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化学部队
✍ dations ◷ 2025-09-07 06:26:52 #化学部队
美国陆军化学兵团目前的主要职责是防护化学武器、生物武器、放射性武器以及核武器。部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建立之初时名为美国化学战服务(U.S. Chemical Warfare Service, CWS),1946年改为现名。实际上在其历史上,化学部队的主要任务是使用生化武器而非防护。在二战期间,美国化学战服务部队在世界范围内装载并准备了毒气武器,然而最终并未投入实战应用。纳粹德国和日本有着令人畏惧的生化武器生产能力。出于对此的担忧,美国化学战服务部队的资金和人员在战争期间急剧扩张,1942年化学战服务部队有六万名士兵和雇员,并有十亿美元拨款支持。在二战结束后,美国生物武器的产量从工厂级别降低到了实验室级别 ,但在生化武器的投递系统研究工作上则有所加强。当时在巴拿马圣何塞岛上进行了众多的动物活体实验。在朝鲜战争期间,化学部队在其生化武器项目上实现了长足发展,尤其是投递系统,以至于4.2英寸化武迫击炮曾被用来装填投掷高爆炮弹和烟雾弹来支援陆军战争期间派恩布拉夫军火库打开并用于生化武器生产,在迪特里克堡的研究中心也在扩张。北朝鲜、苏联和中国指控美国在朝鲜战争期间使用生物武器,但美国政府至今否认。越南战争中,美国陆军化学兵团自1962年起发起了牧场手行动,采用大量除草剂和落叶剂来进行除草作战方案。各类药剂根据内容物进行颜色编码。其中臭名昭著的橙剂造成了越南三百万人受到损害乃至残疾。美国官方对此答复为,除草药剂并非化学武器,因为药剂最初的目的并非为使敌人窒息或毒害至死,而是除去掩护敌人的植被。除此之外,化学部队还通过使用凝固汽油、防暴毒剂等来支持部队作战。除攻击性武器外,化学部队还提供了“人类探测器”(People sniffer)。这一药剂可以为美军“隧道之鼠”战斗工兵使用,来检测地道战中隐匿的越共游击队员。
相关
- 咬甲癖咬甲癖是在紧张、压力、饥饿或无聊状态下啃咬指甲或趾甲的习惯性行为。有时也是心理或情绪失控的症状。这是一种强迫性、甚至是无意识的行为习惯,患者有时无法或难以意识到自
- 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差向异构酶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差向异构酶(英语:Methylmalonyl CoA epimerase,亦可简称为甲基丙二酰辅酶A表异构酶)是一种将(S)-甲基丙二酸单酰辅酶A转换为(R)型。Template:Isomerase-stub
- 烩饭烩饭,是盖饭的一种变化,通常用盘子盛好一人份的米饭,浇上有勾芡过的煮熟菜肴。烩饭常见于一般餐厅、快餐店、路边摊,有时会附上一碗汤。
- ɨ闭央不圆唇元音是母音的一种,使用于许多口语语言之中,其国际音标的符号为 ⟨ɨ⟩,另一种符号为 ⟨ï⟩,相对应的X-SAMPA符号则为 ⟨1⟩。表内成对的元音分别为不圆唇/圆唇。
- 捕鱼捕鱼是捕获鱼只的活动,捕鱼有多种方法,例如网鱼、钓鱼、徒手捉鱼、使用鱼梁等。除了从事渔业的人会捕鱼外,不少人喜欢以钓鱼方式作为消闲娱乐的活动。
- 马世骏马世骏(1915年11月5日-1991年5月30日),山东滋阳(今兖州)人,中国昆虫生态学家。1937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生物系。1948年获美国犹他大学研究院科学硕士学位。1950年获美国明尼
- 东国舆地胜览《新增东国舆地胜览》(谚文:신증동국여지승람)是李氏朝鲜时期编纂的地理书籍。原名《东国舆地胜览》,后有所增删而得此名。该书按照一定的体系,从各个角度介绍了朝鲜各道郡的概况
- 波米叔叔的前世今生《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泰语:ลุงบุญมีระลึกชาติ,英语:Uncle Boonmee Who Can Recall His Past Lives),于2010年5月在戛纳电影节首映,由泰国导演阿彼察邦·韦拉
- 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简称HRSV(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为副黏液病毒科肺病毒属中型单链RNA病毒,分为A,B两型, A,B两型之主要差异在于病毒外膜表面
- 宁夏军区中国人民解放军宁夏军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属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的一个省级军区,管辖范围为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党、国)副主席(党、国)委员(党、国)军种: 陆军 海军 空军 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