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眼镜

✍ dations ◷ 2024-07-01 07:46:46 #隐形眼镜
隐形眼镜是一种直接附在角膜表面泪液层上的镜片,可以矫正视力、减缓近视眼进一步发展。把镜片直接戴在眼球的想法,早在1508年被达芬奇提出,1636年笛卡尔(René Descartes)亦有相近的建议。1887年,德国科学家Adolf Eugen Fick成功制造出第一只玻璃隐形眼镜,但由于其透氧率过低,易引发角膜炎等眼睛疾病。1938年,Mullen和Obring使用PMMA为材料,制造出第一副全塑胶隐形眼镜,1940年位于美国纽约的Obring以压克力系的plexiglass发展全塑胶隐形眼镜。1961年捷克化学家Otto Wichterle发明软性隐形眼镜。1970年推出透气性硬性隐形眼镜(RGP),直径小(9mm左右),又是高透氧材料,是隐形眼镜喜好者理想的选择。2004年,已有超过一亿二千万的人口使用隐形眼镜。而随着具备妆容功能的隐形眼镜被发明,使用人数不断提升。现今美国约有4500万人佩戴隐形眼镜。不同国家佩戴的比例不同,欧洲国家介于5%至15%之间。隐形眼镜可分为许多种类,依材料可分为硬性及软性隐形眼镜,依据配戴时间,则可分为长戴型与日戴型,依据镜片寿命,则可分为即弃型与长期使用型。硬性隐形眼镜一般采用PMMA聚合物制成,近年则以硬性透氧隐形眼镜rigid gas-permeable(RGP)较为普及,透氧率比软性隐形眼镜佳。夜间配戴者,称OK镜片。软性隐形眼镜在1961年由捷克化学家奥托·威胥特利发明,由于配戴较为舒适,时至今日已成为最普及的镜片种类。软性隐形眼镜采用亲水性强的物料HEMA聚合物制成,容许氧气透过镜片进入角膜,令配戴更舒适。而软性隐形眼镜,依配戴时间可分为日戴型、两星期型、月戴型及传统年戴型。一般人都会选择配戴时间较短的隐形眼镜,因较卫生、方便、健康,可减少处理不当而引致眼部感染及发炎。彩色隐形眼镜是一种能让瞳孔变大、变亮、变有神,或者改变瞳孔颜色的一种装饰性隐形眼镜。彩色隐形眼镜发明于韩国,近年来流行于东亚各国的年轻人群中,尤其是80后与90后的爱美女性。其作用是使眼睛放大,变得更加有神,并配以各种不同的瞳孔色彩。隐形眼镜由于直接于眼睛接触,于是生理上自然产生的蛋白质会在镜片上积累,而过多的蛋白质的积累会导致隐形眼镜的透光度降低,以至于视线模糊。但是镜片上积累的蛋白质不容易清洗掉,因此早期的护理液需要手工揉搓以达到去除镜片上沉积的蛋白质的目的。新型的护理液由于添加了氯化钾、氯化钠等电解质成分可以溶解掉镜片上的蛋白质,防止已经脱离的蛋白质再次附着,已达到免揉搓的目的。一般来说,为达到彻底清洁的目的,镜片需要在护理液中浸泡数小时,一般为6小时以上。保存时,使用新鲜的护理液在不开盖、温度适宜、避免阳光直射的情况下,至少可以30天,如果中途打开过,或者需要更长时间保存,则需要再次更换新鲜的护理液。水、纤维素、氯化钾、氯化钠、磷酸盐、柔软清洁剂、消毒剂隐形眼镜有许多缺点,由于隐形眼镜是直接戴在角膜上,假如镜片或双手清洗不干净,配戴隐形眼镜便较容易引起例如角膜炎等疾病。隐形眼镜的保养及清洁比较花时间,除使用一日即弃式外,其他隐形眼镜在除下后都需要彻底清洁,购买各类药水的成本亦较高。对于不常配戴隐形眼镜的人,戴上及除下隐形眼镜比较花时间,镜片亦不像框架眼镜般可随时戴上及除下。戴上及除下时会拉扯眼睛周围的皮肤,亦会增加皱纹。如果长期每日配戴隐形眼镜,或配戴的时间过长,久而久之会造成多种并发症,例如角膜血管增生等问题,严重恐导致失明。为了避免血管增生等问题,可选择配戴高透氧物料(硅水凝胶),就可以大大减低血管增生的机会。市面上的每日即弃型和两星期抛弃型均有硅水凝胶隐形眼镜。硅水凝胶中加入了革命性高透氧的硅,硅分子可以在材质间制造孔隙让氧气通过,它的透氧度比只靠水分含量的水凝胶更高,为眼睛提供极高的氧流量。有效避免因长期配戴隐形眼镜令双眼缺氧而产生的红筋。近期也发展出超水胶材质,氧流量介于水凝胶及硅水凝胶之间。隐形眼镜可引致的并发症: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研究显示,过去十年间,人们使用“日抛”、“周抛”以及“月抛”式隐形眼镜的数量大大增加。在美国,每年抛弃的隐形眼镜约有140亿个,相当于20万公斤(44.1万磅)塑料垃圾。研究发现15%至20%的人会将镜片扔到水槽或者马桶里,也就是说,最终大部分镜片会流入污水处理厂。大部分污水中的物质会变成污泥散布在农田上。研究作者估计,大约1.3万公斤的隐形眼镜以这种方式堆积起来。美国亚利桑那州环境健康中心的哈尔登(Halden)教授表示:"……隐形眼镜不会在污水处理过程中降解,它们会夹杂在污水污泥中。……我们知道,污泥中的物质会被大雨冲走,流回地表水,而地表水则通向海洋。被抛弃的隐形眼镜很可能经历漫长的旅程。……如果地里的虫子吃了土壤,鸟又吃了虫子,那这些隐形眼镜就跟海洋中的塑料垃圾一样,也会进入生物体内,成为人类食物链的一环。……"

相关

  • 医学主题词E01诊断类代码列表如下是MeSH"E01"类代码列表。MeSH由美国国家医学图书馆(National Library of Medicine, NLM)。这些内容的来源为文件“2006 MeSH Trees”。
  • 外耳炎外耳炎(Otitis externa)是耳道的炎症,常见的症状有耳部疼痛(英语:ear pain)、耳道肿胀,偶尔也会有听力减退的情形。若动到外耳(英语:outer ear),多半会感觉疼痛。一般来说外耳炎不太会
  • 黄热病黄热病(法语:la fièvre jaune ; 英语:Yellow Fever, Yellow Jack, Yellow Plague,俗称黄杰克、黑呕,有时又称美洲瘟疫)是一种急性病毒病。症状通常包括发烧、冷颤、食欲下降、恶
  • Lac+马康基氏琼脂(英文:MacConkey Agar)为一种细菌繁殖营养成分,但只对革兰氏阴性菌有效,而且由于它的特殊成分(NEUTRAL RED指示剂),可以辨别会利用乳糖发酵和无法利用乳糖发酵的细菌
  • 克利线克利线(Kerley lines)是胸部影像学(英语:chest radiograph)下的一种影像学征象(英语:radiologic sign),一般出现于间质性肺水肿(英语:Pulmonary_edema)患者。肺水肿的患者间质会被细胞及
  • 美托洛尔美托洛尔(Metoprolol),又称美托普洛或美多心安。在美国多以商品名Lopressor(台湾商品名:舒压宁控释锭®)贩售,是一种选择性的β1-受体阻断剂。用于治疗高血压、心绞痛还有许多和心
  • 嗜伊红性脑膜炎脑膜炎(英语:meningitis)指发生于脑膜的急性炎症,脑膜是包裹大脑和脊髓的保护薄膜。脑膜炎最常见的症状是发热、头痛和颈部僵硬。其他症状还包含精神错乱(英语:mental confusion)或
  • 蜜环菌Armillariella mellea (Vahl) P. Karst., (1881)蕈伞凸面子实层连生美味蜜环菌(学名:Armillaria mellea),又名榛蘑、臻蘑、蜜蘑、蜜环蕈、栎蕈,分布于全球各地区,为小皮伞科真菌,也
  • 酵母子囊菌门 Ascomycota p. p.担子菌门 Basidiomycota p. p.酵母(拼音:中国大陆:jiàomǔ、台湾:xiàomǔ;注音:中国大陆:ㄐㄧㄠˋ ㄇㄨˇ、台湾:ㄒㄧㄠˋ ㄇㄨˇ;英文:Yeast)是真核生物域
  • 苯二氮䓬类药物依赖性苯二氮䓬类药物的依赖性或苯二氮䓬类药物成瘾指的是当一个人表现出以下症状中一个或多个:耐药性,戒断症状,寻求药物使用行为(例如不顾有害后果持续使用),和适应药物使用的不良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