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歌唱大赛

✍ dations ◷ 2025-02-23 06:26:02 #欧洲歌唱大赛
《欧洲歌唱大赛》(法语:Concours Eurovision de la chanson,英语:Eurovision Song Contest)是欧洲广播联盟(EBU)主办的一项歌唱比赛,自1956年开始举办,是世界上已知最大的歌唱类比赛。在2018年欧洲歌唱大赛中,出赛的国家和地区共43个。比赛中每个国家派出一个歌手或一个乐团演唱一首自选的歌曲,之后观众透过电话、短信或网络投选最喜欢的歌手,再统计各国的票数间接选出优胜者。而胜出者所代表的国家自动成为下年赛事的东道主。在过去61届比赛,爱尔兰代表胜出了7次,是各国之冠,且是唯一完成三连冠(1992,1993,1994年)的国家,西班牙(1968,1969年)、卢森堡(1972,1973年)、以色列(1978,1979年)则是仅有的三个曾经蝉联过冠军的国家。瑞典代表胜出了6次列为第二,英国、法国、荷兰和卢森堡代表各胜出了5次并列第三。在历届优胜者中,ABBA(1974年)和席琳·狄翁(1988年)成了国际知名的巨星。在二十世纪50年代,正值欧洲战后重建,坐落于瑞士的欧洲广播联盟(EBU),成立了一个特别委员会,目的是为了研讨一个能使EBU的成员国聚在一起且“既轻松又有娱乐性”的活动。在1955年1月于摩纳哥举行的一次委员会议中,瑞士电视广播总干事兼委员会主席Marcel Bezençon设想出了以一种电视节目形式播出由各国共同参与一场国际歌唱大赛的点子,节目同步覆盖所有联盟成员国。这个赛事基于一直在意大利举办的圣雷莫音乐节,并且被认为是对直播电视节目的一个技术革新试验:在那时候,它是在广域国际网络中把许多国家聚集在一起的一个颇具野心的计划,那时候卫星电视还不存在。第一届大赛在1956年5月24日于瑞士卢加诺的市区举行的,七个国家参加了比赛,每个国家呈交两首歌曲,一共14首。这是唯一一届每个国家表演超过一首歌曲的比赛:从1957年开始历届大赛只允许每个国家一首歌曲。1956年大赛由举办国瑞士赢得冠军。这个项目有“欧洲电视一级大奖”("Grand Prix")之称。这个“一级大奖”的名称不被那些法语系的国家采纳,在那些地方这个大赛转而称为“Le Grand-Prix Eurovision de la Chanson Européenne”。“一级大奖”开始在这些国家被“Concours”(contest大赛)代替。欧洲电视网一直是用来播出国际性的新闻和体育节目的。其中也有EBU发起的其他特殊事件。然而,在公众心目中,“欧洲电视”是最容易和歌唱大赛联系在一起的。以下是首度参加国家的年份一览表:每一年度的欧洲歌唱大赛(以下简称“欧歌赛”)在上年度的冠军所在国家举行,随后由当年度东道国在前一年比赛结束后(一般是两个月内)推选当年度欧歌赛的城市、举办地。上年度年底前各个欧洲广播联盟(EBU)的成员必须在上年度(一般是)11月前表态是否参加当年度的欧洲歌唱大赛,当年度一月份举行抽签(种子队、东道主免于抽签,进入决赛),同时决定六个(某些年度当“种子五国”之一是东道主时,这个数字是五个)种子队该在何场次半决赛投票。所演唱的歌曲语言不设限,但必须是一年内(自上年度欧洲歌唱大赛后到本年度欧洲歌唱大赛该国选拔赛前)创作的新歌曲。歌手必须年满十六周岁,不允许翻唱其他歌手的作品,不允许假唱,亦即伴奏中不能使用人声或类似人声的声音。不允许超过6名歌手(包括和声演员等)同时演唱,不允许有动物参演。歌曲长度(包括所有伴奏)不允许超过三分钟。欧洲歌唱大赛自2004年起才开始举行半决赛。以下以2014年欧歌赛为例说明。半决赛(有些媒体称为“预赛”)共分两场,隔天进行。每场比赛结束后,本场比赛参与投票的十六个(第二场是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观众进行公投(通过官方提供的手机短信、电话、APP等多种方式)投票。主持人任意顺序宣布单场排名前十位的歌曲进入决赛,后几位将被淘汰。公投方式见下文“公投、成绩及名次”。决赛在半决赛结束后两天举行。所有26个代表队将分别演唱各自代表队在半决赛上演唱过的歌曲(种子队除外),随后进行公投。决赛中,可以参与公投的国家为参与本届欧歌赛的所有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派一名代表在该国宣布投票结果。所有演唱结束后,所在国(有权投票的)观众可通过手机短信、电话、手机应用等多种方式投票选择本场欧歌赛的优秀歌曲。投票结束后,各国将宣布公投结果。按照2016年新的欧歌赛规则,各国的专家顾问和民众分别进行评分、投票。专家顾问评分结果由各国开票人员宣布,而民众投票结果则在统一计算后由主持人公布统计结果。投票实行回避原则,即一国观众、专家顾问不能给本国的歌曲投票、评分。按照2016年欧歌赛规则,分数与排名对应关系如下:专家顾问评分结束后,该国的一名开票人员将宣布该国投票结果。以法语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的比利时、法国、瑞士等国家以法语宣布结果,主持人以英语复诵结果;其他国家以英语宣布结果,主持人以法语复诵结果。总分最高者为本年度冠军。如果多个国家或地区总分相同,得到前十评价的国家的数量更多的参赛者列前;得分来自的国家数量相同时,获得第一名多者列前;第一名数量相同时,获得第二名多者列前,以此类推。长期以来,欧洲歌唱大赛出现了“地方性”的投票现象。“地方性”投票包括以下几个区域:这些地区国家几乎都会给本区域国家以绝对高分,原因是该国普遍对本地区各个国家的音乐有所了解,但政治亦是主要因素之一。

相关

  • NCBI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简称NCBI)是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LM)的一部分(该图书馆是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一部分)。NCBI位于美国马里兰
  • IL10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0),也称为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 inhibitory factor,CSIF),是一种抗炎症细胞。在
  • 神经病周边神经病变(英语:Peripheral neuropathy,缩写PN)俗称神经系统疾病,是指神经系统的疾病或异常状态下的神经系统 。虽然在大众文化中神经病常常是一种代替精神病的说法,但神经病实
  • UNAIDS行政总监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英语:Joint United Nations Programme on HIV and AIDS,缩写UNAIDS)是全球范围内组织、推广及协调世界艾滋病运动的机构。规划署旨在唤起全球对艾滋
  • 可待因可待因(Codeine),化学式为C18H21NO3,是一种鸦片类药物(opioid),有止痛、止咳和止泻的药效,它的硫酸盐或磷酸盐常用于药品中。可待因是一种存在于鸦片中的生物碱,含量约占0.7-2.5%。它
  • 克罗托那的米罗克罗托那的米罗(希腊语: Μίλων; gen.: Μίλωνος)是一位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来自克罗托那的摔跤能手,曾在奥林匹克运动会和皮锡奥斯比赛,会上获6次摔跤冠军,其名字至今
  • 爱留根纳裘安纳·斯哥德·艾儒吉纳(英语:Johannes Scotus Eriugena, c. 815 – c. 877),又称爱留根纳(Eriugena)是爱尔兰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与诗人。他因为译注亚略巴古的伪丢尼修(Pseudo-
  • Netscape ISP网景通信(英语:Netscape Communications ),以前称为网景通信公司(Netscap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大部分通常被简称为网景(Netscape)。网景曾经是一家美国的电脑服务公司,以其
  • 化学及热力学中所谓熵(英语:entropy),是一种测量在动力学方面不能做功的能量总数,也就是当总体的熵增加,其做功能力也下降,熵的量度正是能量退化的指标。熵亦被用于计算一个系统中
  •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IRF)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total internal reflection fluorescent microscope,TIRFM),利用光线全反射后在介质另一面产生衰逝波的特性,激发荧光分子以观察荧光标定样品的极薄区域,观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