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他命

✍ dations ◷ 2024-07-03 06:47:58 #维他命
维生素(英语:Vitamin)是一系列有机化合物的统称,曾依音译,称作“维他命”。它们是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营养成分,而一般又无法由生物体自己生产,需要通过饮食等手段获得。维生素不能像糖类、蛋白质及脂肪那样可以产生能量,但会对生物体的新陈代谢起调节作用。缺乏维生素会导致严重的健康问题;适量摄取维生素可以保持身体强壮健康;过量摄取维生素却会导致中毒。维生素(Vitamin)这个词是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于1912年最先提出的,是由拉丁文的生命(Vita)和氨(-amine )拼写而得,因为他当时发现维生素中含有氮,认为很可能属于胺类,并推测自然界中存在维持生命与健康所需的胺(后来证明并非如此)。1920年,英国化学家杰克·德拉蒙德 (Jack Drummond) 提出既然不能证明是胺,则应将最后一个字母e 去掉以符合命名规范,而且后缀-in 正好可以指成分不明的中性物质。从此Vitamin 一词一直沿用下来。在中文,曾经翻为威达敏(陈宰均译)、维生素(高似兰译)、生活素及维他命(音译)。维生素有“维持生命的营养素”的意思;而维他命被有人解释为“唯有它才可以保命”。当维生素缺乏时,会出现特定症状的缺乏综合征,一旦补充该维生素则可解除之。一般维生素的需要量皆甚少,多吃无益。当过量摄入,则有中毒的疑虑,尤其是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的定义中要求维生素满足四个特点才可以称之为必需维生素。不同动物对各种维生素需要及合成能力各有不同,例: 1.维生素C在多数哺乳动物皆可自行合成满足身体所需,但在人类及天竺鼠则缺乏相关酶系合成,只能由膳食中提供。 2.猫科动物无法自行合成牛磺酸,对猫而言牛磺酸为必需维生素。 3.反刍动物虽无法合成维生素B群,但通过瘤胃微生物的帮忙,可以得到维持生理所需维生素。由于维生素对人类生命活动的重要作用,人类很早就意识到它的存在。 中国历史的唐朝医学家孙思邈曾经指出,用动物肝脏防治夜盲症,用谷皮汤熬粥防治脚气病。1747年英国海军军医詹姆斯·林德总结以前的经验,提出了用柠檬预防坏血病的方法。1912年,波兰化学家卡西米尔·冯克从米糠中提取出一种能够治疗脚气病的白色物质,由于当时尚不知其化学本质,只知道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一种胺类(amine)。因此他提出了抗脚气病、抗坏血病、抗癞皮病、抗佝偻病的四种物质,称其为“生命胺(Vitamine)”。以后陆续发现很多种维持生命所必须的物质,但他们并不是胺类,因而将其最后一个字母“e”取消,称之为Vitamin,这是第一次对维生素命名。随着分析科学和医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维生素被发现,人们开始用字母来区别不同的维生素,出现了维生素A、维生素B1等名称(在汉语中,曾经使用维生素甲、维生素乙这样的说法,但现在已经基本不再被使用)。维生素分为两种,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水溶性维生素”易溶于水而不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吸收后体内贮存很少,过量的多从尿中排出,且容易在烹调中遇热破坏;“脂溶性维生素”易溶于非极性有机溶剂,而不易溶于水,可随脂肪为人体吸收并在体内储积,排泄率不高。每一种维生素通常会产生多种反应,因此大多数维生素都有多种功能。人体一共需要13种维生素,其中包括4种脂溶性维生素(维生素A,D,E,K)和9种水溶性维生素(8种维生素B,维生素C)。人体会储藏脂溶性维生素,所以摄入过量会积存在身体特别是肝脏中,有中毒危险。水溶性维生素会通过肾脏排泄,相对安全,但是也不可摄入过量,因为有可能超量的维生素会在体内发生其他生物化学反应。通常从食物中正常摄取维生素不会存在过量的问题,但是食用过多维生素药品就有可能发生危险。一般人体所需维生素量较少,只要注意平衡膳食一般不会导致维生素缺乏。缺乏维生素不会直接致死,但是由于新陈代谢紊乱会导致很多病征引发相关病而亡:一旦患有维生素缺乏病征,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补充维生素药品或服用富含维生素的食品。在维生素的发现过程中,有些化合物被误认为是维生素,但是并不满足维生素的定义,还有些化合物因为商业利益而被故意错误地命名为维生素:在实际生活中,维生素经常被泛指为补充人体所需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或其他营养物质的药物或其他产品,如很多生产多维元素片的厂商都将自己的产品直接标为维生素。除了人类外,其他生物也需要微量的有机化合物来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这些化合物对它们来说也是维生素,由于植物可以合成自身需要的有机物,所以一般仅讨论动物所需的维生素。哺乳动物所需的维生素种类与人类比较相近。一个特例是抗坏血酸(维生素C),大多数哺乳动物都可以自身合成它,所以对它们来说,抗坏血酸就不是一种维生素。动物的亲缘关系越远,它们所需的维生素种类差别就越大。某些细菌需要腺嘌呤。2003年,有日本研究人员报道老鼠需要吡咯并喹啉醌(PQQ),他们也宣称PQQ是最新发现的人类必需维生素,2005年,有文献对这一看法提出了异议。

相关

  • 梅毒梅毒是一种细菌型的性感染疾病,病原体是螺旋菌菌种梅毒螺旋体(英语:Treponema pallidum)的一种亚种(Treponema pallidum pallidum)。其病原体最早是由德国的埃里克·霍夫曼(英语:Eri
  • 酒(英语:Alcoholic beverage),其中含有0.5%至96%的酒精(即乙醇)。为人类饮用历史最长的加工饮品之一,由植物发酵制成。相传灵长类动物有着储存果实的习惯,有时会因自然发酵意外酿成
  •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是1920年年代对生物分类的五界系统(英语:five kingdoms, 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所定义的一个界。1969年怀塔克(英语:Robert
  • 双胎输血综合征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又称为胎儿-胎儿输血综合征(FFTS)及双胞胎羊水过多-羊水过少症候群(TOPS))是一个因不成比例的血供产生的并发症,由此导致高发病率及高死亡率。它可影响单绒毛膜
  • 尿失禁尿失禁(英语:urinary incontinence,缩写作UI,或 involuntary urination),又称小便失禁,指尿液不自主地流出。尿失禁是一个普遍令人愁苦和尴尬的问题,会对患者的生活品质产生很大的影
  • 树坚果树坚果过敏(英语:Tree nut allergy)是最常见的食物过敏之一。大约每20个美国人中就有一个对树坚果过敏。树坚果过敏与花生过敏不同,因为花生为豆科植物,而不是真正的坚果。然而,研
  • 广泛耐药结核广泛耐药结核(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tuberculosis,即XDR-TB)是结核病的一种,专指对利福平(rifampicin)和异烟肼(isoniazid)具抗药性(对这些一线治疗结核药物具有抗药性的结核称
  • 维生素过多症维生素过多症(英语:Hypervitaminosis),亦称维生素中毒症,是指由于摄入过量维生素而引发的一系列中毒症状,这类疾病根据与其有关的维生素的字母进行定名,例如摄入过多维生素A引发的
  • 化学治疗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化学疗法(英语:Chemotherapy),简称化疗(Che
  • 伞菌纲伞菌纲(学名:Agaricomycetes)为真菌界担子菌门的一纲,除了蕈类,也包含了被分类在较早期旧式的分类腹菌纲和同担子菌亚纲中的多个物种。本分类粗略的将同担子菌亚纲(由Hibbett &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