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摩多巨蜥

✍ dations ◷ 2025-08-28 07:32:45 #科摩多巨蜥
科摩多巨蜥(学名:Varanus komodoensis)又译科莫多巨蜥,俗称科摩多龙,属于巨蜥科巨蜥属,是现存世上体型最大的蜥蜴,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四个岛屿。科摩多巨蜥是现今体型最大的蜥蜴,平均体长2至3米(10英尺)。在野生环境,成年的大科摩多巨蜥普遍重约70公斤(154磅),但猎获的样本往往会比这还要重一些。已证实最大的样本为3.13米(10英尺3英寸)长,166公斤(365磅)重(未消化的食物计算在内)。萨氏巨蜥(Varanus salvadorii,一称鳄鱼巨蜥)可能比科摩多龙更长,但比较瘦削,体重亦不如科摩多巨蜥重。 在世界上的26种巨蜥中,只有科摩多巨蜥有毒牙;但其声带并不发达,被激怒时也只会发出"嘶嘶"声。科莫多巨蜥的脚上有尖锐的爪子帮助它们撕裂猎物的肉,粗壮的大尾末端的尾鞭可扫倒敌人,身上粗厚的硬皮可让它们在猎蛇时防止被蛇咬伤。据估计,现存6,000头科摩多巨蜥,集结于印尼小巽他群岛,科莫多岛有1,700头、林卡岛有1,300头、莫堂岛(英语:Gili Motang)(Gili Motang)上有1000头,弗洛雷斯岛可能有2,000头。科摩多巨蜥是肉食性和食腐动物。它们会静悄悄地靠近猎物,然后突袭,它们可以时速30公里短暂奔跑。科摩多巨蜥咬过猎物以后,会把猎物放走,然后跟踪它们,让猎物慢慢失血死亡(不过它们偏好一口咬死猎物)。澳洲墨尔本大学毒液专家布莱恩‧佛莱博士(Bryan Fry)研究发现,科摩多巨蜥的嘴巴有好几条毒腺,会分泌一种类似蛇毒的毒液,让猎物的血液无法凝固,血管扩张,进而肌肉麻痹、意识丧失、休克,迅速失血过多致死。过去认为它们是仰赖口腔中的48细菌造成猎物败血症身亡,这项早期研究的推论,已被新的研究推翻,科摩多巨蜥的口内细菌并无特殊之处。咬伤理论上仍可造成败血症发生,但猎物在此之前几乎都会因毒液而死亡。科摩多巨蜥是世界上最大有毒动物。科摩多巨蜥的食物种类包括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鸟蛋,小型哺乳动物,猴子、野猪、山羊、鹿和水牛(由布吉人引入)以及动物尸体(上新世时期的科摩多巨蜥甚至会猎食现今已灭绝的剑齿象)。据发现,在野生环境,科摩多巨蜥也会猎食较年幼的同类。它们偶尔会攻击人类或觅食人类尸体,因此村民的墓地要用水泥密封。至今约有12人死于巨蜥攻击,然而,据报也有败血症的生还者。雄性科摩多巨蜥有时会为了争夺统治权而相互争斗,但一般不会下死手,只要征服对方即可。科摩多巨蜥的繁殖期约在5-8月间,9月产卵。雌巨蜥会将卵产在地底或树穴以保护它们。一窝卵平均有20颗卵,孵卵期为7个月。但是,人工孵化的科摩多巨蜥出生后,一般无法自卫,多数因而不能存活。头几年,年幼的科摩多巨蜥一般会在树上生活,那里有更大的生存机会。科摩多巨蜥约5年便达性成熟,可以长至2米长,它们最多有30年的寿命。有文献提及科摩多巨蜥也能做到孤雌生殖,只是产下的都是雄性蜥蜴,由于科摩多巨蜥的性连染色体分为W和Z,雌性的组合为WZ,雄性的则是ZZ,在科摩多巨蜥的孤雌生殖中会让一个配子代替精子受精(非自然情况下,这种机制理论上代替精子受精的配子甚至可以来自另一个雌性个体,已有其他动物相关实验证明),如果性联染色体的组合是WW则无法生殖,因此只有以ZZ性联染色体组合的受精卵能着床。1910年,欧洲人首度发现科摩多巨蜥。1912年以后,爪哇岛茂物的动物学博物馆主管Peter Ouwens撰写了一份报告,把科摩多巨蜥公诸于世。1980年,科莫多国家公园成立,以保护科摩多巨蜥物种。

相关

  • 胎粪胎粪是初生婴儿第一次排出体外的粪便。与他们往后排出的粪便不同的是:胎粪是胎儿在母体时所消化的物质构成,包括有肠黏膜的上皮组织、胎毛、黏液、羊水、胆汁及水分。由于胎儿
  • 医学专科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专科(specialty)是指医学中有关各医
  • IL10n/an/an/an/an/an/an/an/an/an/a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 10,IL-10,白介素-10),也称为人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cytokine synthesis inhibitory factor,CSIF),是一种抗炎症细胞。在
  • 毛霉见段落。毛霉属(学名:Mucor)是一个包含大约有十多个品种的霉菌属,普遍可在泥土、植物的表面、腐烂的蔬果或消化系统中找到它,它可以制作豆腐乳。霉菌是一种真菌,它的菌落的颜色一
  • 检疫隔离检疫 是风险管理的一种设施。 当人类、动物、植物等,由一个地方进入另一个地方,为防带有传染病等,所以必须进行隔离检疫。本条目出自公有领域:Chisholm, Hugh (编). Quarant
  • mAChR蕈毒碱型乙酰胆碱受器是一大类固定在细胞膜上的乙酰胆碱受器,其对蕈毒碱比对烟碱(尼古丁)更为敏感。反过来对烟碱比较敏感的则称为烟碱型乙酰胆碱受器。蕈毒碱与烟碱两者皆为生
  • 萨姆风萨姆风 又称西蒙风。在阿拉伯半岛和撒哈拉出现的极端干热的小规模旋风。温度常达55℃,而温度有时低于10%。萨姆风是在晴朗无云、地面急剧增热时所产生的。
  • 马斯河谷事件马斯河谷事件(也称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或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是指1930年12月1日—12月5日发生在比利时马斯河谷工业区的大气污染事件。马斯河谷地区大量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硫、
  • 长子县长子县(汉语拼音:Zhǎngzǐ Xiàn)是中国山西省长治市所辖的一个县。总面积为1029平方公里,2010年人口为35.3万人。长子县地域古老,早在5000多年前,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就在这里试
  • 出版物出版物(出版、出版品)指以传播文化和知识为目的的各种产品包括印刷品、电子产品的总称,属于传播文化知识的媒体。分为书籍、期刊、报纸和电子传播产品(电子出版物或称电子书)等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