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亨泰(1924年12月11日-),彰化县北斗镇人。曾为台湾诗坛“现代派”成员之一。后来成为笠诗社发起人之一,也是笠诗社首任主编。为“跨越语言的一代”诗人、诗评论家。
林亨泰于大正13年(1924年)出生于台中州北斗郡,昭和6年(1931年)入北斗公学校,12年毕业。昭和14年(1939年)二年高等科毕业后,考入私立北台中学(今泰北高中),至18年放弃中学为止。林亨泰早在日治时期即有作品,昭和17年(1942年)即开始了日文诗集《灵魂的产声》写作。战后,林亨泰考入省立台湾师范学院(今国立台湾师范大学),并在朱实介绍之下加入了“银铃会”。林亨泰加入的银铃会,在1942年成立,由台中一中学生张彦勋、朱实、许世清三人发起,出版油印刊物《边缘草》,共出十几期,战后因为林亨泰的加入,于1948年发表诗刊《潮流》,《潮流》既登载中文诗,也登载日文诗。林亨泰当时即有不少作品出现,并且也跟台湾著名文豪杨逵认识,据林亨泰回忆他回台中时总是会去拜访杨逵住所。然而1949年台湾师院卷入“四六事件”,银铃会也被迫中止。成员也有人被处死,在这种环境下,林亨泰回台中之时,亲眼在台中火车站目睹了杨逵被捕。不久林亨泰本人也遭受居留审讯,而断绝了他的写作之路,直到1953年林亨泰与纪弦通讯。1950年林亨泰毕业后,曾任教彰化北斗中学、彰化高工等校。再与纪弦等人接触之后,又加上林亨泰早期曾受日本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使得林亨泰成为现代派成员之一。1964年林亨泰参与筹组“笠诗社”,并成为笠诗社首任主编。之后林即致力于“时代性”与“本土化”。70年代时曾因慢性肾炎一度搁笔,至80年代复出。2004年林亨泰获第八届国家文艺奖。2017年“支持调降文言文比例,强化台湾新文学教材”共同发起人。同年得到第四十届吴三连奖。
诗论集《现代诗的基本精神——论真挚性》(1968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