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卧儿帝国

✍ dations ◷ 2025-07-07 07:02:51 #莫卧儿帝国
莫卧儿帝国,又称莫卧儿王朝、蒙兀儿王朝(波斯语:شاهان گورکانی‬‎ Shāhān-e Gūrkānī;乌尔都语:مغلیہ سلطنت‬‎‎;英语:Mughal Empire,1526年-1858年),是成吉思汗和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自阿富汗南下入侵印度建立的征服王朝。“莫卧儿”即波斯语中“蒙古”一词的转音。在帝国的全盛时期,领土几乎囊括整个印度次大陆,以及中亚的阿富汗等地。帝国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但是统治者是信奉伊斯兰教、有察合台汗国贵族血统、波斯化的蒙古人。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属于帖木儿王朝的后代。帝国政府是信仰伊斯兰教的穆斯林,波斯语是宫廷、公众事务、外交、文学和上流社会的语言。而基层则是印度各种姓普罗大众组成,主要信仰婆罗门教,使用梵语,印地语,泰米尔语等数佰种印度语言。政权在第二代胡马雍时期曾一度衰落,后在第三代皇帝阿克巴时期进入全盛时期。自第三任皇帝阿克巴一直到第六任奥朗则布统治时期是莫卧儿帝国的全盛时期,帝国的疆域经过逐步的扩张而达顶峰,经济繁荣。奥朗则布去世后,莫卧儿帝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江河日下,并马拉塔帝国崛起,续渐被大英帝国的东印度公司所掌控。1857年,印度土兵叛乱爆发,英国平定叛乱后,隔年流放没有实权的莫卧儿帝国皇帝,直接统治印度。帖木儿帝国被乌兹别克汗国的昔班尼所灭,其皇室后代巴布尔率军入侵南亚次大陆,并建立莫卧儿帝国。 巴布尔逝世后,其子胡马雍继位。在1540年为苏尔王朝的舍尔沙击败,被逐出印度,但是他随即重整兵力,于1555年乘苏尔王朝内乱之机卷土重来,恢复了帝国。这一时期,莫卧儿帝国内部实行文化融合和宗教宽容政策。惟这一政策在第四代皇帝贾汗吉尔时期,因地方叛乱而停止。到了第五代皇帝沙·贾汗时,莫卧儿帝国空前强大,但由于沙·贾汗大兴土木和赋税繁重而发生内部纠纷,1657年沙·贾汗被其子奥朗则布推翻。奥朗则布时期的帝国扩张至最大限度,但他所遗留下来的一系列问题,导致莫卧儿帝国衰落。以后,大英帝国、法兰西王国、荷兰共和国和葡萄牙帝国等国殖民者在印度发生战争,最终大英帝国胜利,控制印度次大陆,更使莫卧儿皇帝成为傀儡。1858年,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被授予印度女皇称号,莫卧儿帝国灭亡。1556年,莫卧儿君主阿克巴采取积极的内政改革。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军事官僚政治体制。权力集中于皇帝一身,4位大臣辅助。保留宰相瓦齐尔的职位,但无实权。全国划分为15个苏巴,即省。主管省的省督称苏巴达尔或纳瓦卜,有4位重臣辅佐。各省的财政、税务和民事审判官迪万名义上由省督管辖,实际上是负责替中央政府监视省督之职。帕尔加纳 (Pargana),即“县”,是农村行政的核心,其行政首长为阿米勒。省与县之间设置管辖专区,称为萨尔卡尔,由执行军事、行政、司法和警备任务的长官主管,称为“福吉达尔”。莫卧儿王朝的行政制度实行军事化。从阿克巴开始,所有文武官吏分为38级,按军事编制,其俸禄按品级高低领有大小不等的贾吉尔,即军事领地。胡马雍陵是莫卧儿帝王在印度的第一座皇帝陵墓(巴布尔的遗体安葬于阿富汗)。胡马雍陵位于德里东部亚穆纳河畔,是印度次大陆的第一座花园陵墓。其墓体状如蹲坐,高大的拱形入口上面是一个球形墓顶,墓的四周环绕着排列整齐的花园。阿克巴陵又称“锡根德拉”,位于阿格拉北方约10公里处,始建于阿克巴大帝逝世前三年,由其子贾汉吉尔完成。因遭班达尔人侵袭,地上与陵墓内的建筑无几。现存地下王陵。泰姬陵建于1653年,第五代皇帝沙贾汗为纪念爱妻姬蔓·芭奴而建。泰姬陵由前庭、正门、花园、陵墓主体以及两座回教堂所组成,通体由白色大理石造成的。其庭院部分是典型的伊斯兰类型的园林。阿格拉堡是用红色沙岩为主建材,又称红堡。巴布尔在附近的阿格拉称帝。阿格拉成为了莫卧儿帝国的政治经济中心,直到迁都德里。城堡周围护城河长2.5公里,墙高20余米,十分壮观。法泰赫普尔西克里原义为“胜利之城”,是阿克巴于16世纪精心规划的新都城,三面城墙,长6公里,有七座城门,是融合伊斯兰和印度教、耆那教的装置艺术的独特建筑。

相关

  • 拔毛癖拔毛癖是一种强迫行为,患者会有反复拔除头发、睫毛、胡须、鼻毛、耻毛、眉毛或其他体毛的冲动,有时会造成明显的光秃区块。过程中会试图停止拔毛,不过努力多半会失败。拔毛癖在
  • 铜绿假单胞菌绿脓杆菌,又称铜绿假单胞菌(学名: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好氧、呈长棒形的细菌,只有单向的运动性。它是一种机会性感染细菌,且对植物亦是机会性感染的。与其
  • 细胞信息传递细胞信息传递(英语:cell signaling)是一个主管细胞基本活动并协调细胞行为的复杂沟通系统。细胞对周遭微环境进行感知与正确回应的能力是其发展、修复组织、免疫以及体内正常动
  • 陀瑟他《陀瑟他》(亚拉姆语:תוספתא,英语:Tosefta),犹太教的经典之一,源自于《米书拿》(Mishnah)的时代,是犹太口传律法的集合。《米书拿》(Mishnah)是犹太教口传律法的最基本部分,大约在
  • 品红品红(英语:Fuchsine)有苯胺红基、一品红基、碱式一品红、玫苯胺盐酸盐等十几种别名。为一颜料,其溶入蒸馏水后通入二氧化硫所制得溶液称为希夫试剂,可用来检测醛类。在与显微镜标
  • 突变原突变原(英语:Mutagen,又译致变原、致突变原、致突变剂或诱变剂等)是指一些能使生物体内的遗传讯息(通常是脱氧核糖核酸)发生变化的物理或化学因子。生物若处于这些因子的作用下,发
  • 诠释者解释学(Hermeneutics),又称诠释学、阐释学,是关于文本解释的理论。在中世纪,主要是对于《圣经》的解释。19世纪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扩展到解释文本意义和文化意义的一般规则的理论
  • 访谈法面谈或采访,是指一种涉及两名或以上人士的对话,由一方发问,并由另一方回答。面谈的其中常见的一种形式是面试,这是大部分企业在招聘员工过程中需要的一环。此外,面谈亦是新闻采访
  • 高科技卫星导航系统高科技,或称高技术、高新,指的是最先进的尖端科技。对于高科技来说,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分类法,到了1960年代,商家为了促销,把只要不是低科技(英语:Low technology)的产品都
  • 万神殿坐标:41°53′54″N 12°28′36″E / 41.89833°N 12.47667°E / 41.89833; 12.47667万神庙(意大利语:Pantheon),又译万神殿、潘提翁神殿,位于今意大利罗马,古罗马时期的宗教建筑,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