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症

✍ dations ◷ 2025-04-03 16:40:56 #失眠症
失眠(拉丁语:Insomnia)是一种不容易自然地进入睡眠状态的症状。可能是不易入睡(难以入睡),或是很难维持较长时间的深度睡眠(难以维持睡眠)。失眠一般会伴随着白天精神不佳、嗜睡、易怒、或是抑郁等症状。失眠可能会增加车祸意外的风险,也可能会让人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易疲惫及学习效果不佳。失眠可能是短期的,持续几天到一周,也可能是长期的,持续一个月以上。失眠有可能是受到其他药物、症状或疾病的影响,不过也可能无关。也有实验数据显示,电子设备萤幕发出的蓝光,也可能导致失眠的症状。会导致失眠的症状有心理压力(英语:psychological stress)、慢性疼痛、心脏衰竭、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胃灼热、不宁腿综合征、更年期,也有可能是因为咖啡因、尼古丁及酒精的影响,其他风险因子有轮班工作制及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失眠诊断会根据睡眠习惯为基础,也会进行身体检查,以确认是否有其他潜藏造成失眠的病症,也可能会进行睡眠检测(英语:sleep study)来找出失眠的原因。一般而言,会以睡眠卫生(英语:Sleep hygiene)及生活习惯的调整作为第一线的治疗方式。睡眠卫生包括充足的睡眠时间、白天时晒太阳、安静及昏暗的卧室以及规律的运动,可以再配合认知行为治疗。安眠药可能会有帮助,不过有些受伤、失智症及成瘾的症状和安眠药使用有关。若使用药物治疗,一般不建议使用超过四周到五周。还不清楚替代疗法在治疗失眠的效果及安全性。在任何特定时间点,人群中均有10%至30%的成年人患有失眠;而至多一半人一年之中均患有失眠症。约6%患有并非其他原因导致的失眠(原发性失眠),并持续一个月以上。比较起来,65岁以上人群更容易患有失眠问题。女性相较男性更易患有失眠问题。在西方世界中,对失眠的记载至少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5(英语:DSM-5))中写到,失眠的诊断标准如下 :病患主诉中提到对于睡眠时间长度和睡眠品质的不满与下列至少一项叙述有关:(儿童失眠的表现通常是需要照顾者的介入否则难以重返睡眠。)除以上之外,还有以下标准:医学导航:心理学/精神病学心理历程障碍(o, p, m, p, a, d, s)症状/齐名/涉及操作(评估/治疗)药物(N5A/5B/5C/6A/6B/6D)

相关

  • 相似疾病或共病的百科知识|相似疾病或共病的意思解释|相似疾病或共病是什么意思指的是将某个特定疾病从其他展现类似症状的疾病中区分开来。医师对病患作鉴别诊断,诊断特定的疾病,或著至少消除立即致命的情有时每个可能的病因都被称为一个鉴别诊断(例如:在评
  • 单核球单核细胞(英语:Monocyte)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一种白细胞,单核细胞产生于骨髓,在血管内为单核细胞,血管外就变成巨噬细胞。其在人体免疫系统内有两种作用:一,补充正常状态下的巨噬细胞
  • 红外线红外线(Infrared,简称IR)是波长介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其波长在760奈米(nm)至1毫米(mm)之间,是波长比红光长的非可见光,对应频率约是在430 THz到300 GHz的范围内。室温下物体
  • 原生动物原生动物是动物界中最低级、最原始、最简单的一类动物,属于原生生物当中较接近动物的一类,简称原虫。身体由单个细胞所构成,因此也被称为单细胞动物。多营自由生活,也有的生活在
  • 植物界轮藻、一种杂交蔷薇、百岁兰; 小毛毡苔、蓬蘽、欧洲酸樱桃; 银杏、柳树、溪苔属; 非洲苏铁、蕙兰、一种藓类; 一种蕨、紫菀、朝鲜冷杉。有争议:植物(英文:Plant)是植物界(学名:Plantae
  • 软壁菌门柔膜细菌目(英语:Mollicu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又译作无壁菌门,是细菌界下的一个门。该门下有一个纲,即柔膜细菌纲(英语:Mollicutes)(Mollicutes)。该门命名于1984年。该门下的典型
  • 细胞凋亡细胞凋亡(英语:apoptosis,源自希腊语:απόπτωσις,有“堕落、死亡”之意),为一种细胞程序性死亡。相对于细胞坏死(necrosis),细胞凋亡是细胞主动实施的。细胞凋亡一般由生理或
  • 细菌性痢疾志贺杆菌病(Shigellosis),也称为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细菌性痢疾,是一种传染病,因为摄食了遭志贺氏菌污染的食物或饮水,引发食物中毒。特征是出血性腹泻。志贺氏菌是一
  •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良性阵发性姿势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简称BPPV)为一种内耳诱发的疾病,患者会有重复性短暂眩晕的症状,头部移动时会感到天旋地转,甚至连就寝翻身时都会有晕
  • 高胱氨酸尿症高胱氨酸尿症(英语:Homocystinuria)是一种遗传病,其会导致体内堆积甲硫氨酸、高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及复合双硫化合物,造成智能不足、骨骼畸型、心脏血管疾病等。此遗传病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