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永久冻土层
✍ dations ◷ 2025-01-23 06:00:11 #永久冻土层
永冻土(英语:Permafrost,又译永冻层、永冻土层或多年冻土)是一个地质学的名词,指当冻土层(frost soil)处于水的结冰点以下超过两年的状况。永冻层一般分布在地下30~40公分处,通常又分为上下两层,上层夏季融化,下层仍处于冰冻状态。永久冻土地带的泥土不一定有水分,例如在无孔基岩(不透水的岩石)里就不可能有水;但在大多数情况下,水不单存在,而且更超过地表物料的潜在水饱和量。一般的冻土层在气候回暖或受到强压时,冻土内的冰会溶解成为水;但永久冻土的所在之处,即使在天气回暖之时,气温仍然在结冰点以下,使冻土内的冰不能再次溶化成为水分,因而使冻土的组成不变。其持续冰冻时间可长达1000年以上。永久冻土地带的水分长期结冻,一般植物难以生长。大多数永久冻土都位于高纬度的地区,例如:北极和南极附近的陆土,唯一的例外是位于青藏高原的冻土带,是因为高度而使土地变成永久冻土。由于气候的转变,永久冻土的范围亦会随气候而有所增减。现时地球上有20%的土地被冻土覆盖。这些冻土,有连绵不断的永久冻土地带,亦有孤立的不连续永久冻土,以及被冰河所覆盖的地方。冻土层上复是所谓活动层季节性融化,在夏季,唯一可以在活动层内支持植物生命,可以完全融化了一部分的一年。活动层厚度不一,但一般年份和地点0.6-4米(212英尺)厚。在连续多年冻土区和多年冻土深度严酷的冬天厚达440米(1330英尺)。阿拉斯加最厚达726米(2382英尺)。在加拿大北极群岛和高达1493米(4510英尺)在北部莱娜和雅娜在西伯利亚流域。永冻层对环境可产生有益的影响,如分解二氧化碳,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等。
相关
- 毫升毫升是容量计量单位,符号为mL(为milliliter缩写,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
- 被动运输被动运输(英文:Passive transport)指的是生物化学物质的运动或其他原子或分子穿过细胞膜。不像主动运输,该过程不需要化学能,这是因为顺浓度梯度的跨膜转运总是伴随着系统熵增
- 费利克斯·霍夫曼费利克斯·霍夫曼(Felix Hoffmann,1868年1月21日-1946年2月8日)是一位德国化学家,是他首先将海洛因和阿司匹林合成成为药物。1868年1月21日霍夫曼生于路德维希堡,在慕尼黑学习化学
- 不等鞭毛门不等鞭毛总门(学名:Heterokonta)旧为不等鞭毛门,是真核生物的主要演化支之一,已知的下辖物种超过10万个物种,当中大多数属于藻类,从多细胞的大型藻类海带,到单细胞的各种浮游硅藻,这
- 普里布诺盒普里布诺盒(英语:Pribnow box)又称普里布诺-夏勒盒(英语:Pribnow-Schaller box),是一段TATAAT序列DNA,位于原核生物的转录启动子上,详细位置大约是转录起始点上游的10个碱基对处。名
- 花房秀三郎花房秀三郎(日语:はなふさ ひでさぶろう,1929年12月1日-2009年3月15日) 是日本的病毒学者。他是美国洛克菲勒大学荣誉教授、大阪生物科学研究所(日语:大阪バイオサイエンス研究所)荣
- 自然崇拜自然崇拜是对自然神的崇敬而产生的崇拜活动,乃原始宗教。不同的原始部族因应生活环境而崇拜不同的对象,把对象视为神来崇拜。自然崇拜的神祇来源可归纳三大类,就是天体、自然力
- 乌坵坐标:24°59′10″N 119°28′00″E / 24.98611°N 119.46667°E / 24.98611; 119.46667乌坵乡为中华民国的一个行政区,属福建省莆田县,1954年起由金门县代管,总面积为1.2平方公
- 粘液性囊腺瘤粘液性囊腺瘤(英语:Mucinous cystadenoma),是一类生长于卵巢的、呈粘液性的囊腺瘤,通常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情况非常罕见,只占10%的粘液性囊腺瘤,以及5%的原发性卵巢恶性肿瘤病例
- 红外光谱法红外光谱学是光谱学中研究电磁光谱红外部分的分支。它包括了许多技术,到目前为止最常用的是吸收光谱学。同所有的分光镜技术一样,它可以被用来鉴别一种化合物和研究样品的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