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多利亚瀑布

✍ dations ◷ 2025-07-19 06:49:07 #维多利亚瀑布
维多利亚瀑布(英语:Victoria Falls)或称莫西奥图尼亚瀑布(赞比亚汤加语:Mosi-oa-Tunya),位于非洲赞比西河的中游,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之间,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它宽约1.7千米,高约128米。1855年苏格兰探险家戴维·利文斯通成为首位见到维多利亚瀑布的欧洲人,并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为之命名。当地人则称它为莫西奥图尼亚(Mosi-oa Tunya,托卡莱雅汤加语,意为“像雷霆般轰轰作响的烟雾”)。维多利亚瀑布也是赞比亚的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和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的一部分。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维多利亚瀑布和这两个国家公园列入世界遗产的名录。它们是南部非洲最重要的旅游点之一。已知最早住在维多利亚瀑布附近的人是狩猎采集的科伊桑人。后来Tokaleya人在此定居,他们称维多利亚瀑布为Shongwe。再后来恩德贝勒人在此落脚,并称维多利亚瀑布为aManza Thunqayo。最后在这里定居的马可洛洛族的人则称之为莫西奥图尼亚,意思是像雷霆般轰轰作响的烟雾。1851年苏格兰传教士和探险家戴维·利文斯敦听说在非洲内陆有一个大瀑布并开始寻找这个瀑布。从1852年到1856年他从赞比西河的上游向下探险一直到达海岸。1855年11月16日他成为第一个看到这个大瀑布的欧洲人。 利文斯敦是从上游接近维多利亚瀑布的,在瀑布上方他越过了一个小岛,今天这个岛就叫做利文斯敦岛。利文斯敦在赞比西河上游就已经被Ngonye瀑布的景象所打动,他觉得维多利亚瀑布比上游的瀑布要壮观多了:在一团水雾下赞比西河就像是突然从地面上消失了一般。下大雨后这团水雾在数千米外就可看到。人越走近维多利亚瀑布,其轰鸣之声就越响。这个奇景至今未变。他以维多利亚女王的名字为之命名。他写道:“在英国没有这样美丽的景象,没有人能够想像出它的美景。从来就没有一个欧洲人看到过它,只有天使在飞过这里时才能看到这么漂亮的景象。”1860年利文斯敦与约翰·柯克一起重返维多利亚瀑布并对之进行详细的研究。利文斯敦本人当时就已经理会到了这个瀑布形成的过程:“……赞比西河从它的左岸向右岸不断刻入坚硬的花岗岩。”其他早期到达过维多利亚瀑布的欧洲人有葡萄牙探险家塞尔帕·平托和英国画家托马斯·贝恩斯,贝恩斯也是最早为维多利亚瀑布画画的人。直到1905年铁路通到维多利亚瀑布,外部很少有人到达这里。1934年一个68.6平方千米大的跨国界的地区受到保护,从1972年开始这个地区正式成为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马可洛洛族的名字来自从大瀑布上升的烟雾,这个烟雾可以达到300米的高处,即使在30千米外也可以看到。三比西河的河水在这里沿1,708米的宽度上下落至110米。因此维多利亚瀑布是地球上最宽的、一致下落的瀑布。在二月到三月发大水时瀑布的流量可以达10,000m³/s,而在干燥季节中瀑布的流量有时只有170m³/s。瀑布所产生的水雾在瀑布附近促长了一片雨林。不过维多利亚瀑布不总是这样庞大,在干旱的年间在九月和十月它也会变成一条小溪。维多利亚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准确来说是一个瀑布群,由‘魔鬼瀑布’、‘马蹄瀑布’、‘彩虹瀑布’、‘主瀑布’及‘东瀑布’共五道宽达百米的大瀑布组成。1.5亿年前,地壳运动所造成的岩石断裂谷正好横切三比西河,河水直接泻入长72千米、宽25~75米的峡谷,形成了维多利亚瀑布。瀑布右岸最浅,只有80米的深度,中部最深,达110米,是尼亚加拉瀑布的两倍。在满月时透过瀑布的水雾可以看到月晕,而在白天水雾导致彩虹。本来戴维·利文斯敦想利用三比西河作为“神之大道”来基督化南非内陆,但是维多利亚瀑布成为了河上无法通过的一个关口。它将河的上下游隔开。大量的水在这里坠入深处,然后沿着一个曲折的峡谷流出,而这个流出点是峡谷唯一的出口。维多利亚瀑布也是三比西河中游的开始,三比西河的中游从这里开始流经多个峡谷,最后到达莫桑比克的卡霍拉巴萨水坝结束。瀑布唯一的出口是一个在离瀑布西岸约2/3距离的一个深谷,这个深谷约30米宽,整个河水流入这个深谷,首先笔直流约120米,然后进入一个曲折的峡谷系统,这个峡谷系统约长80千米,是过去瀑布在花岗岩中刻出来的。在第一个转折点有一个小潭,在水少的时候这个潭里的水浅而平静,在大水时潭中有许多缓慢、巨大的漩涡。峡谷的壁高120米。就在第一段峡谷上,几乎与瀑布垂直处,有一座铁路桥。它是唯一一座跨越三比西河的桥梁,1905年4月落成。大桥跨越250米,其中最大的拱跨越150米。低水时水面与桥面的距离为125米。本来它应该成为赛西尔·罗兹计划的好望角-开罗铁路的一部分,今天有班车连接维多利亚瀑布镇、利文斯敦和布拉瓦约,以及连接利文斯敦与路沙卡。魔鬼游泳池(Devil's Swimming Pool)位于赞比亚与津巴布韦之间,维多利亚瀑布利文斯敦岛上,是个天然的泳池。魔鬼游泳池号称全世界最危险的天然游泳池,位在利文斯敦岛的悬崖边,同时也是瀑布的边缘,旁边就是100多米的深谷。在干旱季节,水流相对平缓,也相对的比较安全,但不代表不够刺激,只有胆子够大的才敢下水。前往魔鬼游泳池必须徒步3小时,并且跳过一个个岩石以避开危险的激流,若失足,就会被冲下瀑布。维多利亚瀑布的上游有许多长满树木的小岛,离瀑布越近,这些岛屿就越多。地质学家今天还不清楚维多利亚瀑布形成的最初原因。当地的花岗岩中有东西和南北走向的比较软的沉积岩堆积的裂缝。由于东西走向的沉积岩比较软,因此瀑布主要以这个方向扩展,南北走向的沉积岩比较硬,它们形成三比西河的突破口,并将瀑布分成多段。随着时间的变迁瀑布不断向上游后退,而过去的瀑布和岛屿则在下游造成了许多狭窄、多曲的峡谷。由于地质学家对当地的岩石构造比较清楚,因此他们可以预言将来瀑布发展和演化的方向。维多利亚瀑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升为世界自然遗产后关于对赞比西河的水利应用的争执加深了。作为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的边界河它的利用对两个国家来说均有重要意义。赞比西河管理不闻不问打算在维多利亚瀑布下造一座新的大坝,它将是继卡里巴水坝和卡霍拉巴萨水坝后赞比西河上的第三个大水坝。自然保护者警告它的建成将影响当地特有的动植物的生存,以及破坏至今为止未被破坏的峡谷。在瀑布不远处造坝积水还会破坏峡谷的美景,影响旅游业。在1905年通往布拉瓦约的铁路建成前很少有人到达维多利亚瀑布。在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和赞比亚及津巴布韦独立初期越来越多的人到这里来旅游。1960年代后期旅游的人又减少了,原因是在津巴布韦爆发的游击战和赞比亚总统肯尼思·卡翁达统治时期普遍的对外国人的不信任。1980年代旅游者又增多,维多利亚瀑布还被建设为一个极限运动的中心。1990年代末每年有三十万人来到维多利亚瀑布,估计在将来的十年中其人数会增加到上百万。著名景点为魔鬼游泳池,是号称全世界最危险的游泳池,位在瀑布边缘,是个天然形成的泳池。由于津巴布韦的基础设施比较好,历史上访问津巴布韦方面的游客比访问赞比亚方面的游客多。但是2000年代初由于罗伯特·穆加贝的统治所导致的社会不安使得津巴布韦方面的游客减少。游客可以在两国之间一日性地穿越国界,不必须申请签证。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维多利亚瀑布是赞比亚的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和津巴布韦的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的一部分。这两个国家公园都比较小,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只有66平方千米,维多利亚瀑布国家公园只有23平方千米。两个国家公园中均有众多野生动物生活,包括象、非洲野牛和长颈鹿。维多利亚瀑布的上游还有众多河马。莫西奥图尼亚国家公园里还有两头白犀,它们是赞比亚唯一的白犀,不过它们不是当地土生土长的,而是从南非进口的。在原来英国人的居住区还有一个小墓地位于公园境内。306:马托博山 · 364:大津巴布韦国家纪念地 · 365:卡米国家遗址纪念地302:马纳波尔斯国家公园、萨比和切俄雷自然保护区 · 509A:莫西奥图尼亚瀑布(维多利亚瀑布)

相关

  • 色欲性欲,指对性的渴望。一般科学家认为,性欲是一种本能欲望,对于繁殖下一代有利。至于对大多数动物而言,性欲只存在于发情期时,而动物的发情期通常都是季节性的(例如春天)。对于某些宗
  • 抗磁性抗磁性(Diamagnetism,亦作反磁性)是一些类别的物质,当处在外加磁场中,会对磁场产生的微弱斥力的一种磁性现象。抗磁性的成因,是当物质处在外加磁场中,外加磁场使得物质电子轨道(更精
  • 硬脊膜外麻醉硬脊膜外麻醉(epidura、epidural analgesia/epidural anaesthesial)是局部麻醉的一种。透过导管,将药物注射在硬脊膜外间隙。注射药物阻隔附近脊髓神经传送讯息,从而可以使到
  • 备忘录备忘录(英语:memorandum,简写为 memo),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书面资料。它源自于拉丁语:memorandum est,由动词 memoro (原义是“提及、回忆、相关的”),
  • 艾耶尔阿尔弗雷德·艾耶尔爵士(Sir. Alfred Jules Ayer,1910年10月29日-1989年6月27日),英国哲学家,因1936年出版的《语言、真理与逻辑》而闻名于世。此书中他提出了逻辑实证主义的一个
  • 性交体位行房姿势、性姿势、性体位或性交体位,泛指参与性行为者所采行的姿势。《红楼梦》第23回中贾琏要求王熙凤改变一些新奇的姿势,“只是昨儿晚上,我不过是要改个样儿,你就扭手扭脚的
  • 休伦冰河时期休伦冰河时期(或称Makganyene冰河期)出现于24亿年前到21亿年前,位于古元古代的成铁纪与层侵纪之间,期间伴随有大氧化事件(Great Oxygenation Event, GOE)的发生。大氧化事件使空气
  • 旧石器时代旧石器时代(英语:Paleolithic age)是石器时代的早期阶段,一般划定此时期为距今约260万年或250万年(能人首次制造出石器)至1.2万年前(农业文明的出现)。地质时代属于上新世晚期至更新
  • 希腊化文明公元前4世纪下半页,马其顿的腓力二世统一了整个希腊,其后后继者亚历山大大帝在帝国扩张的过程中将希腊文明传播至东方。公元前4世纪末至公元前2世纪,称希腊文化(Hellenistic civ
  • 葡萄酒酿制葡萄酒酿制为生产葡萄酒的过程,包含从最初选择葡萄种类或者其他农产品作为酿酒原料,一直到最终将酿出的酒装瓶为止。虽然大多数葡萄酒都是由葡萄酿造而成,但也可以使用其他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