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印度教)

✍ dations ◷ 2025-04-27 05:12:45 #自我观念,印度教哲学概念

我(梵语:आत्मन्,Ātman),梵文名词,意为真正的我,内在的自我。这个术语起源自古印度宗教,在各宗派中普遍被接受,被视为是轮回的根基,后被印度教承袭。在印度哲学中,特别是在印度教中的吠檀多派,梵与我合一,是古印度所指的终极实在,是超越和不可规范的唯一实在,被视为是精神与物质的第一原理、第一因。佛教不认可这种学说,主张一切法无我。古代汉译典籍中就将其译为“我”,不与普通的人称指代加以区别化,现代常译为“梵我”以示区别,也有意译为主体,或俗称的灵魂。

在梵文与巴利文中的我(梵文:ātman,巴利文:atta),源起于共同的印欧语系字根,*ēt-men,原义是呼吸。古英文中的 æthm,德文中的 Atem,与希腊文的前缀字atmo-,都来自于同一字根。

在奥义书中,提出每个人的内在自我,同宇宙超验本体梵为一体(英语:Tat_Tvam_Asi),又称梵我、小梵。它本身常住不变,清净不受污染,是轮回的基础。通过宗教修行,与梵回到合一,即是解脱,吠檀多派继承此概念。

神我是古印度数论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梨俱吠陀》,宇宙源于最初的原人。数论派继承此观念,提出“神我”与“本性”之二元论哲学,用来与吠檀多主义“梵我幻”不二论相抗衡。数论派,立二十五谛,以本性作为第一谛,称为自性谛。又称原质、冥性、冥谛、冥态(梵tamas)、胜因(梵pradhāna)、胜性。本性为神我所受用,能生中间二十三谛(觉、我慢、五知根、心根、五作根、五唯、五大),为世间一切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现象生成的原因。

数论派认为,神我被细微身所包裹,位于身体的最核心,当死亡时,会离开身体,进入下一轮回。因其为轮回的根本,所以又称因果身,或因果体。

相关

  • 白细胞介素-41BBN、​1BCN、​1CYL、​1HIJ、​1HIK、​1HZI、​1IAR、​1ITI、​1ITL、​1ITM、​1RCB、​2B8U、​2B8X、​2B8Y、​2B8Z、​2B90、​2B91、​2CYK、​2D48、​2INT、​
  • 种族隔离种族隔离(英文:Racial segregation),指在日常生活中,按照不同种族将人群分割开来,使得各种族不能同时使用公共空间或者服务。种族隔离可能是法律规定的,也可能是无法律规定但事实存
  • 荷兰君主列表这里列出包括低地联省共和国的执政——历任尼德兰诸省的管理者(不享有荷兰共和国的主权)。1702年英王兼奥兰治亲王的威廉三世无嗣过世后,奥兰治亲王之位依照其遗嘱,传给他十五岁
  • 地基主地基主可以指:
  • 反义寡核苷酸反义寡核苷酸(antisense oligonucleotide)通常指进行了某些化学修饰的短链核酸(约15-25个核苷酸组成),它的碱基顺序排列与特定的靶标RNA序列互补,进入细胞后可按照Watson-Crick碱
  • 草纸文献.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
  • 暴龙霸王龙(学名:Tyrannosaurus rex),是霸王龙属(Tyrannosaurus)目前仅有的一个有效物种,属于霸王龙科的巨型兽脚类恐龙,名字的拉丁文含义是“蜥蜴中的暴君”。其身长估计可达13米,臀部高
  • 栗树栗是壳斗科栗属(学名:Castanea)中的乔木或灌木总称,大约有八九种,原生于北半球温带地区,大部分种类栗树都是20-40米高的落叶乔木,只有少数是灌木。各种栗树都结可以食用的坚果,单叶,
  • 阿居兰阿居兰苏丹国(索马里语:Dawladdii Ajuuraan, 阿拉伯语:الدولة الأجورانيون‎),简称阿居兰,是索马里人建立的 穆斯林苏丹国。中世纪统治非洲之角的大部分。通过强
  • 吉米·亨德里克斯詹姆斯·马歇尔·亨德里克斯(英语:James Marshall Hendrix,1942年11月27日-1970年9月18日),昵称为吉米·亨德里克斯(Jimi Hendrix),原名强尼·阿伦·亨德里克斯(Johnny Allen Hend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