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艮 (泰州)

✍ dations ◷ 2025-05-11 03:52:07 #1483年出生,1541年逝世,泰州学派人物,泰州人,中国阳明学者,明朝学者

王艮(1483年7月20日-1541年1月2日),原名王银,字汝止,号心斋,明朝泰州安丰场(今江苏东台安丰)人,人称王泰州。思想家王阳明弟子,泰州学派创始人。

先世原居苏州,后祖王伯寿落户于泰州安丰场,以烧盐为生。王艮生于明宪宗成化十九年(1483年),为“灶丁”(烧盐的苦力)阶级,世代为灶户,“七岁受书乡塾,贫不能竟学”,十一岁时家贫辍学。

十九岁时随父王守庵经商至山东。在山东曲阜曾谒孔庙而叹曰:“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十九岁后“常衔《孝经》、《论语》、《大学》袖中,逢人质难,久而信口谈解,如或启之”,因善经营,“自是家道日裕”,成为富户。

三十八岁时,远赴江西,师从江西巡抚王阳明,是王阳明的重要弟子之一,阳明一开始觉得他个性高傲,因此把他的名字改成带有静止意思的“艮”字;王艮经常与师争论,“时时不满师说”,坚持自己的观点,既“反复推难、曲尽端委”,又“不拘泥传注”、“因循师说”,于是自创“淮南格物说”。有一次坐“招摇车”(蒲轮)招摇过市,遭阳明指责。

阳明病逝后,“迎丧桐庐,约同志经理其家”,“往会稽会葬”,照料其后人。后来王艮定居泰州安丰,开始自立门户,创立泰州学派,主张“百姓日用即道”,他深知“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之条理处,圣人知便不失,百姓不知便为失。”

明世宗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二月八日卒于乡。有其门人收辑的《心斋全集》6卷传世。

王艮的门徒以平民百姓居多,“入山林求会隐逸,过市井启发愚蒙,沿途聚讲,直抵京师”,但亦不乏著名学者如徐樾、颜钧、王栋、王襞、罗汝芳、何心隐等人,子弟至五传共有487人,罗汝芳为集大成者。黄宗羲称此一派竟能“赤手以搏龙蛇”。泰州学派提出“百姓日用即道”的观点,强调“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天德良知也”。

王艮在讲学时别出心裁,按《礼经》制着深衣、戴五常冠,“行则规圆方矩,坐则焚香默识”,他一生布衣,拒绝入仕,并直指统治者:“使仆父子安乐于治下,仍与二三子讲明此学,所谓师道立,则善人多,善人多,则朝廷正,而天下治矣”,故被斥为“异端”。

相关

  • 高温超导高温超导(High-temperature superconductivity,High Tc)是一种物理现象,指一些具有较其他超导物质相对较高的临界温度的物质在液态氮的环境下产生的超导现象。高温超导体(High-te
  • 向毒品说不“选择说不”(Just Say No),又译为“向毒品说不”,直译为“说不就好”,是美国毒品战争期间的宣传活动,流行于1980至1990年代,旨在劝阻孩童远离违法的娱乐性药物。这也是前美国第一
  • 动物分类表Rowland, 2001:海绵动物门 Spongiatia或Spongia下列各真后生动物均为格式起见而另起段落(包含基础真后生动物及两侧对称动物)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三叶动物门平板动物门、
  • 甲状腺危象的治疗甲状腺毒症(thyrotoxicosis)是指体内甲状腺激素对组织的作用出现异常增高,继而引起神经、循环、消化等系统兴奋性过高以及新陈代谢亢进等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导致甲状腺激素效应
  • 中正运动场中正运动场是位于高雄市苓雅区的一座体育场,设有标准田径场,也可用做足球场,可容纳30000人。该运动场与中正技击馆为同时期建筑,动工于1985年10月,完工于1986年10月,并举办了该年
  • 自由组合定律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或称基因的独立分配定律,是遗传学的三大定律之一(另外两个是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连锁交换定律),由奥地利遗传学家孟德尔(G.J.Mendel,1822-1884)经豌豆杂交试验
  • Hydrogenase氢化酶(英语:Hydrogenase)是一种可以可逆地催化氢气氧化还原的酶,如下方程式:式(1)是氢气的氧化过程,Aox为电子受体,即氧化剂,如氧气、硝酸根、硫酸根、二氧化碳、富马酸等等;式(2)是质
  • 峡谷地国家公园峡谷地国家公园(Canyonlands National Park)是美国的一国家公园,位于犹他州的摩押(Moab)附近,它保留了一大片色彩鲜明的大地景观,被科罗拉多河及其支流侵蚀成数不清的峡谷、台地、
  • 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托尔布欣(俄语:Фёдор Иванович Толбухин,1894年6月16日-1949年10月17日),苏联军事家,政治家,战时第七个晋升苏联元帅 。他是唯一一位死
  • 马鲁夫·巴希特马鲁夫·苏莱曼·巴希特(阿拉伯语:معروف البخيت‎,1947年5月7日-),是约旦一位政治家,曾在2005-2007年担任约旦首相。2011年1月,阿拉伯世界受到突尼斯“茉莉花革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