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

✍ dations ◷ 2025-04-24 16:23:56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附在角膜表面泪液层上的镜片,可以矫正视力、减缓近视眼进一步发展。把镜片直接戴在眼球的想法,早在1508年被达芬奇提出,1636年笛卡尔(René Descartes)亦有相近的建议。1887年,德国科学家Adolf Eugen Fick成功制造出第一只玻璃隐形眼镜,但由于其透氧率过低,易引发角膜炎等眼睛疾病。1938年,Mullen和Obring使用PMMA为材料,制造出第一副全塑胶隐形眼镜,1940年位于美国纽约的Obring以压克力系的plexiglass发展全塑胶隐形眼镜。1961年捷克化学家Otto Wichterle发明软性隐形眼镜。1970年推出透气性硬性隐形眼镜(RGP),直径小(9mm左右),又是高透氧材料,是隐形眼镜喜好者理想的选择。2004年,已有超过一亿二千万的人口使用隐形眼镜。而随着具备妆容功能的隐形眼镜被发明,使用人数不断提升。现今美国约有4500万人佩戴隐形眼镜。不同国家佩戴的比例不同,欧洲国家介于5%至15%之间。隐形眼镜可分为许多种类,依材料可分为硬性及软性隐形眼镜,依据配戴时间,则可分为长戴型与日戴型,依据镜片寿命,则可分为即弃型与长期使用型。硬性隐形眼镜一般采用PMMA聚合物制成,近年则以硬性透氧隐形眼镜rigid gas-permeable(RGP)较为普及,透氧率比软性隐形眼镜佳。夜间配戴者,称OK镜片。软性隐形眼镜在1961年由捷克化学家奥托·威胥特利发明,由于配戴较为舒适,时至今日已成为最普及的镜片种类。软性隐形眼镜采用亲水性强的物料HEMA聚合物制成,容许氧气透过镜片进入角膜,令配戴更舒适。而软性隐形眼镜,依配戴时间可分为日戴型、两星期型、月戴型及传统年戴型。一般人都会选择配戴时间较短的隐形眼镜,因较卫生、方便、健康,可减少处理不当而引致眼部感染及发炎。彩色隐形眼镜是一种能让瞳孔变大、变亮、变有神,或者改变瞳孔颜色的一种装饰性隐形眼镜。彩色隐形眼镜发明于韩国,近年来流行于东亚各国的年轻人群中,尤其是80后与90后的爱美女性。其作用是使眼睛放大,变得更加有神,并配以各种不同的瞳孔色彩。隐形眼镜由于直接于眼睛接触,于是生理上自然产生的蛋白质会在镜片上积累,而过多的蛋白质的积累会导致隐形眼镜的透光度降低,以至于视线模糊。但是镜片上积累的蛋白质不容易清洗掉,因此早期的护理液需要手工揉搓以达到去除镜片上沉积的蛋白质的目的。新型的护理液由于添加了氯化钾、氯化钠等电解质成分可以溶解掉镜片上的蛋白质,防止已经脱离的蛋白质再次附着,已达到免揉搓的目的。一般来说,为达到彻底清洁的目的,镜片需要在护理液中浸泡数小时,一般为6小时以上。保存时,使用新鲜的护理液在不开盖、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至少可以30天,如果中途打开过,或者需要更长时间保存,则需要再次更换新鲜的护理液。水、纤维素、氯化钾、氯化钠、磷酸盐、柔软清洁剂、消毒剂隐形眼镜有许多缺点,由于隐形眼镜是直接戴在角膜上,假如镜片或双手清洗不干净,配戴隐形眼镜便较容易引起例如角膜炎等疾病。隐形眼镜的保养及清洁比较花时间,除使用一日即弃式外,其他隐形眼镜在除下后都需要彻底清洁,购买各类药水的成本亦较高。对于不常配戴隐形眼镜的人,戴上及除下隐形眼镜比较花时间,镜片亦不像框架眼镜般可随时戴上及除下。戴上及除下时会拉扯眼睛周围的皮肤,亦会增加皱纹。如果长期每日配戴隐形眼镜,或配戴的时间过长,久而久之会造成多种并发症,例如角膜血管增生等问题,严重恐导致失明。为了避免血管增生等问题,可选择配戴高透氧物料(硅水凝胶),就可以大大减低血管增生的机会。市面上的每日即弃型和两星期抛弃型均有硅水凝胶隐形眼镜。硅水凝胶中加入了革命性高透氧的硅,硅分子可以在材质间制造孔隙让氧气通过,它的透氧度比只靠水分含量的水凝胶更高,为眼睛提供极高的氧流量。有效避免因长期配戴隐形眼镜令双眼缺氧而产生的红筋。近期也发展出超水胶材质,氧流量介于水凝胶及硅水凝胶之间。隐形眼镜可引致的并发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过去十年间,人们使用“日抛”、“周抛”以及“月抛”式隐形眼镜的数量大大增加。在美国,每年抛弃的隐形眼镜约有140亿个,相当于20万公斤(44.1万磅)塑料垃圾。研究发现15%至20%的人会将镜片扔到水槽或者马桶里,也就是说,最终大部分镜片会流入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污水中的物质会变成污泥散布在农田上。研究作者估计,大约1.3万公斤的隐形眼镜以这种方式堆积起来。美国亚利桑那州环境健康中心的哈尔登(Halden)教授表示:"……隐形眼镜不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降解,它们会夹杂在污水污泥中。……我们知道,污泥中的物质会被大雨冲走,流回地表水,而地表水则通向海洋。被抛弃的隐形眼镜很可能经历漫长的旅程。……如果地里的虫子吃了土壤,鸟又吃了虫子,那这些隐形眼镜就跟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一样,也会进入生物体内,成为人类食物链的一环。……"

相关

  • 传染病感染是指由病原体物种在身为宿主的个体内进行有害的复制、繁殖过程。具传染性的生物体会寻找并且利用宿主体内资源,以利自身生存,但这个过程一旦干扰了宿主正常的生理运作,可能
  • 硝化螺旋菌门硝化螺旋菌门(Nitrospir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细菌。其中的硝化螺旋菌属(Nitrospira)作为硝化细菌(Nitrifier),可将亚硝酸盐氧化成硝酸盐。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
  • 反义单链RNA病毒核糖核酸病毒(英语:RNA virus),又称RNA病毒,其遗传物质为RNA,这些核糖核酸通常是单链RNA(ssRNA),但是也可能是双链RNA(dsRNA)。由RNA病毒感染造成的著名人类疾病包括艾滋病(AIDS)、埃博
  • 载体在流行病学中,载体又称为病媒,是指疾病携带者和传播者,但其本身不受影响。如疟蚊是疟疾的载体,它在吸血的过程中可以将导致疟疾的疟原虫传入人体内,但疟原虫对于疟蚊本身却不带来
  • 肌炎肌肉发炎(英语:Myositis)指的是肌肉发炎或肿胀。受伤、药物、感染、或自体免疫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肌肉发炎。 目前已知降脂药物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和fibrate(英语:f
  • 水危机水危机是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用来泛指自1970年以来世界性的水资源相对人类需求的状况,主要的危机来源是可用水的匮乏以及水体污染。地球的淡水资源有限,主要出现在蓄水层、表
  • 动脉动脉(希腊语:αρτηρία)是指在生物体内、从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各器官(包括心脏本身)的多条血管。除了肺循环的动脉以及脐动脉,动脉运送的是含氧量高的血液(因此也有称之为“动
  • 念珠菌症念珠菌症(Candidiasis)是假丝酵母属(酵母菌的一种)所造成的霉菌感染,在感染口腔时,就会引发鹅口疮(Thrush)。症状和病征包括在舌头、口腔以及咽喉的部位出现小白点,也可能产生例如酸
  • 番红番红(也称作番红O或基本红2)是个用在组织学和细胞学的生物染色剂。番红在一些染色实验计划表中用作复染剂,将所有的细胞核染成红色。这在革兰氏染色和内孢子染色都是典型的复
  • 酒精依赖酒精依赖(英语:Alcohol dependence),又称酒精成瘾(Alcohol addiction)、酒瘾,对于含酒精饮料产生心理或生理上的依赖,造成的身心失衡证状。患者会无视于自己身上出现的各种失调,长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