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第八识
✍ dations ◷ 2025-02-23 14:27:27 #第八识
阿赖耶识(梵语:आलयविज्ञान,ālaya-vijñ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也称为一切种子识(sarva-bījaka-vijñāna)、异熟识(vipāka-vijñāna)、阿陀那识(ādāna-vijñāna)(即“持身识”之义),即是八识(aṣṭa-vijñāna)、丈夫识。“阿赖耶识”是瑜伽行唯识学派主要依据《解深密经》而提出的学说,是这个学派的基本理论基础之一。如来藏学派进而认为,阿赖耶识是三乘佛法的唯一所依之如来藏,即真如的因地别名之一。也称为八识田、识田,谓其如同诸种子植入田中可育化万有、业报。阿赖耶识属第一能变识,玄奘《成唯识论》有关有情的八识所属能变识的说明如下:阿赖耶(ā-laya)在《阿含经》中已经出现,原是用于表示执著的一般术语。根据无著《摄大乘论》,说一切有部所传《增壹阿含经》中,曾提到阿赖耶。说一切有部《增壹阿含经》或《如来出现四德经》都未传入中国,皆已失传。但日本学者月轮贤隆考证,这段经文相当于巴利文三藏《增支部》〈四法品〉第128经,汉译《增壹阿含经》〈四谛品〉第3经,应是源自上座部共有的传承。在《俱舍论》与《清净道论》中,也曾援引类似经文,皆以阿赖耶为执著之意。在《解深密经》中,将阿赖耶(ā-laya),列为识之一,解释为“住着”“摄受、藏隐”,这个含义可能源自它的梵文词根 √lī 。佛教界一般将阿赖耶识学说的最早完整论说追溯至《解深密经》: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颂曰: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一切种子如瀑流,恐彼分别执为我。无著《摄大乘论》中,引证《阿毘达磨大乘经》为阿赖耶识学说的起源。部派佛教时期对心意识三分理论就有了仔细的研讨,但被说一切有部列为参考异说,在佛教早期的有关论述中,主要采用异熟识或结生识等术语。在瑜伽行唯识学派中,转而使用“阿赖耶识”这个原来作为异熟识别名的术语来表示第七识、意识及前五识的根本。按佛教界的一般看法,阿陀那识和阿赖耶识,这两个异熟识别名,在佛教初期经论中没有出现,是因为它们以功能得名,而且行相十分微细,如《解深密经》中说:阿陀那识的行相微细,所以佛陀于凡夫及二乘前不演说;又如唐译四十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八:“如是甚深阿赖耶识行相微细究竟边际,唯诸如来住地菩萨之所通达,愚法声闻及辟支佛、凡夫、外道悉不能知。”《大乘密严经》指出“阿赖耶识恒与一切染净之法而作所依”,但其本体藏识却是“性常圆洁不增不减”。无著和世亲遵崇如来藏法义,引入了藏识(识藏)和如来藏释义。后世论师又依据《楞伽经》等,向阿赖耶识增加了别名无垢识即善净八识,如玄奘《成唯识论》:唯识宗认为,八识在因地凡夫位时阿赖耶性重故名为阿赖耶识,为一切诸法所依。阿赖耶识是唯识学的核心范畴,是根本识、是持身识能持种,其它各识(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都由衪生出。自无始以来,阿赖耶识就含藏着净染万法种子。如果对“万法从心而起”这一真理不明了,就称作“无明”。此“无明”是产生其他无明的根本,所以又称为“无始无明”(“根本无明”),并由此产生人、法二我执等烦恼的“枝末无明”。而这一切都是凡、愚未亲证阿赖耶识前的本能状态。唯识宗认为:“阿赖耶识所含藏的有漏有为法种可经由所造的善恶业所薰习而转变善染性,以业种子为增上缘而招感异熟果,故亦称为异熟识,它是以阿赖耶识之果相命名。”部分论师称:“当阿赖耶识中之异生阿赖耶性断除后改名为异熟识,或称阿摩罗识,又称第九识”,其实本体同第八识,只是含藏的内容不同而有异名,它仍是因果业报之主体。依据《大乘密严经》:“阿赖耶识”就是“藏识”,即“如来藏”。世亲《唯识二十论》:其立论依据是《华严经》:“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心如工画师,能画诸世间,五蕴悉从生,无法而不造,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应知佛与心,体性皆无尽。”现代研究者如印顺称:对于阿赖耶识的性质,唯识学中又分两派:在《大智度论》中,龙树曾提出,佛说六识,意识所缘的诸法都是生灭法,如果存在“我法”的话,应该有第七识去识别它,但是没有第七识存在,因此无我。清辩论师等人解读龙树著作,以真如转依为假名,只立六识。玄奘引证《楞伽经》说八识作为回应。相传龙树曾为《华严经》作注疏,但在龙树著作中,未曾提及阿赖耶识的存在,因此有人认为,阿赖耶识学说在龙树时代应尚未出现,阿赖耶识的建立,可能是为了回应龙树中观学派提出的质难。月称《入中论》认为,不需要立阿赖耶识。有研究者认为(谁?),如来藏学派中,有人因为断章取义佛经的义理而误认为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在讲说如来藏的经典中,如来藏乃实相第一义谛。等同于多个其他名词。如佛性、法身、自性涅槃、真如法性、实际、圆觉等皆与圣谛如来藏同义异名。 而“阿赖耶识、八识、含藏识”等等,皆是有漏法。如来藏乃为法身在缠,而阿赖耶识乃人身五蕴之识主,一为实相圣谛,一为我执妄识,不可与如来藏第一义谛相提并论。
相关
- 基因工程基因工程(英语:genetic engineering,又称为遗传工程、转基因、基因修饰)是一种使用生物技术直接操纵有机体基因组、用于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的技术。包括了同一物种和跨物种的基
- 人造放射性同位素(英语:radionuclide,radioactive nuclide 或 radioactive isotope),是指原子核不稳定、具有放射性的核素。每种元素的原子都有着很多种同位素,同种元素的同位素的原子
- 肺性心肺性心即肺性心脏病(cor pulmonale,CP),是肺的疾病引起肺循环障碍,导致肺动脉压亢进,造成右心室肥大扩张的状态。会出现发绀、颈静脉充血、水肿等症状。
- 肠外营养肠道外营养(parenteral nutrition)是将营养送入静脉中,而非一般地食入后消化。注入的营养品是由专业的制药公司制造,其营养品富有高度养分,包含了葡萄糖、盐、氨基酸还有脂肪等等
- 查尔斯·汤斯查尔斯·哈德·汤斯(英语:Charles Hard Townes,1915年7月28日-2015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格林维尔,美国物理学家、教育家。让汤斯闻名的是激微波的理论和应用,其中他得到
- ···氢键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是一种永久偶极之间的作用力,氢键发生在已经以共价键与其它原子键结合的氢原子与另一个原子之间(X-H…Y),通常发生氢键作用的氢原子两边的原子(X、Y)都是
- 内子妻,是男女婚姻中对女性配偶的称谓,与夫相对应。台湾话中将妻子雅称为牵手,清国初年台湾文献记载台湾原住民族、平埔人称妻为牵手,后受台湾不同族群广泛使用,向外人谦称自己配偶;而
- 乙硒醇乙硒醇(分子式:CH3CH2SeH),是一种硒醇类的有机化合物,常见硒醇之一,结构上由乙醇中的氧原子被硒替代得到,但键角比乙硫醇小,约为91度,略比乙碲醇大。常温下为无色透明油状液体,微溶于
- 总图书馆国立台湾大学图书馆(英语:National Taiwan University Library,简称台大图书馆)是国立台湾大学所属各图书馆之总称。除总图书馆外,尚有医学院及社科院(含万才法律图书馆)二所学院图
- 湿润性大陆气候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又称湿润大陆性气候,是一种气候类型,温度变化较大。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本气候的降水分布较为均匀。温带阔叶林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