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痕文学

✍ dations ◷ 2024-09-20 08:12:14 #伤痕文学
伤痕文学泛指中国大陆于1970年代末期“拨乱反正”时期开始的一种文学创作思想(潮流),是中国大陆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最先出现的一种文学现象,为1980年代中国大陆的文学思潮的主流。主要是表现文化大革命为人们带来的精神物质上的巨大伤害以及对国家民族前途的反思,是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文学现象,在当时中国大陆社会有广泛影响。伤痕文学开端于1977年11月刘心武在《人民文学》上发表的小说《班主任》,其名称来源于复旦大学一年级新生卢新华于1978年8月11日在《文汇报》上发表的小说《伤痕》。当时评论界认为《班主任》主要价值是揭露“文革”对“相当数量的青少年的灵魂”的“扭曲”所造成的“精神内伤”,有认为该篇发出的“救救被四人帮坑害了的孩子”的时代呼声。卢新华的小说《伤痕》也在“反映人们思想内伤的严重性”和“呼吁疗治创伤”的意义上,得到当时推动文学新变的人们的首肯。伤痕文学早期创作以短篇小说为主。一般认为最早问世并产生较大影响的是莫应丰出版于1979年的《将军吟》。周克芹描写农村的《许茂和他的女儿们》,古华的《芙蓉镇》也是此类主题的代表作。这些作品许多被改编为电影和电视剧。

相关

  • 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人类呼吸道合胞病毒,又称呼吸道融合病毒,简称HRSV(Human 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为副黏液病毒科肺病毒属中型单链RNA病毒,分为A,B两型, A,B两型之主要差异在于病毒外膜表面
  • 双球菌双球菌(拉丁语:diplococcus,复数diplococci)是球菌的一类,其细胞沿一平面分裂,而子细胞成双排列。代表种类有脑膜炎双球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淋球菌(Neisseria gonorrhoeae)等
  • 太一太一,又作太乙、泰一,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星名,即北极星,后成为先秦两汉民间信仰的最高神明,奉为天帝,相当于上帝。知识分子则把太一哲学化,想像为永恒不变的法则,即“道”,或宇宙
  • 碳酸碳酸(英语:Carbonic acid),原来也称挥发酸(Volatile acid)和呼吸酸(Respiratory acid), 化学式为H2CO3,是酸的一种。二氧化碳(CO2)溶于水后,一部分二氧化碳会与水化合,形成碳酸。该反应是
  • 晚餐晚餐是指在黄昏或夜晚时吃的餐。晚餐是最常与宴会、娱乐或亲友聚会结合的餐。西式晚餐常附以饭后甜品或水果。吃时,有时会喝酒。晚餐如果吃得过量,引致肥胖的机会最大,因为晚饭
  • 底特律底特律(英语:Detroit /dᵻˈtrɔɪt/,法语:Détroit),位于美国东北中部的五大湖区,底特律河沿岸,隶属于五大湖区城市群,是美国密歇根州最大的城市,也是韦恩县的县治所在。城市得名于连
  • 英文世界英语世界指使用英语作为官方语言或官方语言之一的国家。世界上的英语国家有: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同时,英语世界也可以指使用英语的地区。该饼图显示
  • 阿斯顿弗朗西斯·威廉·阿斯顿(英语:Francis William Aston,1877年9月1日-1945年11月20日),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英国皇家学会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荣誉院士。由于“借助自己发明的质谱仪发
  • 电子鼻电子鼻是一种用于检测气味的设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电子技术和商业的角度来看,“电子传感”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所谓“电子传感”是指使用传感器和模式识别系统再现人类感
  • 税率比较世界各地税率是一件很难而且带有主观意念的事情。税法在很多国家都是很复杂的,而且在同一个国家和地区税收负担对不同群体都是不同的。下面的列表通过一些常用的税种来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