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河猎龙
✍ dations ◷ 2025-10-23 01:55:32 #临河猎龙
临河猎龙属(学名:Linhevenator)是兽脚亚目伤齿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中国。临河猎龙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科化石,并显示伤齿龙科具有前肢缩短的演化趋势,而伤齿龙科、驰龙科可能平行演化出大型、镰刀状第二趾爪。在2011年,中国与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徐星、柯文·沙利文(Corwin Sullivan)、谭庆伟、韩凤禄等人将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谭氏临河猎龙(L. tani)。属名意为“临河区的猎人”;种名则是以内蒙古自治区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谭琳教授为名,他对内蒙古地区的古生物研究有长期贡献。正模标本(编号LHV0021)是一个部分身体骨骼,包含:头颅骨与下颌、六节前到中段背椎、右肩胛骨、右肱骨、不完整的肠骨、左股骨、接近完整的左脚掌,这个标本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科化石。这个化石是在2009年发现于中国内蒙古巴音满都呼(Bayan Mandahu)的乌梁素海组(Wulansuhai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坎潘阶。根据脊椎的椎体弓软骨结合状况,显示正模标本是个成年个体。但是,化石被发现前曾部分曝露于地层表面,曾遭部分风化、侵蚀,头颅骨有多条纵向侵蚀痕迹,许多身体骨头的关节被侵蚀。临河猎龙具有四个自衍征:颧骨具有侧边凸缘、上隅骨有前腹侧的突出部、股骨末端具有中线隆起、第三跖骨的背侧后1/3段具有宽的纵向沟。临河猎龙的股骨长度约24公分,是种相当大型的伤齿龙科,体重估计约23公斤。与其他伤齿龙科相比,临河猎龙具有短前肢,而肱骨粗壮。肱骨的长度是股骨的40%,肱骨末端的宽度是其长度的29%。研究人员推论,临河猎龙的短前肢可能用来挖掘、或是攀爬。第一脚趾朝向侧方,而非朝向前方。临河猎龙的第二趾爪呈镰刀状,类似驰龙科;临河猎龙的第二趾爪相当大,是伤齿龙科之中最大的。研究人员命名临河猎龙时,将它们归类于伤齿龙科。临河猎龙同时带有原始、进阶型的特征,根据种系发生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临河猎龙是种进阶型伤齿龙科,跟扎纳巴扎尔龙、蜥鸟龙位于同一小型演化支,而伤齿龙的演化位置较原始一个阶段。研究人员进一步推论,伤齿龙科具有前肢缩短的演化趋势。许多兽脚亚目演化支,分别出现过前肢缩短、缩小的演化趋势,例如:角鼻龙下目、美颌龙科、暴龙超科、阿瓦拉慈龙科。此外,临河猎龙的大型、镰刀状第二趾爪,也显示伤齿龙科、驰龙科可能平行演化出大型、镰刀状第二趾爪。
相关
- 脑癌脑瘤或颅内肿瘤(英语:Brain Cancer或Brain Tumour)是指脑内异常细胞的形成,定义为任何颅内肿瘤,发生的位置包括了脑本身各种细胞(神经元、胶质细胞、淋巴组织以及血管)、脑神经(许旺
- 人类绒毛膜促性腺素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英语: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简写为hCG)是一种糖蛋白激素,由胎盘的滋胚层细胞分泌,主要功能是刺激黄体,有利于雌激素和黄体酮持续分泌,以促进子宫蜕膜形
- 有颌下门有颔下门(Gnathostomata)原为有颔总纲(Gnatha),是脊椎动物亚门中拥有颔的一群,与无颔总纲相对应,属于较高等的一类。有颔下门生物之下颌骨系于距今约四亿三千万年前开始发展形成,即
- 广义相对论中的数学入门广义相对论所使用的数学很复杂。牛顿的运动理论中,物体做加速度运动时,其长度和时间流逝的速率保持定值,这表示牛顿力学中的许多问题用代数就能解决。然而,相对论中的物体在运动
- 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驻阿富汗国际维和部队或称驻阿联军(英语:International Security Assistance Force, ISAF)是根据联合国安理会1386号决议由2001年12月20日德国波恩举行的阿富汗问题国际会议上
- 台北县台北县(1895年-1901年),是台湾日治初期的一个县级行政区划。1895年(明治二十八年)6月28日创立之际,系由清治末期的台北府改制而成,辖区范围涵盖北台湾,约当今之台北市、新北市、基隆
- r̥齿龈颤音是辅音的一种类型, 在很多语言中使用,如俄语、藏语、西班牙语、亚美尼亚语和波兰语、意大利语、瑞典语、德语、阿拉伯语、挪威语、冰岛语、芬兰语、马来语、蒙古语、
- 叶赫那拉叶赫那拉氏(满语:ᠶᡝᡥᡝ ᠨᠠᡵᠠᡥᠠᠯᠠ,转写:Yehe Nara hala)是满洲著姓那拉氏的主要分支之一,为海西女真叶赫贝勒的家族姓氏,其始祖为蒙古人星根达尔汉(满语:ᠰᡳᠩᡤᡝᠨᡩᠠ
- 张廷玉张廷玉像张廷玉(1672年10月29日-1755年5月19日),字衡臣,号研斋,谥文和,安徽桐城人,清朝政治人物,康雍乾三朝重臣,《明史》总纂官,死后配享太庙。张廷玉在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中进士。康
- 破浪而出《破浪》(英语:Breaking the Waves;港译:破浪)是1996年丹麦导演拉斯·冯·提尔执导的电影作品,是“良心三部曲”的首部曲,后来的两部曲分别为《白痴》(1998)和《黑暗中的舞者》(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