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奥尼父子

✍ dations ◷ 2025-04-12 09:36:35 #新西兰建筑师,爱尔兰裔新西兰人,奥克兰人,1824年出生,1825年出生,1855年出生,1895年逝世,1923年逝世,爱尔兰建筑师

爱德华·马奥尼(1824 或 1825 – 1895/4/28 )是托马斯·马奥尼(1855–1923)的父亲,小马奥尼是他父亲的重要拍档,他们都是新西兰籍的著名建筑师,作品主要位于奥克兰。他们是歌德复兴式建筑流派的代表人物,但在他们的一些作品中,也有其他的建筑风格掺杂,如木制结构、石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他们的作品中,无论是公共建筑(尤其是教堂)或是私人建筑,许多在今天都依然保留着。可以说,他们为奥克兰留下了宝贵的建筑遗产。

大约1824年,爱德华·马奥尼(即老马奥尼)出生在爱尔兰的科克郡的巴林科利格,其父母不详。年轻时,老马奥尼曾是他叔叔的学徒。老马奥尼的叔叔,即约翰·马奥尼,是一名身在科克郡的建筑师和建筑商。在当时,科克郡吸引了大批有名的歌德复兴式建筑流派的建筑师。大概在1848到1849年间,老马奥尼跟玛格丽特·贝利结婚。在1854年,因为当时爱尔兰的教堂建筑师发展前景令人悲观,再加上欧洲正处饥荒和黑死病肆虐的时期,老马奥尼就决定,带着一对11岁的孩子和妻子,坐乘电讯号,全家搬迁到澳大利亚的阿德莱德市,并在1855年的1月抵达。1855年底,他们又全家前往新西兰的奥克兰市,并在1856年2月抵达。托马斯·马奥尼正是在首段航行中出生的,具体日期是1855年12月12日。关于“马奥尼”这一姓氏,有一点值得注意。在马奥尼一家搬迁到奥克兰之前,他们姓氏的英文拼法是“Mahony”,而在三儿子托马斯·马奥尼出生后,老马奥尼把他们家族的姓氏拼法改成“Mahoney”,目的是以免跟爱德蒙·马奥尼混淆,但这点区别,在中文音译手法当中,很难得到体现。爱德蒙·马奥尼,他是奥克兰当地一位很有威望的法务官,同时也在当地拥有相当数量的建筑和木材生意。

1861年爱德华·马奥尼重拾建筑师旧业,当时以简约哥特式的手法,设计了位于帕内塔区的圣约翰巴蒂斯塔教堂。庞比森区的圣玛利亚修女附属礼拜堂(1866年)跟上述的教堂一样,都具有突出的共同点,例如良好的室内采光和斜拉式房顶设计。因为当时有人在新西兰的科罗曼德尔半岛发现了金矿,所以老马奥尼在1867到1870年间都留在半岛的泰晤士镇里。1870年,他重新投入到建筑工作。他先后设计了圣佐治公会教堂(设计于1871年,位于泰晤士)、圣高隆长老会教堂(设计于1876年,位于沃克沃思)、圣三一教堂(设计于1878年,位于达加维尔)、圣安德鲁教堂(设计于1881年,剑桥)。1876年,年轻的托马斯·马奥尼加入了父亲的建筑事业,他们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马奥尼父子。1870到1880间,马奥尼父子的作品数量呈现爆炸性增长,其中包括了银行、酒店、天主教教堂和学校。爱德华·马奥尼也因此成为一位成功的建筑师,并在哈贝街盖起了私人奢华住宅(圣玛丽斯贝大宅),购置了马车、雇佣了车夫和佣人。

爱德华·马奥尼被认为最出色的作品,是位于奥克兰凯伯山口大道的圣公会墓葬教堂,设计于1881年。教堂的修建是为了方便在奥克兰新城郊的居民。为了表现教堂庄严朴素的特点,教堂本身的设计运用了大量染色贝壳杉。这样的运用,使得教堂内部显得高耸、明亮和柔和,这样的效果一直为人所称道。这座教堂的七面后殿,在新西兰众多的教会建筑中,可谓独树一格。爱德华·马奥尼本人在建筑界和公共事务上也很活跃。他是“地区教育委员会”的会员,在1878年他设计了位于西蒙德斯街的奥克兰语言中学。成立于1880年12月23日的奥克兰建筑师学会,爱德华·马奥尼也是会员之一,他在1881年当上学会的财务主管,但此职实为名誉性,实际业务操作由他两个儿子,托马斯·马奥尼和罗拔·马奥尼负责,老马奥尼在1885年退休。1886年,老马奥尼的位于牛顿(位于新西兰)的圣本尼迪教堂(木质)受大火破坏。1887年,托马斯把教堂改为砖块设计,教堂在原址重建。圣母玛利升天教堂,设计于1877年,建成于1888年。从1905年往后的20余年,一直由威廉·马奥尼阁下管理。他是爱德华·马奥尼的其中一个儿子,同时也是第一个在新西兰本土出生的天主教神父。

1880年,爱德华着手开始奥克兰的圣帕德里克大教堂扩建设计。1884年到1885年,中殿的扩建工程按照爱德华的设计进行,但后来的内殿、储物间和双面附属礼堂则有托马斯负责完成。最终,扩建后圣帕德里克以庄重和威严的大教堂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

托马斯的教堂作品并不多见,其中圣女玫瑰经教堂(设计于1912年,位于哈密尔顿)是他唯一一座运用了现代古典手法的作品。他1919年的作品圣灵教堂(位于德文波特),在风格上又重新回到了哥特式。在这里,恰恰显现了托马斯跟他父亲的共同点。1865年设计的圣弗朗西斯·德·塞尔斯教堂,其中教堂的太平间,老马奥尼也是运用了哥特式风格。1892年,教堂的太平间从西蒙德斯街原址,穿过怀特玛塔港,迁到了维多利亚山的山腰上。托马斯有许多世俗性的建筑作品:第一件作品就是詹士·威廉逊的意大利风格住宅,巴霍姆斯特德,位于希尔斯伯勒区,设计于1877年;1888年到1890年,他又设计了具有法国文艺复兴风格的奥克兰海关大楼;1900年,他设计了位于迪尔街的一片平房公寓;新西兰银行位于奥克兰内的所有分行;以及奥克兰里的许多仓库。1910年,托马斯设计了一个位于里默拉哥特式风格的教会社区中心。就如老马奥尼一样,托马斯在建筑界算是颇有地位。1907年,托马斯就成为奥克兰建筑师学会的主席,并于1913年到1914年担任新西兰建筑师学会主席。

托马斯明显更善于社交和有风度,同时也他精通法文和德文。于他父亲,性格上就更显得腼腆。同时托马斯更是一位技艺精湛的画师,他师从于J. B. C. Hoyte。曾经有段时候他徒步游历新西兰北岛,目的就是为了写生。1889年11月26日,托马斯跟Charlotte Wallnutt结婚,二人育有3个女儿。

爱德华·马奥尼死于4月28日,托马斯死于9月8日,爱德华妻子死于1891年,托马斯妻子死于1926年。

相关

  • 阿瑟·柯南·道尔阿瑟·伊格纳修斯·柯南·道尔爵士(Sir Arthur Ignatius Conan Doyle,1859年5月22日 - 1930年7月7日),英国作家、医生。因塑造了成功的侦探人物──福尔摩斯,而成为侦探小说作家
  • 斯内弗卡拉斯内弗卡拉(英语:Sneferka)是一位埃及早期国王的塞拉赫名,他可能统治于第一王朝末期。他统治的确切时间长度是未知的,但一般认为是非常短的,他在王表中的时间顺序暂不清楚。斯内弗
  • 大德科学园区大德科学园区(韩语:대덕연구개발특구 / 大德硏究開發特區)是一座位于大韩民国大田广域市儒城区的科学园区。大德科学园区成立于1974年,是韩国最大的科学园,被称为“韩国科技的摇
  • 徐熙媛徐熙媛(1976年10月6日-),籍贯山东临沂,中华民国国籍,成长于台湾台北市,为台湾知名女艺人、演员、歌手、节目主持人、作家,艺名大S,是徐熙娣(小S)的二姐。1994年和妹妹徐熙娣(小S)以双人女
  • 腾格里山脉坐标:62°40′00″S 60°06′00″W / 62.66667°S 60.10000°W / -62.66667; -60.10000腾格里山脉(保加利亚语:Тангра)是南极洲的山脉,位于南设得兰群岛的利文斯顿岛,长30公
  • 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联合国常务副秘书长是联合国秘书处的一个事务首长。这一职位是在第七任联合国秘书长科菲·安南的提议下,于1998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第51/12B号决议》所设立。虽然常务副秘书
  • 亚吉铁路亚吉铁路是连接非洲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和吉布提首都吉布提市的铁路,为两国共同所有,目前也分别是两国唯一的铁路。2016年开通后,成为非洲第一条跨国标准轨电气化铁路,全
  • 阿卜杜拉·巴达维敦阿卜杜拉·伊卜尼·艾哈迈德·伊卜尼·巴达维(马来语:Tun Abdullah bin Haji Ahmad Badawi;1939年11月26日-),马来西亚前巫统主席,第五任总理(2003-2009),也是马来西亚任期第二短的总
  • Macross Plus《Macross Plus》是超时空要塞系列于1990年代中期发行的OVA,由TRIANGLE STAFF制作。描述初代超时空要塞故事后30年,统合军于外星殖民地开发新式可变型战斗机的始末。本片共分
  • 桥本和仁桥本和仁(日语:橋本 和仁/はしもと かずひと  ?,1955年6月23日-),日本化学家,专长物理化学。现任东京大学教授、日本国际奖检讨委员会委员。1978年(昭和53年)东京大学理学部化学科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