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里斯丁

✍ dations ◷ 2025-07-21 14:09:54 #前12世纪建立的国家或政权,前10世纪终结的国家或政权,阿勒颇历史

帕里斯丁王国,是赫梯帝国崩溃后主要的继承国之一。其位置在今天的叙利亚西北部和土耳其东南部。

前12世纪,一度控制整个安纳托利亚和叙利亚西北部的赫梯帝国由于尚不明确的原因突然崩溃。随后,这一地区建立了大量新赫梯王国和城邦。帕里斯丁是其中位于今天土耳其东南部和叙利亚西北部的一个国家,其领土覆盖了西至安条克,东至阿勒颇,南至哈马的广阔区域。前10世纪,帕里斯丁被分为哈马、比特阿古西(英语:Bit Agusi)、帕丁(英语:Pattin)等几个国家。

目前对于帕里斯丁的了解主要来源于国王泰塔及其王后。土耳其哈塔伊省的特尔·塔伊纳特(英语:Tell Tayinat)考古遗址被认为是帕里斯丁的首都基那卢亚所在地。在那里发现过两个定居点,一个是爱琴海文明的渔业定居点,另一个是在其上方的铁器时代叙利亚-赫梯城市。后者即被认为是当时的首都遗址,出土文物中发现了Walistin的拼写。

在叙利亚Shaizar(英语:Shaizar)出土的一块石碑上也发现了帕里斯丁的名字。碑文显示,这是国王泰塔的王后库帕皮亚的纪念碑。另外在Meharde(英语:Meharde)发现了一块与国王泰塔相关的石碑,也显示了与帕里斯丁的关联。在2003年,一座带有卢维语题字的泰塔王雕像在阿勒颇城堡内出土,进一步证实了帕里斯丁的范围和影响。

经语言学家解读,出土文物中的国名很有可能读作Palistin 。这一名称与“非利士”(埃及语:Peleset,希伯来语:P'lishtim)的相似性使得一些考古学家认为帕里斯丁与日后的非利士人间存在紧密的联系,甚至是其起源地之一 。然而,这一观点存在争议。叙利亚其他考古遗址中出土的文字显示了Wadasatini / Padasatini的拼写,以及Walistin的拼写也同时存在,且无法证明两个字母之间可以混用。其他差异包括帕里斯丁遗址中出土的赫梯式陶器与爱琴海文明的陶器式样截然不同,以及帕里斯丁国王的赫梯式名字。

目前流行的假说认为,曾有一批来自爱琴海地区的定居者迁移至基那卢亚,虽然最后被当地居民同化,但却为此地留下了爱琴海文明式的名字,这一地名后来又影响了迁移至此的非利士人。

相关

  • 国土佣仆德意志雇佣步兵(德文单数形:Landsknecht;复数形:Landsknechte)是十五世纪晚期到十六世纪欧洲(尤其是德国)的长枪佣兵与步兵支柱。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素有万用佣兵之称。德文由Lan
  • 不丹2019冠状病毒病不丹疫情,介绍在2019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在不丹发生的情况。2020年3月6日,不丹宣布确诊首例新冠肺炎病例。患者为美国游客,3月2日从印度进入不丹。
  • 两西西里王国两西西里王国(那不勒斯语:Regno d’’e Doje Sicilie;西西里语:Regnu dî Dui Sicili;意大利语:Regno delle Due Sicilie;西班牙语:Reino de las Dos Sicilias)是1816年至1861年存在
  • 奥斯威辛奥斯威辛(波兰语:Oświęcim;德语:Auschwitz,译为“奥施维茨”,又译“奥修维兹”、“奥许维兹”、“奥斯威钦”)是波兰小波兰省的一个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纳粹德国将其面积最大
  • 野狗野犬或野狗可以指为
  • 麂羚麂羚即麂羚亚科(Cephalophinae)的动物,是非洲的特有种。麂羚是一类害羞、神秘的小型羚羊,经常躲在森林里。麂羚属的成员经常住在森林里,而灰麂羚属的灰麂羚则更喜欢住在灌木丛里
  • 腓尼基腓尼基(腓尼基语:����‬;英语:Phoenicia;希腊语:Φοινίκη;阿拉伯语:فينيقية‎;埃及语: ())是古代地中海东岸的一个地区,其范围接近于如今的黎巴嫩和叙利亚。为了便于修筑堡垒以
  • 信德省信德省(信德语:سنڌ;乌尔都语:سندھ‎‎;Sindh)位于南亚次大陆的西南角、巴基斯坦东南部,印度河下游,是巴基斯坦四个省份之一,以面积计排行第三。东邻印度,南邻阿拉伯海,西边与伊
  • 浊卷舌边擦音浊卷舌边擦音(Voiced retroflex lateral fricative)是一种辅音,使用于一些口语中。国际音标(IPA)没有给出专属此音的音标,但可以透过在卷舌边近音⟨ɭ⟩后加上较高符号(英语:Relativ
  • 天主教水牛城教区天主教水牛城教区(拉丁语:Diocesis Buffalensis;英语:Roman Catholic Diocese of Buffalo)是美国一个罗马天主教教区,属纽约总教区。教区于1847年4月23日成立。教区管辖纽约州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