时都会一并得到源氏长者的称号,死后也会追赠正一位的地位。15位将
  • 哈萨克斯坦总理哈萨克斯坦政府与政治 系列条目以下列出哈萨克共和国自1991年独立以来之总理列表:哈萨克斯坦人民团结联盟/祖国之光(Nur Otan)   独立人士
  • 太平洋岸联盟太平洋岸联盟(英语:Pacific Coast League, PCL)是一个在美国西部、中部和南部的美国职棒小联盟附属联盟,与国际联盟一起位于小联盟的3A等级。太平洋岸联盟在美国西海岸有着长久
  • 沙基勒·阿巴西沙基勒·阿巴西(Shakeel Abbasi,1984年1月5日-),巴基斯坦男子曲棍球运动员,亦为巴基斯坦国家男子曲棍球队成员。2010年11月,沙基勒·阿巴西代表巴基斯坦出战广州亚运会,参加曲棍球比
  • 阿诺尔德·约瑟夫·汤因比阿诺尔德·约瑟夫·汤因比,CH(Arnold Joseph Toynbee,1889年4月14日-1975年10月22日)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的叔父是专门研究经济发展史的历史学家阿诺尔德·汤因比(1852-1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