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临河猎龙
✍ dations ◷ 2025-11-12 04:10:07 #临河猎龙
临河猎龙属(学名:Linhevenator)是兽脚亚目伤齿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中国。临河猎龙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科化石,并显示伤齿龙科具有前肢缩短的演化趋势,而伤齿龙科、驰龙科可能平行演化出大型、镰刀状第二趾爪。在2011年,中国与加拿大古生物学家徐星、柯文·沙利文(Corwin Sullivan)、谭庆伟、韩凤禄等人将化石进行叙述、命名,模式种是谭氏临河猎龙(L. tani)。属名意为“临河区的猎人”;种名则是以内蒙古自治区龙昊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的谭琳教授为名,他对内蒙古地区的古生物研究有长期贡献。正模标本(编号LHV0021)是一个部分身体骨骼,包含:头颅骨与下颌、六节前到中段背椎、右肩胛骨、右肱骨、不完整的肠骨、左股骨、接近完整的左脚掌,这个标本是目前已知最完整的白垩纪晚期伤齿龙科化石。这个化石是在2009年发现于中国内蒙古巴音满都呼(Bayan Mandahu)的乌梁素海组(Wulansuhai Formation)地层,地质年代相当于坎潘阶。根据脊椎的椎体弓软骨结合状况,显示正模标本是个成年个体。但是,化石被发现前曾部分曝露于地层表面,曾遭部分风化、侵蚀,头颅骨有多条纵向侵蚀痕迹,许多身体骨头的关节被侵蚀。临河猎龙具有四个自衍征:颧骨具有侧边凸缘、上隅骨有前腹侧的突出部、股骨末端具有中线隆起、第三跖骨的背侧后1/3段具有宽的纵向沟。临河猎龙的股骨长度约24公分,是种相当大型的伤齿龙科,体重估计约23公斤。与其他伤齿龙科相比,临河猎龙具有短前肢,而肱骨粗壮。肱骨的长度是股骨的40%,肱骨末端的宽度是其长度的29%。研究人员推论,临河猎龙的短前肢可能用来挖掘、或是攀爬。第一脚趾朝向侧方,而非朝向前方。临河猎龙的第二趾爪呈镰刀状,类似驰龙科;临河猎龙的第二趾爪相当大,是伤齿龙科之中最大的。研究人员命名临河猎龙时,将它们归类于伤齿龙科。临河猎龙同时带有原始、进阶型的特征,根据种系发生学分析,研究人员发现临河猎龙是种进阶型伤齿龙科,跟扎纳巴扎尔龙、蜥鸟龙位于同一小型演化支,而伤齿龙的演化位置较原始一个阶段。研究人员进一步推论,伤齿龙科具有前肢缩短的演化趋势。许多兽脚亚目演化支,分别出现过前肢缩短、缩小的演化趋势,例如:角鼻龙下目、美颌龙科、暴龙超科、阿瓦拉慈龙科。此外,临河猎龙的大型、镰刀状第二趾爪,也显示伤齿龙科、驰龙科可能平行演化出大型、镰刀状第二趾爪。
相关
- 焦虑症焦虑症或称焦急症(英文:anxiety disorder)是明显感觉焦虑和恐惧感的一种精神疾病。焦虑是对未来事件的担心,恐惧则是对当前事件的反应,这些感觉可能会导致身体症状,如心跳过速和颤
- 神迹神迹或者奇迹来自于希腊语dy′na·mis,英语中常翻译为“miracle”,字面意思是“力量”,也有能力、异能的意思,是指无法用人们的常识所解释的而归于神的作为的一些现象,也就是来自
- Gorilla大猩猩是灵长目人科大猩猩属类人猿的总称。大猩猩是灵长目中体型最大与智力仅次于人类和黑猩猩的动物,它们生存于非洲大陆赤道附近丛林中,食素。至2006年为止依然有大猩猩分一
- 纽扣钮扣,也写成纽扣或钮扣,又称扣子、纽或扣。是服装或其他衣着(如鞋子)上所附有的一个配件,通常是圆形。钮扣通常可用来将两个分离的部分接合,也有一些纯粹只有装饰用途。装饰用途的
- 沙巴岛萨巴(英语:Saba),为加勒比海一岛屿,原属荷属安的列斯,现为荷兰的一个特别市(正式名称是“公共实体”),与同为荷兰特别市的博奈尔和圣尤斯特歇斯合称为“BES群岛”。岛屿面积13平方公
- 地峡地峡(Isthmus)指连接两块陆地之间的狭长地形,例如:连接两大陆之巴拿马地峡,又或连接大陆和半岛之克拉地峡。这类的地形往往是成为两个水体之间的通航障碍,却是两块陆地之间的重要
- 柳枝稷柳枝稷(学名:Panicum virgatum),多年生草本植物,容易繁殖,草梗粗壮,高度达3米。分布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草原地区至加拿大。可用于提炼燃料乙醇。柳枝稷是北美洲的原生植物,不太需要施
- 祭拜祭祀,(英语:祭:sacrifice;祀:ritual;韩语:한국의 제사,罗马化:Jesa)是指以线香、酒水、肉类、蔬果,或布帛和玉(传统儒教祭祀)等供品向神灵、圣徒或者亡魂奉献、祈祷的一种行为。中国古代
- Trebouxiophyceae见内文共球藻纲(学名:Trebouxiophyceae)是藻类中绿藻门一纲。其在绿藻中的分类地位目前还不清楚,需要更多较高层级的遗传学研究数据来确定。本纲包括以下五个目:若不牵涉系统分类
- 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感染症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是一种会导致出血性腹泻和结肠炎的微生物。肠道出血性大肠杆菌的致病菌有不少,最常见的是O157:H7型大肠杆菌。大肠杆菌O104:H4型被识别为德国2011年O104: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