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摩多巨蜥

✍ dations ◷ 2025-11-18 23:35:54 #科摩多巨蜥
科摩多巨蜥(学名:Varanus komodoensis)又译科莫多巨蜥,俗称科摩多龙,属于巨蜥科巨蜥属,是现存世上体型最大的蜥蜴,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的四个岛屿。科摩多巨蜥是现今体型最大的蜥蜴,平均体长2至3米(10英尺)。在野生环境,成年的大科摩多巨蜥普遍重约70公斤(154磅),但猎获的样本往往会比这还要重一些。已证实最大的样本为3.13米(10英尺3英寸)长,166公斤(365磅)重(未消化的食物计算在内)。萨氏巨蜥(Varanus salvadorii,一称鳄鱼巨蜥)可能比科摩多龙更长,但比较瘦削,体重亦不如科摩多巨蜥重。 在世界上的26种巨蜥中,只有科摩多巨蜥有毒牙;但其声带并不发达,被激怒时也只会发出"嘶嘶"声。科莫多巨蜥的脚上有尖锐的爪子帮助它们撕裂猎物的肉,粗壮的大尾末端的尾鞭可扫倒敌人,身上粗厚的硬皮可让它们在猎蛇时防止被蛇咬伤。据估计,现存6,000头科摩多巨蜥,集结于印尼小巽他群岛,科莫多岛有1,700头、林卡岛有1,300头、莫堂岛(英语:Gili Motang)(Gili Motang)上有1000头,弗洛雷斯岛可能有2,000头。科摩多巨蜥是肉食性和食腐动物。它们会静悄悄地靠近猎物,然后突袭,它们可以时速30公里短暂奔跑。科摩多巨蜥咬过猎物以后,会把猎物放走,然后跟踪它们,让猎物慢慢失血死亡(不过它们偏好一口咬死猎物)。澳洲墨尔本大学毒液专家布莱恩‧佛莱博士(Bryan Fry)研究发现,科摩多巨蜥的嘴巴有好几条毒腺,会分泌一种类似蛇毒的毒液,让猎物的血液无法凝固,血管扩张,进而肌肉麻痹、意识丧失、休克,迅速失血过多致死。过去认为它们是仰赖口腔中的48细菌造成猎物败血症身亡,这项早期研究的推论,已被新的研究推翻,科摩多巨蜥的口内细菌并无特殊之处。咬伤理论上仍可造成败血症发生,但猎物在此之前几乎都会因毒液而死亡。科摩多巨蜥是世界上最大有毒动物。科摩多巨蜥的食物种类包括无脊椎动物,爬行动物,鸟类,鸟蛋,小型哺乳动物,猴子、野猪、山羊、鹿和水牛(由布吉人引入)以及动物尸体(上新世时期的科摩多巨蜥甚至会猎食现今已灭绝的剑齿象)。据发现,在野生环境,科摩多巨蜥也会猎食较年幼的同类。它们偶尔会攻击人类或觅食人类尸体,因此村民的墓地要用水泥密封。至今约有12人死于巨蜥攻击,然而,据报也有败血症的生还者。雄性科摩多巨蜥有时会为了争夺统治权而相互争斗,但一般不会下死手,只要征服对方即可。科摩多巨蜥的繁殖期约在5-8月间,9月产卵。雌巨蜥会将卵产在地底或树穴以保护它们。一窝卵平均有20颗卵,孵卵期为7个月。但是,人工孵化的科摩多巨蜥出生后,一般无法自卫,多数因而不能存活。头几年,年幼的科摩多巨蜥一般会在树上生活,那里有更大的生存机会。科摩多巨蜥约5年便达性成熟,可以长至2米长,它们最多有30年的寿命。有文献提及科摩多巨蜥也能做到孤雌生殖,只是产下的都是雄性蜥蜴,由于科摩多巨蜥的性连染色体分为W和Z,雌性的组合为WZ,雄性的则是ZZ,在科摩多巨蜥的孤雌生殖中会让一个配子代替精子受精(非自然情况下,这种机制理论上代替精子受精的配子甚至可以来自另一个雌性个体,已有其他动物相关实验证明),如果性联染色体的组合是WW则无法生殖,因此只有以ZZ性联染色体组合的受精卵能着床。1910年,欧洲人首度发现科摩多巨蜥。1912年以后,爪哇岛茂物的动物学博物馆主管Peter Ouwens撰写了一份报告,把科摩多巨蜥公诸于世。1980年,科莫多国家公园成立,以保护科摩多巨蜥物种。

相关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类抗生素(Beta-lactam antibiotic)是一种种类很广的抗生素,其中包括青霉素及其衍生物、头孢菌素、单酰胺环类(英语:monobactam)、碳青霉烯和青霉烯类酶抑制剂等。基本上
  • 麻醉在医学领域(尤其是外科、牙医学)中,麻醉(英语:anesthesia或anaesthesia)是一种临时失去意识和感觉的状态。它可能包括疼痛减轻、瘫痪(指肌肉放松)、失去记忆和无意识。
  • 费雯丽奥利维尔爵士夫人费雯·丽(英语:Vivien Leigh, Lady Olivier,1913年11月5日-1967年7月8日),英国国宝级电影演员,两届奥斯卡影后。费雯·丽不但是一位出色的电影演员,也是一名优秀的
  • 人口迁徙人口迁徙是一种人类族群集体或个别改变居住地域的现象,其形式有自愿或非自愿、合法或非法之别,原因则可能包括(但不限于)资源短缺、气候变迁、战争、奴隶贸易、种族清洗、政治迫
  • 心绞痛心绞痛又称为狭心症(Angina pectoris),是心肌缺血引起的胸痛,一般是由冠状动脉阻塞或痉挛所导致。冠状动脉疾病是心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为心绞痛的主要原因。心绞痛的原文“angin
  • 大肠大肠(英语:large intestine;拉丁语:Intestinum crassum)是脊椎动物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大肠的作用是从肠道内剩余的可消化物质中吸取水分与电解质,将剩余的无用部分形成粪便并
  • 致病菌病原体(希腊语:πάθος pathos “痛苦”、“热情” 与 -γενής -genēs “生产者”),在生物学中,从最古老和最广泛的意义上说,就是任何可以产生疾病的事物。病原体也可以称
  • 食品工程食品工程(Food Engineering)或称食物工程,是一种结合生物工程、化学工程、机械工程、电机工程、工业工程等学门,还有涉及品质管理、食物保存、包装、物流、食品安全等,用以生产食
  • 闪锌矿闪锌矿(英语:Sphalerite)是种由锌和铁结合的硫化物。晶形常为四面体状。纯闪锌矿近于无色,但随着成分中铁含量的增加由浅黄、黄褐、棕甚至黑色,因此难鉴定。具有完全的菱形十二
  • 罗洛·梅罗洛·梅(英语:Rollo May,1909年4月21日-1994年10月22)是一位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家。他在1969年期间撰写了具有影响力的书《爱与意志》。他经常被和人本主义心理学与存在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