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坡肉

✍ dations ◷ 2025-10-20 05:56:53 #东坡肉
东坡肉(又名滚肉、东坡焖肉),江、浙菜名,用五花肉炖制而成。一般是一块约二寸许的方正形五花肉,一半为肥肉,一半为瘦肉,入口肥而不腻,带有酒香,十分美味。相传此菜由宋代大文豪苏轼所发明。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故此得别号苏东坡),祖籍四川。他不仅是著名的文学家,还是一位精于烹饪的美食家。苏轼于元丰二年十二月(1080年)被贬于黄州时生活落魄,幸得好友马梦得为他购得城东废地数十亩,得以筑东坡雪堂安身其中。在贫困的生活中,他仿制前人的做法改良,以黄酒作酱汁底料、将猪肉小火慢煨成红烧肉;制成后猪肉色泽红润,酱汁浓稠,风味香醇,更为其题《猪肉颂》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此菜在黄州发起,后传至邻近的南宋首府杭州,发扬光大,遂成杭州名菜。由于是苏东坡改良而成,被称为东坡肉。另有一说,相传北宋元佑年间(约公元1090年),苏东坡任杭州知事,发动民众疏浚西湖。竣工后为犒劳民工,吩咐家人将百姓馈赠的猪肉,按照他总结的经验“慢着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烹制成佳肴,与酒一起分送给民工,家人误将酒肉一起烧,结果肉味特别香醇可口。人们传颂东坡的为人,又将此独特风味的块肉命以东坡肉。经历代厨师的不断总结发展,而被公推为杭州第一名菜。

相关

  • 漂白水漂白剂是一些化学物品,可透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色分子反应成无色分子,来将颜色去除或变淡以达至漂白物品的功用。漂白剂依据其在漂白过程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所担任的角色来区分
  • 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英语:Ordovician–Silurian extinction event),也称奥陶纪大灭绝(英语:Ordovician extinction),在地球历史上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名列第二,发生在4.45亿年前,
  • 南卡罗来纳南卡罗来纳州(英语:State of South Carolina),简称南卡州,是美国东南方州份中的一州,曾是美国早期13州联盟里的南卡罗来纳省(Province of South Carolina),在反抗英制高税的美国独立
  • 出水出水(Sweating),在西餐中,指用一点油或是奶油以小火加热蔬菜,而且频繁的搅拌及翻动,确保由蔬菜中渗出的水分都蒸发了。出水会让蔬菜比较嫩,甚至有时会有半透明的外观。一般若要在液
  • 肌抽跃癫痫合并红色褴褛肌纤维症肌抽跃癫痫合并红色褴褛肌纤维症,简称MERRF症候群(Myoclonic Epilepsy with Ragged Red Fibers Syndrome),是一种罕见线粒体遗传疾病,在患病几率约是10万人中有1.5人,根据线粒体
  • span class=nowrapCeClsub3/sub/span三氯化铈,别名氯化铈、氯化铈(III),化学式CeCl3。无色易潮解块状结晶或粉末。露置于潮湿空气中时,迅速吸收水分生成组成不定的水合物。易溶于水,可溶于乙醇和丙酮。水合物直接在
  • ɽ̊清卷舌闪音是一种辅音,国际音标(IPA)记作⟨ɽ̊⟩,X-SAMPA音标则写作r`_0。此音在迪维西语的一些方言中,被当作是/ʂ/的另一种发音。清卷舌闪音的特征包括:当符号成对出现时,左边的
  • 黄休复黄休复,字归本,一作端本。北宋蜀(今属四川)人。曾校《春秋》三传。热衷于道术,曾受业于处士李谌,隐居不仕,靠卖丹药养家。精通画学,收藏甚富,著《益州名画录》三卷。另有《茅亭客话》
  • 经济政策经济政策(economic policy),指政府在经济领域所采取的政策,主要包括财政与税收政策、货币政策、贸易政策等。政府几乎在所有方面使用。有几个例子类型的经济政策包括:
  • 荷尔德林约翰·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Johann Christian 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年3月20日-1843年3月7日),是一名德国浪漫派诗人。他将古典希腊诗文移植到德语中。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