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闹

✍ dations ◷ 2025-08-01 03:05:45 #人类行为,动物行为,多人游戏

打闹,又称战斗游戏,是在人类或动物之间存在的一种行为,通常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同伴参与。打闹属于人类游戏的一种。但在动物领域,这种活动的目的暂不明确。

枕头战是人类之间打闹的最好例子之一。在枕头战中,旁观者会观察到参与者激烈地“打斗”。不过与打斗不同的是,在枕头战中,参与者不会故意伤害他人,并且参与者的最终目的是在枕头战中获得快乐。

人类之间的打闹也基本如此。在大多数男性的儿童和青少年之间,都或多或少地发生过打闹之类的活动。由于男性更倾向于的能量的宣泄,打闹便成为了一个很好的方式。打闹时,双方或多方需要十分信任参与到打闹的伙伴,并且控制好打闹的力度和限度,否则打闹很容易发展成打斗。

有学者认为,人类之间的打闹是人类成长阶段的需要。在精力旺盛活泼好动的年纪,打闹是一种自由活动的途径,也是学习与人交往的方式,并且获得与外界环境相适应的能力。

动物之间的打闹行为是目前尚不明确的一个研究领域。目前,动物之间的打闹行为存在于很多种类的动物中。例如:北极熊经常打闹;猴子在游戏时有类似将同伴推下树的举动等等。动物之间的打闹行为,可以归类于动物游戏的范畴内。因此,目前有4种学说来解释动物游戏现象:

由于打闹的激烈性,不论人还是动物的打闹与攻击之间都存在共同点。不过,仍有几点可以容易地辨识出打闹与攻击之间的不同。

在打闹中,参与者的情绪体验为积极的。表现在积极或平常的表情,行为适度有分寸。另外,打闹游戏的结构是双向(或曰可逆)的,这意味着打闹的伙伴愿意交换角色。最终的行为结果也不同。在打闹中,参与者会保留一部分力量,并且以高兴、欣喜或兴奋结束,并且会让参与者之间更加团结。

在攻击中,参与者的情绪体验明显为消极的。表现在愤怒消极的表情,言语措辞强烈甚至爆粗口,不顾一切地使劲浑身的力量伤害对方。这种攻击是单向的,也不可能为双向的。在攻击中,参与者会用各种方式(例如:言语、动作、神情)来威胁和伤害对方。结果是总会让参加打斗的人受到伤害。

相关

  • 组织胞浆菌病组织胞浆菌病 (学名: Histoplasmosis ) 是由真菌Ajellomyces capsulatus 引起的疾病。通常借由呼吸道造成免疫系统部正常之肺部疾病 。 对大多数人为轻微疾病,但也有些病例会
  • 谷氨酰胺谷氨酰胺(Glutamine)亦被称作谷氨酰胺,为人体中含量最丰富的非必需氨基酸,且是唯一一种可直接通过脑血管障壁(BBB)的氨基酸。在人体中储存于骨骼肌或血液中。当受伤或患病时,谷氨酰
  • 音拍音拍(英语:mora)是语言学上以固定长度划分的时间单位,与音节不同。在汉语中,每一个音节的长度几乎是一样的(例如普通话中,“汉”han和“哈”ha长度相同),因此,汉语中可以说音节就是拍
  • 唐孝威唐孝威(1931年10月1日-),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无锡,中国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同济大学等校兼职教授,研究领域包括核物理、高能物理、生
  • 巨疣猪属巨疣猪(Metridiochoerus)是已灭绝的猪,生存于上新世及更新世的非洲。巨疣猪长1.5米(4.9英尺),外表类似现存的疣猪,并有两对向两侧伸出及向上弯曲的獠牙。它的臼齿复杂且有多齿,故被
  • 爆破爆破(英语:blasting,blast)是指采取一定措施、利用爆炸性物质的爆炸能量对周围介质产生剧烈作用,以达到预定目标的操作。广义的爆破泛指一切利用爆炸性物质的爆炸能量来达到预定
  • 康拉德·希尔顿康拉德·尼科尔森·希尔顿(Conrad Nicholson Hilton;1887年12月25日-1979年1月3日),是一位美国酒店经营者和希尔顿酒店连锁的创始人。1887年出生于新墨西哥领地(现今之新墨西哥州),
  • 海豹猎捕海豹猎捕(英语:Seal hunting 或 Sealing;法语:Chasse aux phoques;因纽特语:Nattirhiurtuq)是指人类出于生活需求或商业利益而猎捕海豹(true seals)与海狗(fur seals)的行为。现今的猎
  • 绑架疑云 (探险时光)《绑架疑云》(英语:Root Beer Guy)是《探险时光》第五季第四十三集的名称。在卡通频道2013年12月2日播出。本集以小男孩芬恩和魔法狗杰克为主角。在这一集里,麦根啤酒亲眼目睹
  • 卢杰 (宇航员)卢杰(英语:Edward Tsang "Ed" Lu,1963年7月1日-),已退役的美籍华裔宇航员、物理学家。卢杰曾参与两次航天飞机任务,并且曾经在国际空间站停留。他于2007年10月10日离开NASA,加入Go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