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家祠

✍ dations ◷ 2024-09-20 08:06:51 #陈家祠
陈家祠(陈氏书院)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始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是当时广东省七十二县陈姓宗亲合资兴建的合族宗祠。陈氏书院建于清朝光绪十四年至二十年(1888年至1894年)间,由黎巨林设计。作为书院,始建时用作广东各县陈氏子弟来省城应科举时学习及住宿场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为私人物业。中华民国年间,陈家祠内供奉的牌位,据统计有上万块之多。日军占领广州期间,陈家祠并未遭遇严重损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7年,进行了全面维修。1959年,陈氏书院被政府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从此停止祭祖功能。1964年对头门和聚贤堂进行维修。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万块牌位尽被烧毁,尽余两块幸存。两栋坚厚的木大门上的两个门神公,被人用凿子挖成大坑洼。大厅两面的壁画被凿毁。1981年再次重修,1983年重新开放。政府重修陈家祠时,将木大门、墙壁用涂料填充平整,请门神画原作者陈略用中国画传统工笔按原貌绘制。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陈氏书院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陈氏书院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2001年进行了局部修葺,2002年对全祠灰塑进行维修。陈家祠被列入2002年和2011年两个版本的羊城八景,名为“古祠留芳”或“古祠流芳”。陈家祠是集岭南历代建筑艺术之大成的典型代表,包括前院、西院、东院及后院,占地15,000多平方米。其建筑深三进,广五间,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建筑中心是高达14.5米的中进主殿“聚贤堂”。整个建筑根据中国古建筑形式美的原则,把众多大小不同的建筑物巧妙地组合布局在平面方形的建筑空间里,前后左右,严谨对称,虚实相间,极富层次。长廊、青云巷使整个建筑四通八达,庭院园林点缀其中,形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陈氏书院的主体建筑正门两边的外墙上有《梁山聚义》、《梧桐杏柳凤凰群》等6幅大型砖雕;全院的门、窗、屏、墙、栏、梁架、屋脊等处装饰中广泛采用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壁画和铜铁铸等不同风格的工艺,雕刻技法既有简练粗放、又有精雕细琢,上下呼应、相得益彰。尤具特色的还有第二进后侧长廊上的柚木屏门双面镂雕,分别雕有历代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20幅木雕,被赞誉为“木刻钢刀雕就的中国历史故事长廊”。中路一、二进间的院子内有石栏杆镶嵌的铁铸双通花栏板“金玉满堂”、“三羊启泰” 。郭沫若曾于1959年造访陈家祠并赋诗赞美其建筑艺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的陈家祠,是收藏、研究、展览以广东地区为主,兼及中国各地民间工艺品的艺术类博物馆,是广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直属事业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人民政府接收了陈家祠,交由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使用。1957年12月31日,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将陈家祠移交广州市文化局。1958年,广州市文管会负责陈家祠的维修,决定用陈家祠作为馆址筹建广东民间工艺馆。1959年10月1日,经过全面修缮,以陈家祠作为馆址成立的广东民间工艺馆正式对外开放。文革爆发后,1966年9月广州市新华印刷厂迁入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馆停止对外开放。1980年底,广州市新华印刷厂迁出,陈家祠经维修后,于1983年2月恢复对外开放。1994年6月23日,经广州市编制委员会同意,广东民间工艺馆更名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2017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被中国博物馆协会评为第三批国家一级博物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藏品分为彩瓷、青瓷、黑瓷白瓷、青花、广州彩瓷、枫溪瓷器、珐琅、广州刺绣、潮州刺绣、墨、漆、广东剪纸、佛山木版年画、潮州麦杆贴画、黎族服饰、石湾陶器、广州套色蚀花玻璃、铜镜、金漆木雕、广东木雕、广东石雕、广州象牙雕刻、玉雕、竹雕、椰榄雕等等。陈家祠绿化广场位于陈家祠的东侧,于1999年9月落成,前身是广州电筒厂和低矮的居民楼宇。广场面积17.15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15.7万平方米,分前广场、下沉广场和小游园三部分,中心下沉广场作为人流集散中心,并与康王路地下商业街、地铁站衔接,总投资1.44亿元人民币,是广州市人民政府“一年一小变”的重点工程之一。2009年,荔湾区人民政府将包括广州市第四中学初中部(原广州市第三十二中学)在内的校舍及商铺拆除,将广场扩建至原面积的两倍。扩建部分于2010年落成,但在2014年该扩建部分就被拆卸建设地铁8号线车站,被市民斥责太浪费。陈家祠的英文名称在1949年前曾有非标准音译“Chun-Ka-Chie”。“陈”的粤式邮政式拼音原本应为“Chan”,现时已被汉语拼音“Chen”替代。现时的英文名称,博物馆方面用“Chen Clan Ancestral Hall”,地铁和巴士站名用“Chen Clan Academy”,交通指示牌用“Ancestral Temple of the Chen Family”,非常混乱。在2009年5月实施的《公共标志英文译法规范》(下称《规范》)中,关于陈家祠的译法被政府单方面定为“Chen Clan Academy”。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的负责人表示,“Chen Clan Academy”和“The Chen Clan Academy”中的“Academy”意为“学院”,是根据中文“陈氏书院”直接翻译而来。由于陈家祠虽又称作“陈氏书院”,但在实际落成之后就从来没有用作书院的功能,译成“Chen Clan Academy”或“The Chen Clan Academy”会让外国人认为这里是陈氏族人接受教育的地方。因此从功能上反映,陈家祠就是陈氏合族祠,用“Chen's Lineage Hall”更为传神。而“Ancestral Temple of the Chen Family”的英文译名,因“Temple”有庙宇之意,同样误读了陈家祠的功能。从2008年起,景区内已逐步将陈家祠的英文翻译统一为“Chen's Lineage Hall”,其后再于2014年改为“Chen Clan Ancestral Hall”。与此同时,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作为陈家祠管理机构,希望能与社会上其他的制作英文标志的部门沟通,将全广州关于陈家祠的译名统一起来。注2:南越国木构水闸遗址于2006年归入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代造船遗址、南越国宫署遗址及南越文王墓。 注3:黄埔军校燕塘分校旧址于2019年归入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埔军校旧址。 注4:中央红色交通线旧址由汕头市和福建省龙岩市共享 参见:坐标:23°7′47.13″N 113°14′25.8″E / 23.1297583°N 113.240500°E / 23.1297583; 113.240500

相关

  • 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汉斯·克里斯蒂安·革兰(丹麦语:Hans Christian Gram,1853年9月13日-1938年11月14日),丹麦细菌学家。革兰氏染色法的发明人。1853年9月13日,革兰生于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早年在哥本
  • 奶妈乳母,又称乳娘、奶娘、奶妈、奶母、奶婆,是雇用来以母乳喂哺婴儿的妇女。在古代,奶粉或其他母乳代用品未发明或未普及时,婴儿的生母如不能或不愿意哺育其子女,往往会雇用乳母。尤
  • 猫眼症候群猫眼综合征(英语:Cat eye syndrome)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眼睛虹膜的缺损,使眼睛看起来像猫眼一样。其在瑞士的发生率约为1/50000至1/150000。遗传方面,其遗传方式为无家族史的偶
  • 早川一会早川一会(英语:S. I. Hayakawa,1906年7月18日-1992年2月27日),加拿大出生的日裔美国语言学家,曾任旧金山州立大学校长、加利福尼亚州联邦参议员(共和党籍)。早川一会先后毕业于曼尼托
  • 富士圆顶坐标:77°19′S 39°42′E / 77.317°S 39.700°E / -77.317; 39.700冰穹F(英语:Dome F),又称富士圆顶或富士冰穹(英语:Dome Fuji,日语:ドーム富士)位于南极洲的毛德皇后地东部。该地
  • 聚乙烯醇聚乙烯醇(PVA)是一种用途广泛的水溶性高分子聚合物,其性能介于塑料和橡胶之间。聚乙烯醇是一种固体,可呈白色粉末状、片状或絮状。玻璃转化温度60~85°C。聚乙烯醇含有许多醇基,具
  • 甲喹酮甲喹酮(又称忽得或安眠酮,英语:Methaqualone),台湾亦称白板,于1951年首次在印度制成,有镇静催眠作用,是20世纪80、90年代曾经被广泛滥用的精神药品。长期滥用会导致肝脏和肾脏衰竭、
  • 扭转数扭转数(英语:twisting number)是拓扑学中的一个拓扑不变量。指带状结构的扭转程度。取值为带状结构扭转角的2π分之一。。一般记作: T w
  • 路易十世(爱争吵的)路易十世(Louis X le Hutin,1289年10月4日-1316年6月5日)卡佩王朝第12位国王(1314年—1316年在位),纳瓦拉国王(1305年起)。他是腓力四世(美男子)的长子,母为纳瓦拉女王胡安娜一
  • 禽龙禽龙属(学名:Iguanodon,意为“鬣蜥的牙齿”),属于蜥形纲鸟臀目鸟脚亚目的禽龙类,为大型植食性动物,身长约10米、高3到4米,前手拇指有一尖爪,可能用来抵抗掠食动物,或是协助进食。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