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蔗糖史

✍ dations ◷ 2025-07-27 12:15:28 #中国各专业历史著作,中国科技史,中国农业史,中国食品,1997年中国书籍

《中华蔗糖史》,季羡林著,全名为《文化交流的轨迹:中华蔗糖史》,经济日报出版社1997年出版,收入《东方文化集成 中华文化篇》。《中华蔗糖史》是季羡林著《糖史》的上篇。

季羡林通多国语言,包括梵文和巴利文。他注意到,世界许多国家的“糖”字有相同的读音,例如英文sugar、法文sucre、德文Zucker等都来自梵文sarkara与巴利文sarkkhara;由此推断,蔗糖是从印度(通过波斯)传入欧洲。

季羡林又发现,敦煌莫高窟藏经洞有一篇残经写卷背面写着制造“煞割令”的方法。他马上认出“煞割令”就是梵文 sarkara 的对音,并推断蔗糖在唐代传入中国。

季羡林又发现,印度有一种糖叫“cini”(中国糖),可见印度的制糖术在某个历史时期反受中国影响。

为了从世界文化交流的角度搞清楚“糖”如何传入中国,中国制糖技术又在什么时候传入印度,季羡林查阅了典籍、正史、专著、医典、笔记、方志、游纪、诗词、说部、海关志等百余种书籍。“跑了几年图书馆,兀兀穷年,写成一部长达七八十万字‘巨著’……我用的都是我自己从浩如烟海的群籍种爬罗剔抉、挖掘出来的。”

《中华蔗糖史》全书共十章。

1998年季羡林在《中华蔗糖史》的基础上,再度完成《糖史》一书,约83万余字。《糖史》全书共分三编:第一编为《国内编》;第二编为《国际编》;第三编为《结束语》。

第一编《国内编》即是《中华蔗糖史》。在《国际编》当中,季羡林发现,在欧洲,糖(sugar,法文是sucre)、冰糖(candy,法文是candi)这两个词根源就是梵文的sarkarā和khandaka。结束语篇幅最短,只有6页。现收入江西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季羡林文集》中第九、第十卷。

相关

  • 托马斯·布朗托马斯·布朗爵士(Sir Thomas Browne,1605年10月19日-1682年10月19日),英国作家,对医学、宗教、科学和神秘学都有贡献。布朗的作品显示出他对自然世界的强烈兴趣,并且受到培根科学
  • 组氨酸解氨酶· cytoplasm· biosynthetic process组氨酸解氨酶(英语:Histidine ammonia-lyase,或称为组氨酸氨裂解酶或组氨酸酶)在人体中是一种由HAL基因编码的酶。组氨酸解氨酶将组氨酸转
  • 生育繁殖,或生殖,是透过生物的方法制造生物个体的过程。繁殖是所有生命都有的基本现象之一。每个现存的个体都是上一代繁殖所得来的结果。已知的繁殖方法可分为两大类:有性生殖以及
  • 哈克尼车哈克尼车(hackney carriage),常简称cab,是计程车的一种。“carriage”一词是指马车车厢。更为高档的哈克尼车被称为“remise”。在英国,现在哈克尼车是指获得了政府许可经营的计
  • 秦滨高速公路秦皇岛-滨州高速公路,简称秦滨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0111,起点在河北秦皇岛,途径唐海、天津滨海新区、黄骅港,终点在山东滨州沾化。
  • 海上人命安全公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英语:International Convention for the Safety of Life at Sea,缩写:SOLAS )或称《海上人命安全公约》,现称《关于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之1978年
  • 伊斯坦布尔国际UFO博物馆伊斯坦布尔国际UFO博物馆(土耳其语:İstanbul Uluslararası UFO Müzesi)是位于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贝伊奥卢的UFO博物馆,于2002年1月开幕。为全球第四个和中东/巴尔干/东欧地区的首
  • 可爱小檗可爱小檗(学名:)是小檗科小檗属的植物。分布在缅甸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等地,生长于海拔1,800米至3,300米的地区,常生长在山坡阴处、灌丛中以及林缘,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种栽培。
  • 刚毅刚毅(1837年-1900年),字子良,他他拉氏,满洲镶蓝旗人,晚清大臣。因戊戌政变后监斩戊戌六君子及支持义和团而著名。刚毅以刑部笔帖式出身,后逐渐升为郎中、按察使、布政使。光绪十一年
  • 刘莎莎刘莎莎(1993年7月26日-,Sha-Sha Liu)是中国花式台球职业选手,2009年世锦赛最终击败Karen Corr而获得世界冠军头衔。2010年首度到台湾参加安丽杯赛事。2014年世锦赛决赛击败了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