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昼

✍ dations ◷ 2025-07-17 18:50:07 #极昼
极昼(英语:Polar day,俗称 Midnight sun)又称永昼,是发生在北极圈以北或南极圈以南的极区夏季,有着午夜时分依然能够看见太阳的自然景观。大约在夏至(约是北半球的6月21日和南半球的12月22日)的时候,在晴朗的天气下,整整24小时都能看见太阳。在极区,随着与极点的接近,每年可见午夜太阳的天数逐渐增加。虽然近似定义上的极圈,但可见午夜太阳的地区,如下所述,会向赤道推近约90公里(55英里),并且最远的距离和确切的纬度,依据地势每年都略有变化。由于南极圈以南除了研究站之外,没有永久性的人类居住区,所以人们能经历午夜太阳的国家和领土仅限于北极圈以内的区域:加拿大的育空、奴纳武特和西北地区,国家则有冰岛、芬兰、挪威、瑞典、丹麦(格陵兰)、俄罗斯和美国的阿拉斯加州。 芬兰的领土有四分之一在北极圈内,而在该国的最北端,太阳有60天不会没入地平线下。在挪威的斯瓦巴,欧洲最北的居住地区,大约从4月19日至8月23日都没有日落。最极端的地点是两极,在那里,太阳可以连续出现半年。北极从3月下旬到9月下旬有6个月的午夜太阳(极昼)。相反的现象是太阳整天都逗留在地平线下的极夜,会发生在极区的冬季。由于地球相当可观的转轴倾角(大约23度27分),在高纬度地区的夏天,太阳不会下沉。 太阳在夏至期间,会在极圈内连续出现超过24小时,在距离极点仅100 km(62 mi)的地区,在六月可以持续数星期。在这些的纬度地区,午夜太阳通常被称为极昼。在两极点,太阳每年只在春分升起,然后到秋分才落下。太阳在地平线上的六个月里,它在观测者周围不断盘旋并逐渐上升,直至夏至到达在天空中的最高点,然后下降直至消失在地平线下。由于大气折射和太阳不是一个点而是一个约半度大小的圆盘面,所以在极圈内看见的午夜太阳有可能已经在地平线下,但不会超过一度(取决于当地的条件)。例如,以午夜太阳出名的冰岛,大部分地区(格里姆赛岛除外)都在极圈以南一些。同样的原因,在两极点的日照期间也比六个月稍长一些。甚至在北方的苏格兰(和纬度类似的地区,如圣彼德堡)在夏至前后的曙暮光会在天空持续整夜。在明显高于海平面地区的观察者,由于在高处看地平线的"倾角",可以体验到午夜太阳持续的时间会延长。“午夜太阳”一词是指在北极圈以北与南极圈以南,连续24小时的日照时间。但是其它由时区和夏令时所引起的现象,有时也被称为“午夜太阳”。例如,在阿拉斯加的费尔班克斯是在北极圈以南的地区,但是夏至的太阳在上午12:47才西沉。这是因为费尔班克斯的时间比该地方时间提早了51分钟,并且又实施夏令时。费尔班克斯的经度是西经147.72,应该以西经150度(UT-10)的地方时作为标准时间,但为了全州的一制性,使用的是西经135度(UT-9)为标准的时间。这意味着太阳中天的时间是下午12:51,而不是中午12:00。如果需要真正“午夜太阳”的精确时刻,就需要知道观测者的经度、当地的民用时和均时差,经由计算才能得知。太阳最接近地平线的时刻,就是观测者所在位置的"午夜太阳"出现时刻,一般而言就适当地地方时的午夜时间(12:00)在格林威治子午线东方,每增加经度1度,午夜的时间就会提早4分钟;而当地民用时的协调世界时(UTC,也称为GMT)也会每一时区提早1小时。加入这两个的影响,再加上均时差(取决于日期):给订日期的计算结果是正值,意味着太阳的运行比其平均位置略为超前,因此必须减去该值。例如,计算挪威北角 6月21/22日的午夜时刻。当地的经度是东经25.9度,因此时间会比格林威治子午线早103.2分钟,但是夏天的民用时比GMT早2小时(120分钟)。在夏至的均时差是-2.0分钟,因此太阳位置最低的时刻发生在120 – 103.2 + 2.0,午夜的时刻是中欧夏令时间 00:19。在其它的日期,唯一不同的是均时差,所以这在一段时期内仍然是合理的估计。在这个时刻的前后45分钟内,经度不超过5度,太阳的高度差异大约只有0.5度。太阳的位置在地平线下6度(或7度)以内,纬度大约在北纬60° 34'(或59° 34')以北,或南极圈以南,能体验的是午夜黄昏而不是午夜太阳。一些白天的活动,例如看书,在没有人工照明的晴朗夜晚依然可以进行。白夜已经成为俄罗斯圣彼德堡共通的信条(特征),它们发生在6月11日至7月2日,而在6月最后10天的庆祝活动,在当地文化称为白夜节(英语:White Night festivals)。在北极圈,从6月12日至7月1日可以看见午夜太阳。越往北方,旅行者可以经历的午夜太阳时期越长:在欧洲大陆最北的地点,挪威的诺尔辰角,午夜太阳从5月14日持续到7月29日。在北边更远的群岛中,斯瓦巴从4月20日持续到8月22日都会出现午夜太阳。

相关

  • 暂时失去知觉假死可以指动物的:
  • 拉丁文拉丁语(拉丁语:lingua latīna,IPA:),是印欧语系的意大利语族语言,于古罗马广泛使用,至少可追溯至罗马帝国的奥古斯都皇帝时期,当时所使用的书面语称为“古典拉丁语”。拉丁语是最早
  • 热能食物热量(英语:Food energy),泛指食物经过消化,通过细胞的代谢,所能获得的能量。单位以每公克焦耳或每公克卡路里方式表示。在实验室中,将食物燃烧,去计算其燃烧所消耗的重量,与其加
  • 核碎裂核破裂(核碎裂,英语:Karyorrhexis)是垂死细胞的核的破坏性碎片化,染色质不规则地散布在细胞质内。经常在固缩之后发生,核破裂之后会发生核溶解,都可能是细胞程序性死亡和坏死的结果
  • 头孢噻肟头孢.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
  • 焦磷酸盐焦磷酸盐(英语:Pyrophosphate)是焦磷酸的盐。焦磷酸盐又称二磷酸盐或双磷酸盐(英语:Diphosphate)。在食品添加剂中,焦磷酸盐的代号是E450。除了正盐以外,也有一些焦磷酸的酸式盐存在
  • 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克里斯蒂安·亨德里克·珀森(Christiaan Hendrik Persoon,1761年2月1日-1836年11月16日)为真菌分类学家。
  • 肾结石肾结石(英语:Kidney stones)是尿液中的矿物质结晶沉积在肾脏里,有时会移动到输尿管。它们的体积小至沙粒般,也有些大到像个高尔夫球。较小的肾结石常会随尿液排出体外,但如果直径
  • 高放射性废物高放射性废物是核燃料再处理中制造的废物,主要以两种形式存在:核燃料再处理中产生的废液以及液态高放射性核废料在玻璃化过程中生成的废物。液态高放射性废物在等待玻璃化的过
  • 免疫能力低下免疫缺陷(英语:immunodeficiency)是指免疫系统抵抗传染病的能力失常或欠缺。免疫缺陷还可能降低肿瘤免疫监视功能。免疫缺陷多为继发性(secondary)免疫缺陷,不过也有些人生来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