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Z-DNA
✍ dations ◷ 2025-04-25 03:17:13 #Z-DNA
Z-DNA又称Z型DNA,是DNA双螺旋结构的一种形式,具有左旋型态的双股螺旋(与常见的B-DNA相反),并呈现锯齿形状。Z-DNA为三种具生物活性的DNA双螺旋结构之一,另两种为A-DNA与B-DNA。Z-DNA为首先于1979年被解出晶体结构的DNA型态,研究者为麻省理工大学的Alexander Rich等人。B型及Z型相互结合时的结晶则解于2005年,使科学家了解Z-DNA在细胞中的潜在角色,当一段Z-DNA形成时,其两端必为B-Z相互结合型态,形成与B-DNA的界面。Z-DNA的双股螺旋为左旋型态,与B-DNA的右旋型态明显有所差别。其结构每两个碱基对重复出现一次。大小螺旋凹槽之间的差别较A型及B型小,只在宽度上有些微差异。这种型态并不常见,但某些特定情况可增加其存在的可能,如嘌呤-嘧啶交替序列、DNA超螺旋,或盐分与某些阳离子浓度高时。Z-DNA能够与B-DNA构成相互结合型态,这种结构会使一对碱基突出于双螺旋之外。
相关
- 输尿管炎输尿管炎(Ureteritis)指涉及炎症的输尿管医疗病症。其中的一种病症形式被称为"囊性输尿管炎"(ureteritis cystica)。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ic)输尿管炎的病症形式的存在也已
- 失温症失温症(Hypothermia,源自希腊文“ὑποθερμία”),又称低温症、低体温症。描述当人体核心温度低于35.0 °C(95.0 °F)时的现象。失温症的症状取决于温度,轻度失温可能造成发
- 药效学药物效应动力学(英语:Pharmacodynamics (PD) ),简称药效学,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药物作用(action)与药理效应(effects)(即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 丁烷丁烷,又称正丁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分子式为C4H10,结构式为CH3CH2CH2CH3。丁烷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易液化、易燃的气体。它最早由英国化学家爱德华·弗兰克兰德(英语:Edward
- 奥林匹克古代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一种运动和宗教性的庆典。从公元前776年至公元394年它一直在古希腊城市奥林匹亚举行,共293届。其中一个是珀罗普斯的故事。他是奥林匹亚的国王,也是以他
- 威拉德·冯·奥曼·蒯因威拉德·范奥曼·蒯因(英语:Willard Van Orman Quine,1908年6月25日-2000年12月25日),20世纪最有影响的美国哲学家、逻辑学家之一。出生于俄亥俄州阿克伦的富裕家庭,其父为一成功的
- 左塞尔左塞尔(Zoser)是埃及第三王朝最为著名的法老。他曾令其手下的官员,伊姆荷太普修建了埃及历史上的第一座金字塔——位于萨卡拉地区的左塞尔金字塔——作为他的陵墓。他的名字的
- 裸猿《裸猿》(The Naked Ape: A Zoologist's Study of the Human Animal;ISBN 0-385-33430-3)是英国科学家德斯蒙德·莫利斯(Desmond Morris)在1967年所写的一本探讨人类行为的科学著
- 圣人基督宗教中,圣人(拉丁语:sanctus;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 侏罗山汝拉山(法语:Jura 法语发音:.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s Unicode","Code2000","Gentium","G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