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可接受每日摄入量
✍ dations ◷ 2025-11-04 08:13:59 #可接受每日摄入量
				一日可接受摄取量 或 ADI 是指食物或饮用水中特定物质每天不影响健康下口服可摄入量。最初适用于食品添加剂,后来也适用于兽药或农药残留物。ADI通常以每公斤体重每天可摄取毫克表示。这一概念于1961年由欧洲理事会首先提出,后来由粮农组织/世卫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联合研究,该委员会由联合国两个机构,即粮食及农业组织(FAO)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组成。ADI值基于当下的研究,包括对动物人类的长期观察。首先,不产生毒性作用的物质量无可见不良反应水平(NOAEL)被确定下来 。 通常这些研究会使用几个不同的剂量,包括一些高剂量。 若是在对物质的不同效果进行研究的情况下,通常采用最低的NOAEL。 然后,用NOAEL(或其他出发点,如基准剂量水平(BMDL))除以常规100的安全系数,以考虑到测试动物和人之间的差异(因子10)和可能存在的灵敏度差异(另一个因素10)。 如果出发点价值含有不确定性,且有关信息(NOAEL或BMDL)证明了这一点,则可以使用100以外的的安全系数。 例如,如果ADI基于来自人类的数据,安全系数通常为10而不是100. ADI通常以mg / kg体重给出。对于正常体重的成年人而言,ADI是标准的安全摄入量,也就是该成年人每天消耗此物质的平均量。已经讨论了对婴儿安全因素的增加,但不是必需的,因为在儿童身上,化学物质的排出速度事实上通常更快。而且儿童一般患病率高于成年人,食物添加剂引起的不良反应可以容易地被伪装成任何儿童常见的健康问题。此类的混淆对健康成年人来说将不会那么容易。 ADI不考虑非计量导致的个体过敏反应。ADI越高,安全的常规摄取量越高。每日耐受量的概念通常用于不需要的污染物或其他化学物质。ADI概念可以被理解为长期暴露或重复摄入于食物存在或添加的化学化合物的毒性,而不是急性毒性。化学物质的临界极限值(TLV)是指工作人员可以在其中日复一日地工作而没有不利影响的量。    
				相关
- 绿非硫细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一类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的细菌,又称作绿非硫细菌,尽管还有一部分称作热微菌的细菌也属于绿非硫细菌。它们具有绿色的色素,包括作为反应中心的菌绿素a和
 - 博特氏病博特氏病(英语:Pott disease 或 英语:Pott's disease)是一种发生在椎骨(肺部以外)的结核菌感染。结核病能影响数种肺部以外的组织,包括脊椎,这是一种结核菌引起的椎间关节炎。此病是
 - 脚气病脚气病是一种由缺乏维生素B1引起的疾病,病症包括体重下降,精神萎靡,感官功能衰退,体虚,间歇性心律失常。西方诸语言中的脚气病多为Beriberi一词,它是由僧伽罗语引用过来,在僧伽罗语
 - 人为疾患人为疾患,亦作人为障碍,是一种在人格及行为方面的精神病障碍。病况包括蓄意制造病征、伪装病征、又或把原有病征夸大。代理性人为疾患指一种源自病患照顾者的人为疾患。孟乔森
 - 高分子电解质聚电解质(polyelectrolyte)是带有可电离基团的长链高分子,这类高分子在极性溶剂中会发生电离,使高分子链上带上电荷。链上带正或负电荷的聚电解质分别叫做聚阳离子或聚阴离子
 - 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多囊肾(Autosomal dominan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ADPKD)又称为成人型多囊肾,是一种遗传性全身性疾病,主要影响肾脏,但也可能会影响其他器官,如肝脏、胰腺、脑动
 - 摩西摩西(基督教译文)(希伯来语:.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ew,.mw-parser-output .script-Hebr{font-size:1.15em;font-family:"Ezra SIL","Ezra SIL SR","Keter Aram Tsova"
 - 目的论论证目的论论证 (Teleological Argument) 是证明上帝存在的一种理论,属于后验性的证明方式,又可称作设计论证。该理论最早由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提出。后世的神学家托马斯·阿奎
 - 信息系统信息系统或资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从技术上说就是为了支持组织决策和控制而收集(或获取)、处理、存储、分配信息的一组相互关系的组件。除了支持决策、协作和控制,信息系
 - 巴陶氏症候群巴陶氏症候群(Patau syndrome),又称13-三体症候群,染色体三倍体症之一,少见,患者多在出生后一年内死亡。13-三体症候群早在1657年便由丹麦医学家托马斯·巴托林发现,但其染色体性质
 
